在北京工作的女兒,每次回家都要求我去機場或者車站接她。心裏想,這麼大的姑娘了還和小丫頭一樣矯情。但又一想,巴彥浩特變化太快了,甭說幾年不回家的姑娘,就是自己出差一些時日,回來後都會被陌生感侵上心頭。這樣一想,心裏也就釋然了。

  向40年時光深處漫溯。站在時間的河岸,我們懷想。

  曾經的神往、嚮往已經成爲昨日黃花,不再撩人地走進了記憶。我混沌的童年裏只曉得滾的土猴一般的玩耍。幼兒園,學前班似乎是遙遠的天堂裏的童話,抓羊拐,打三角是兒時玩不懈也玩不煩的競賽,是那個年代,沒有可以選擇的玩具裏的唯一選擇。看着現在孩子們的童年,有着那麼多琳琅滿目的玩具,有時候就想,如果能時光能倒流,我會義無返顧地選擇回到童年,充分享受現今時代的物質生活。

  我是一個外鄉人,但是,我更熱愛這塊豐饒的土地。30多年前我披着一身風塵,懵懵懂懂地敲開了這裏的大門,意識深處無非是一名匆匆過客,誰曾想,阿拉善以她博大的胸懷接納了我,如今我把身心情愛統統交付給這片土地,這是我的第二故園。

  記得那是1986年,蒸汽機車冒着濃濃的煙氣,把我從張家口載到了銀川。巴彥浩特只不過是心中的一個投奔而已。那個時候真得好是無奈,火車上沒有如今的各式飲料,也沒有水,渴的喉嚨只有冒煙的份,還有28個小時的站立,但並不覺得辛苦,畢竟心懷一種夢想。

  班車一路風塵,顛簸着從銀川來到了巴彥浩特,透過車窗,心情是難以描摹的狀樣,闊遠、蒼涼,幾處矮小地的羊圈、土坯房橫豎在寂寞的荒原裏,只是幾縷炊煙證明着一些生機與存在。

  巴彥浩特只有幾幢樓房,寂寥的樓影反襯着街道兩旁許多紅磚大院。這是我對她抹不去的第一印象,可是現返回來尋覓,如何也找不到那些記憶的影像了,巴彥浩特變了,阿拉善變了,變得想不起來了。

  當然,還記得幾盒罐頭,兩瓶駱駝酒,哥幾個圍在小飯館裏一起四季發財,六六大順的場景;幾條土路,幾輛班車搖晃着帶起漫天的黃塵,打通着額肯呼都格、達來呼布,烏達等通往外面世界的聯繫。一個來回,幾天的行程不說,單說渾身骨架的酸散,簡直是一個痛楚的記憶。

  如今,道路四通八達,通勤機場的開通,京新高速的貫通,去額濟納看胡楊,去新疆旅遊不再是夢裏的張望了。未來的高鐵項目上馬,環球旅行也不是什麼難以實現的夢想了。

  且不說去外地遊覽,就是阿拉善本土的風光就足以讓外地人趨之如騖了。城區周邊的賀蘭草原、敖包公園、沙生植物園、營盤山景觀公園、生態公園、定遠營、博物館……轉下來,腳脖子也會疼上幾天了!

  且不說,廣宗寺、福因寺、筍布爾峯、騰格裏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胡楊林和航天城了……不僅僅令他地遊客心馳神往,就是本地人也是魂牽夢繞喲。

  曾幾何時,摩托車是富人的身份,北京吉普是領導的象徵。看現在的奔馳寶馬早已進入尋常百姓家了,就是一輛QQ也要比當年的摩托車神氣得不知幾何!現如今手機上網,地北天南盡在掌握之中。思想在進步,價值在裂變,過去人們講:吃肉喝酒;現在人們講:減肥喝茶。一個黑藍色系服裝時代早已被風吹散,變得時尚多樣、五彩紛呈。幸福不是一成不變的,幸福隨時代進步而發展,不斷豐富着其內涵。

  改革開放的福澤浸潤中國這博大的土地,阿拉善毫不例外地走在改革開放的歷史中,一日千里,突飛猛進,發展變化讓世人矚目。

  如今阿拉善的早已告別了遙遠閉塞,正在以儀態萬方的姿態走進遠方客人的神往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