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国遗韵——良渚文明展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

周二到周日开馆(9:00到17:00,提前1.5小时停止领票)免费(拿好身份证领票)具体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极阁路9号(路线:北京地铁一号线东单B出口,走路10分钟。)

本展在博物馆三层展厅,4月15日结束。

良渚在历史上原属钱塘县,其得名至少可以追溯到宋代。成书于民国年间的《杭县志稿》即云「宋有良渚镇」。

展厅视频

大约在公元前一万年,地球上有数千个人类文明。但到了公元前2000年,这个数字已经只剩下1000多个。消失的人类文明比留下的要多的多,其中有一些已经存在几千年并且其文明程度还非常高。如果不是和公元79年一夜之间毁于维苏威火山大爆发的庞贝古城一般,那为什么这些文明程度其实更高的部落会突然神秘消失呢?距今约5300至4200年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就是其中一个。

展厅视频

1959年,夏鼐先生在长江文物考古队长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良渚文化的名称,很快成为学术界所接受并一直沿用至今。良渚文化是距今约5300-4300年的一支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的环太湖流域。

莫角山位于良渚古城正中心,是一处长方形覆斗状的人工营建高台,四周有一环绕的城墙,略呈长方形,东西约1700米,南北约1900米,总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城墙墙体主要用黄土堆筑,底部普遍以块石铺垫作为基础,底部宽度约40-60米,部分地段地表以上还残留4米多高的城墙。城墙外侧环壕规则有序,城内外均有河道水系分布,已发现8个水城门和一个陆城门。

据考古学家推算,该城墙土石方约120万立方,莫角山约350万立方,按3个人一天完成1方计算,约需1万人工作4年时间才能建成。

良渚古城北部沿山分布的塘山遗址,总长达5公里,宽20-50,相对高约2-7米,是当时的防洪水利设施。西北部的山间谷口位置新发现了11条高低水坝遗址,分别构成前后两道防护体系,形成约13平方公里的储水水域。

大型宫殿、祭台、防御性工程以及贵族墓地的营建,贫富差别与社会等级的急剧分化,神权与军权的集中一体,均显示出古都与古国的形成。

展厅视频

视频上的这个画面为瑶山祭坛位于良渚城址外的东北角。先把山头削平,从山下运去不同颜色的土,筑成层层相套的方块,外面贴筑石头护坡。核心方台为正北方向,面积约50余平方米,中心为回字形灰土沟遗迹。

数次发掘在台面上清理了14座贵族墓葬(分为男性墓葬和女性墓葬),分南北两排。瑶山墓地属于一个内部关系十分密切的社会集团,南北两排墓葬迥异的入葬规格说明墓主人在社会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墓主之间不一定具有家庭和血缘关系。他们的地位、权力和财富,不依赖宗法血缘继嗣体系的特权而获得,更可能是凭借特殊技能,通过某种平等竞争的平台,成为良渚社会领导集团中的一份子。

从出土的器物来看,女性墓主在统治集团中的职能更偏重于宗教事务(玉冠状饰、璜、圆牌等),而男性墓主更偏重于社会管理和防卫事务(玉冠状饰、玉钺、小琮等)。但纹饰的使用则不分男女,反映出信仰体系的公共性。同时也推论出,良渚文化公权的传递与分割似与职能有关,而与血缘无关,并不是一个个人集权的「君主制」政治体制。

良渚博物院

分子生物学家采样良渚文化墓葬出土人骨的Y染色体(DNA)并进行SNP(指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的变异所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在群体中的发生频率不小于1%)检测分析,推测良渚人身高中等,面圆,颧骨不突出,一般寿命约在30-40岁之间。还发现染色体中以M119C和M95T两类突出变型为主,与后来的古越人相同,在现代人的体质中也有基因遗传。

良渚先民从源自天目山脉西苕溪的河谷地带逐步向平原地区迁徙而来,在河谷地带已经发现了多处遗址点,并在当地出土了专业的稻作农具。

神人纹玉琮

1987年瑶山采集良渚博物院收藏

《周礼·春官·大宗伯》谓「黄琮礼地」,琮是宗教祭祀重器。琮,由良渚人创造,是纹饰和器形固定结合的产物。琮的制作和使用,赋予良渚信仰体系一个明确的「载体」,使之在更大范围内被整个长江下游社会采纳和实践。也许只有读懂琮蕴含于「器」中的象征性和秩序感,进而才能更好的理解它对中国传统社会核心思想「礼」的深远影响。

