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評展|沉浸式展覽體驗能讓人距離藝術更近嗎)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評展欄目,以親身的觀展體驗和獨立的視角,評點近期展覽。上海餘德耀美術館的“萬物與虛無”試圖通過一係列互動裝置使觀眾得到沉浸式體驗;香港K11藝術基金會臨時展覽空間 & chi art space的“Emerald City(翡翠城)”的數碼印刷壁畫裝置則是麵對“差異”閾值巨大的當代藝術世界,帶領觀賞者體驗《綠野仙蹤》;牛津大學阿什莫林博物館的“美國酷炫的現代主義:從奧基夫到霍珀”則試圖探索上世紀20年代的美國現代主義藝術作品。

萬物與虛無

地點:上海餘德耀美術館

展期:2018年4月20日-10月14日

票價:150元

點評:憑藉《雨屋》轟動一時的蘭登國際在上海舉辦首個亞洲地區個展。通過一係列互動裝置,觀眾將得到沉浸式體驗。蘭登國際試圖在日益機械化的世界裏探索人類的狀態,不過,他們的思考能否通過這些作品而傳遞給觀眾、昂貴的票價將滿足怎樣的期望,可能隻有願意購票的人纔能迴答。

評分:三星半

三年前的網紅拍照地“雨屋”又來到瞭上海。日前,蘭登國際正在上海餘德耀美術館舉辦亞洲地區首次個展“萬物與虛無”,除瞭“雨屋”之外,蘭登國際還帶來瞭他們近期創作的一些裝置作品。通過和裝置互動,觀眾或許會對藝術和科技、人類和自然等問題進行思考。

展覽名稱取自視頻裝置《萬物與虛無》。這是蘭登國際首個影像作品,記錄瞭在無情的變革時代中,工業化世界衰敗與進步同時並行的現象。“作品中重復轉動的蒸汽壓路機,具備壓閤與粉碎、破壞與重建的潛在特性,象徵著一個無節製革新的文化內所固有的含混不清、模棱兩可。”作品介紹中這樣寫道。

沉浸式展覽體驗能讓人距離藝術更近嗎

蘭登國際另一件首次展齣的新作《鏇轉柵門》試圖思考人類與機器之間的關係。《鏇轉柵門》是一個用障礙門設置的迷宮,沒有任何電子元件,所有互動僅僅來自於機械與人體運動。蘭登國際認為,這件作品具有中國本土特色,因為這樣的障礙門在中國非常常見。將常見的公共設施從公共場所的場景中抽離齣來,鏇轉柵門被賦予“裝置藝術”的新身份,原本的實用性轉變成瞭趣味性。

《臨時塗鴉》邀請觀眾將光作為噴漆工具,在光敏錶麵作畫,不過,正如作品名稱所透露的那樣,留在錶麵的圖像每一秒都在消失,五分鍾後便毫無痕跡。《自我與他人》開啓瞭一種身體與自身反射影像之間的互動方式,觀眾將會看到自己發著光的反射影像被包裹在玻璃片構成的數層鏡體之內,反射影像與參觀者的動作、行為相呼應,但稍顯遲緩。

在所有展齣的作品中,最受關注的自然是《雨屋》。從理論上來說,由於作品中設置的感應器,觀眾從雨中走過不會被淋濕。但從現場體驗來看,這種“感應”有一定的延遲,如果走得過快,仍然會被淋得滿身狼狽。當然,這或許也是作品帶來的樂趣所在。

沉浸式展覽體驗能讓人距離藝術更近嗎

蘭登國際試圖在日益機械化的世界裏探索人類的狀態,通過實驗不同的意識、感知與直覺,去塑造一種可能的行為環境原型,他們希望觀眾透過即時、感知的互動體驗,探索科技介入藝術所帶來的全新感受。不過,身處現場的觀眾似乎更多地忙於體驗,來不及思考或者想不到作品背後想要論述的問題。

在展覽開幕時,蘭登國際在現場介紹作品《小研究》時說道,這件作品背後有一套算法,作品上呈現的移動都是依據算法隨機進行的,他們希望以此迴應鳥兒飛過等自然現象。這樣的作品和觀點讓人忍不住思考一些彆的問題:在技術時代,我們是否一定要藉由科技去思考人和自然、人和自身的關係?沉浸式的展覽體驗是否能讓人距離藝術更近?150元的票價能夠滿足觀眾在哪些方麵的期望?

當然,這些或許並不重要,畢竟,藝術應該是好玩的事情。(文/錢雪兒)

Emerald City(翡翠城)

地點:香港K11藝術基金會臨時展覽空間 & chi art space

展期:2018年3月28日-5月31日

票價:免費

點評:走進《監獄》,獲得“藝術‘幾何’”的最大自由?沒錯,《監獄》是一件數碼印刷壁畫裝置,它通嚮的是以“幾何學”為背景的一場展覽。當然,這並不是有關點綫麵及三維空間概念的展覽,而是麵對“差異”閾值巨大的當代藝術世界,一場由觀賞者體驗的《綠野仙蹤》。

評星:三星半

在文學經典《綠野仙蹤》中,Emerald City是奧茲國的首都,她的中譯名是“翡翠城”,這個烏托邦城市光芒四射,城裏的人需要戴上綠色護目鏡以防強光。不久前,香港藝術基金會舉辦瞭一場名為Emerald City的當代藝術展覽,展覽選取“幾何學”為背景,卻並不限於幾何圖形的呈現。它是不是在提醒觀眾,當我們麵對姿態紛繁的當代藝術作品時,也要戴上某種眼鏡或者采取某個視角,去探究物象背後的意義?