石犁

良渚博物院收藏

犁是由人力或畜力等作为牵引,将间歇翻土改为连续式的翻土,它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耕作效率。崧泽文化晚期出现了最早的石犁,标志著环太湖地区的农业开始由耜耕翻土阶段进入犁耕翻土阶段,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为良渚文化时期广泛采用犁耕农业奠定了基础。

石犁需安装在木质的犁架上使用,呈锐角三角形状,两腰开刃,后端弧凸,中间有钻孔,用来安装和固定。为了防止耕作时崩裂,石犁都安装在木质犁床上使用,只露边缘刃部。

良渚博物院:烧窑

黑陶椭圆形盘刻符豆

瓶窑镇北湖采集

良渚博物院收藏

圈足器类是良渚日常陶器大宗,是生活中最重要的盛器和食器,器类多样,器形多变。这件黑陶椭圆形盘刻符豆,豆身为喇叭状有竹节形,盘中刻有一些符号。为食器,主要用来盛放「肉酱」。

宋应星在《开工开物·陶埏》开篇讲道:「百里之内,必产合用土色,供人居室之用。

陶双鼻壶

良渚博物院收藏

良渚文化陶器的胎质主要为泥质灰陶、黑衣磨光陶和褐红色的夹砂陶等。早期的陶器胎质以泥质灰陶和夹细砂的灰黑陶为主,晚期的则以黑衣磨光陶最为盛行。弦纹(有的是凸弦纹)习见装饰于器物的肩腹部。

陶双鼻壶主要用来盛放液体器皿。

黑陶鼎

瓶窑镇北湖圣塘采集良渚博物院收藏

一般用于煮食物的陶鼎都为夹砂陶,而这件黑陶鼎应该为礼器。

器形完整,造型稳重大方,纯朴美观。在等距的三足上面做成鱼鳍形,体现了渔猎生活的风情,是良渚古人对鱼的钟情。

有段石锛

瓶窑镇北湖采集

良渚博物院

长方形,单面刃。石锛上端有「段」(即磨去一块),称「有段石锛」。装上木柄可用作砍伐、刨土。

陶豆

庙前M18:4良渚博物院收藏

鼎、豆、壶(或尊)是良渚文化中固定的基本陶器组合形式,与墓主的身份和地位无关。

石纺轮

庙前T0102良渚博物院收藏

纺轮只出现在女性墓的随葬中,性别属性鲜明。纺织手工业在当时权贵阶层中仍旧是高端的手工业,并由女性权贵掌控。

我国最早采用的纺织原料为葛和麻。《韩非子·五蠹》说尧「冬日麂裘,夏日葛衣」。

良渚博物院

良渚人操作织机方法,织者席地踞织,把卷布轴缚于腹前,双脚蹬住卷经轴,将所有经线分为面经和底经两部分。织布时,织布者一手持投纬梭,一手持机刀,每投梭一次,用机刀将织口的纬线打实。如此反复,布便织成。

黑陶盉

葡萄畈遗址T0405良渚博物院收藏

陶盉是一种温酒器。餐与饮相配合,饮品中最受重视的是酒。唐·苏敬《新修本草》说,作酒用曲,「而蒲桃、蜜等酒独不用曲。」在良渚发现大量桃核,这种不用曲的自然发酵之果酒就已经出现了。

良渚文化中的泥质黑陶陶质细软,多为轮制,打磨光亮漆黑。但绝大部分属于灰胎黑衣陶,因火候较低而胎质松软,陶衣呈灰色,极易脱落。少数为表里皆黑的薄胎黑陶,火候较高,厚仅1.3-2毫米。据化验其烧成温度为940度左右,与龙山文化的典型蛋壶陶颇为近似,较之早500年以上。黑陶的出现是陶窑改进的结果,在密封的陶窑中,使燃烧产生的碳分子渗入陶器上,证明良渚文化陶器已从氧化焰发展到了还原焰。

红陶袋足鬶

葡萄畈遗址T0304良渚博物院收藏

《说文·鬲部》:「鬶,三足釜也。有柄喙」,主要用于炖煮羹汤,做好后作为餐具直接端上席。

黑陶刻纹贯耳壶

庙前第一、二次发掘H2:50良渚博物院收藏

良渚陶器纹常常雕刻精细的花纹。包括写实性纹饰和抽象性纹饰两种。写实性纹饰基本造型有鸟纹,蛇纹,神人兽面等;抽象性纹饰以卷云,变形动物纹为主。这些纹饰通过细刻阴线的手法加以体现,有的单线简洁,有的刻画繁复。

石钺

1987年瑶山M7:83良渚博物院收藏

在中国迄今所知最早的石器发现于山西南部黄河附近距今180万年前的西侯度遗址。

黑陶刻符带把杯

余杭镇南湖采集良渚博物院收藏

良渚陶器上有许多刻符,有随意的多线刻划,有字元程度很高的单个符号,有纹饰性刻划符号,也有图画性刻划符号。而这一些刻符的进步性,在于出现了多字元排列的形式,这是原始文字发展过程中的一项突出成就。因为「连字成句」能够传递更丰富的信息,比起只能表达简单意思的单个字元来,无疑是一个飞跃。

用竹片、或者木片在陶器胚体上划出一种线条化的抽象符号,等陶器烧制成功后上面的一些符号所代表的信息也就自然、顺利的储存成功。

随著符号越来越多,也变的越来越重要,储存下大量具有丰富含义的内容人类也越来越离不开它们,这造成了思想上一个巨大的影响;它逐渐改变了人类的思维和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从过去自然的整体思考,渐渐转变成了分割思考。

石镰

1983年临平公园采集良渚博物院收藏

收割水稻等农作物的工具。

有段石锛

庙前T0408SBD:9良渚博物院收藏

石镞

径山镇潘板采集良渚博物院收藏

石镞是石制箭头,与青铜镞相比石镞的穿透和杀伤力是非常小。

石钺

庙前M7:5良渚博物院收藏

随葬石钺也好,玉钺也好它们始终不与纺轮为伍,彰显了男性本位的控制力量和世俗权力。

石凿

径山镇潘板采集良渚博物院收藏

双孔石刀

塘栖镇宏磻采集良渚博物院收藏

农具,主要用于收割水稻等。使用时,利用穿孔用绳索将它固定在手掌上。

良渚博物院

卞家山木构件

卞家山遗址出土良渚博物院收藏

木质遗存在南方酸性土壤中不易保存,能够保留至今的可谓凤毛麟角。在良渚文化中,木制品的发现分为建筑部件、水井(窖穴)护板(也可归为建筑部件)、葬具(至少其中木椁也属建筑部件)、舟楫、生活用具、工具、兵器及法器、玩具(良渚博物院里有一件木陀螺)等几大类。甚至出现了觚、豆、盘等精湛的木质漆器。

木材主要取自阔叶树,少量为针叶树。大体有柳树、樟树、栗树、榉树等。良渚中晚期的植被中,木本植物群落以落叶栎为主,还有大量的竹子。

良渚人的房屋建在自然高地上的为地面式,建人工高地上的为合基式。房址多为长方形或方形,少量为圆形,以「木骨泥墙」构成四壁,屋顶为四面坡或人字坡,多以茅草编排铺就。房间多为5—20平方米的矩形空间,室内地面铺抹著一层蚧壳末拌泥,拍实后烧烤成坚硬的红烧土居住面。在一些坡地,人们也营建浅穴式房屋:先挖一个半地穴式结构,整平地面,用木杆、竹及芦苇搭筑棚架,高约2-2.5米之间。

2003年,浙江海盐仙坛庙遗址发现这个刻画在陶器上的干栏式房屋建筑图形,图形下部为6根竖向短线,其上有一根长横线,表示由每排6根一组桩柱支撑著一个平台,由此可以确认为干栏式建筑。