策展人劉秀儀說,展覽Emerald City以幾何為切入點,但這種幾何並非三維空間的單純呈現。在全球化的年代,文化差異的生存空間愈益狹窄,幾何學被視為一種跨越時空和國界的世界語言,展覽通過探討這一語言所擔當的角色,探索在全球化浪潮下“差異”共存的可能。

沉浸式展覽體驗能讓人距離藝術更近嗎

給筆者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女性藝術傢創作並“齣演”的影像作品《瑪雅藍》(Ch’u Mayaa)。2017年,Clarissa Tossin為蓋蒂基金會的藝術項目創作瞭《瑪雅藍》。她走進1921年美國建築師在洛杉磯設計的住宅“蜀葵之傢”,用形體錶演喚起人們對這座深受瑪雅風格影響的建築的感知,她的身體語言和畫麵的光影,讓整座建築看起來如寺廟般靜謐莊嚴,她的舞步則取材於瑪雅陶器和壁畫上的動作和圖案。透過柔軟的女性軀體與環境的空間關係,引起觀眾對曆史的思考。

日本藝術傢田名網敬一展齣瞭6件木雕作品。童年時以木製積木玩樂的記憶誘發瞭他用木質材料進行實驗和創作。1980年在中國的遊曆,使他意識到不論是中國還是日本的園林,都有模塑大自然的意味,這樣的認知逐漸發展成他的創作風格。此後的一次肺水腫,使他一度徘徊於生死之間,藥物令他産生瞭幻覺,《升天的屋_A》中形態扭纏的鬆樹,便展現瞭藝術傢的迴憶和經曆如何影響瞭作品的美學和形式。

這次展覽分彆在香港的兩個場地呈現,其中香港K11藝術基金會臨時展覽空間的地麵層入口處是一件數碼印刷壁畫裝置《監獄》,作品由監獄框格和禁閉窗戶組成,它們的組閤從視覺上似乎讓牆壁往前嚮後地推移,帶來瞭展場的動感。這樣的趣味性或說是非常規的創造與錶現,成為Emerald City多處作品給筆者的直觀感受。

沉浸式展覽體驗能讓人距離藝術更近嗎

監獄

假如“在世界之內建立世界,是幾何學的一個追求”,那麼在藝術之內構成一場當代藝術的展示,“幾何”更多的還是策展者的良苦用心,麵對錶現形式與作品主題十分豐厚的一場展覽,從《監獄》的這扇大門走進展廳、逐一觀看甚至是參與某些互動展品,或許纔是獲得關於“藝術’幾何’”的最大自由。(文/陸斯嘉)

美國酷炫的現代主義:從奧基夫到霍珀

展期:2018年3月28日-7月22日

地點:牛津大學阿什莫林博物館

票價:13.5英鎊

點評:展覽從早期的抽象畫藝術到查爾斯·希勒和查爾斯·德穆斯的精確主義的寫實繪畫作品,試圖探索上世紀20年代的美國酷炫的現代主義藝術作品。隨然不乏印刷品稍多的缺點,但依舊充滿瞭探索性,影響著觀眾的藝術意識。

評星:四星

展覽來自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芝加哥美國藝術基金會的35幅繪畫作品,並試圖探索上世紀20年代的美國酷炫的現代主義藝術作品,從早期的抽象畫藝術傢,如喬治亞·奧基夫、阿瑟·德夫和成為電影攝影師的保羅·斯特蘭德的作品,再到查爾斯·希勒和查爾斯·德穆斯的精確主義的寫實繪畫作品,展覽匯集瞭當時美國藝術傢所作的一些最偉大的作品。

沉浸式展覽體驗能讓人距離藝術更近嗎

在那個 “咆哮”的爵士樂時代的20年代,以及隨後的大蕭條時期的30年代,許多美國藝術傢通過繪製具有冷酷、繪製精確的作品來錶達瞭他們對於本土現代化和城市化的不確定性。精確主義既涉及形式,也涉及內容。 它是一種精確的,扁平的,硬化邊緣形式的藝術,就像新的工業景觀; 但它也喜歡在建築物間漂浮的氣氛。

展覽中的一幅作品描繪著黃昏時分的美國工廠,較低的樓層,陰暗、荒涼,上麵的窗戶對著黑暗的天空,發齣一道令人毛骨悚然的藍光。這是一個與陌生事物直接相關的場景,是喬治·奧特於1932年的傑作。 “奇妙的夜影”是霍普從1921年創作的,一個孤獨的人物在空蕩的街道下麵漫步,路燈的巨大陰影就像是一個可怕的黑色障礙。

沉浸式展覽體驗能讓人距離藝術更近嗎

把這種藝術形容為酷炫,在當代意義上,感覺幾乎是輕描淡寫的。奧特筆下的布魯剋林;喬治亞·奧基夫在她俯瞰的30層公寓內繪製的東河全景與白雪皚皚的建築物,筆觸精確、柔軟,看起來與今天完全一樣。

縱觀展覽,在衛報評論傢勞拉·卡明看來,這並不是一場盛大的展覽,甚至太過依賴於展示印刷品,但它依舊充滿瞭探索性。例如詩人EE Cummings的怪誕未來主義繪畫作品;攝影師愛德華·史泰欽在走上攝影之路前的油畫作品;1932年,馬丁·劉易斯的車在雪中的十字路口處,不知駛嚮哪裏;好萊塢電影的開幕式……每一場偉大的展覽都會改變或影響一個人的藝術意識,這次也是如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