2009年发掘的茅山遗址,位于临平茅山南坡。遗址的堆积主要为坡上的居住生活区和坡下的稻田遗迹区。

炭化稻米

莫角山东坡出土良渚博物院收藏

推测可能是一场大火,烧毁了良渚古城的粮仓。

世界上有三个农业起源的中心地,一个是两河流域,一个是中美洲,还有一个就是中国。中国是粟和水稻的故乡。水稻需要热量充足、水源充足,地形平坦,排灌便利,劳动力丰富的种植环境,太湖平原的低平的地势与密布的水源易于形成合适的稻田。而发达的稻作农业为手工业提供了经济基础,也为先民营建古城提供了物质条件。良渚文化时期,普遍栽培水稻。经鉴定属于人工栽培稻,有籼稻和粳稻。

南酸枣核

卞家山遗址出土良渚博物院收藏

野生酸枣原产于我国。

桃核

卞家山遗址出土良渚博物院收藏

桃原产于我国。约公元2世纪传入印度,梵文中称桃为CINANI(「秦地持来」,秦地即中国),这个名称到现在还在使用。桃从印度又传入波斯,再传到欧洲大陆,15世纪时传入英国。

螺蛳壳

卞家山遗址出土良渚博物院收藏

长在江南,小时候就知道清明螺蛳赛肥鹅。再一想到老爸炒的酱爆螺蛳、上汤螺蛳,都会留下口水。看著这些4000多年前的螺蛳壳和现在也没有什么不同嘛!

石刀

庙前T401G1:1良渚博物院收藏

石镞

庙前T3表:1良渚博物院收藏

骨锥

庙前T4B:15良渚博物院收藏为钻孔工具。

网坠

径山镇潘板采集良渚博物院收藏

望过去,好像一大陀干大便。

在捕鱼时结在网的下端,使网下沉。表面均打磨光平,中间一般设一横向凹槽,两端各有一个竖向凹槽,这类网坠称为双缢形网坠,凹槽也称绳槽,用于把网坠固定在网上。

带切割痕玉料

1973年瑶山采集良渚博物院收藏

玉工主要借助片锯和线锯进行开料与制坯,片锯即硬性的片状工具;线锯为柔性的线状物。

良渚博物院

玉琮半成品

1978年吴家埠采集良渚博物院收藏

良渚文化中发达的玉器生产不可能是小规模的家庭制作,从寻找、开采玉石,从远处运回,产品数量要求有大量劳力的作坊。技艺精湛的工匠一定长期从事生产,而大量的工匠反过来需要更多的大众供养。

神人纹半片玉琮

1990年瓶窑采集良渚博物院收藏

从残损琮体,可以清楚观察内侧未经打磨的管钻孔痕,为了解玉琮制作工序和管钻的具体细节提供难得机会。

射孔保留管钻旋痕和台痕,两端钻孔稍有歪斜,上下孔壁斜度有明显差别,管钻旋痕近似平行。

玉芯

1978年吴家埠采集良渚博物院收藏

钻孔主要采用管钻,即用空心的钻具,如竹管、骨管等带动解玉砂对玉器进行钻孔。钻孔的两侧通常会留下细密的螺旋纹。

神人纹玉琮式管

1987年瑶山采集良渚博物院收藏

根据竖截面的形态,把近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称之为「管」。这种玉琮,从出土情况看,皆为组佩之组件。

良渚文化玉琮纹饰总体从具象向抽象化发展。但神人兽面纹的分布地域与良渚文化范围吻合,贯穿良渚文化始终;这一母题不仅在玉器上被大量表现,也见于其他材质的载体和象牙器、漆器、陶器等;其组合表现变化多样,但是万变却又不离其宗。

玉琮

1986年反山M23:163良渚博物院收藏

良渚文化玉器的刻纹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浅浮雕结合阴线刻划,这是最盛行的方法;第二种是纯粹的阴线刻划,线条纤细浅显;第三种是透雕结合阴线刻划的镂雕。浅浮雕可通过研磨减地的手段获得,透雕是钴孔结合线切割完成的。阴线刻划的工具有说是鲨鱼牙齿(有出土,良渚博物院有收藏),有主张是燧石,也有人认为是天然金刚石。

神人兽面纹玉琮

1987年瑶山M7:34良渚博物院收藏

此琮上的人面较为写实,眼睛呈饱满的杏仁形,眼珠较大,鼻部刻划出鼻翼。

神人兽面纹玉三叉形器

1987年瑶山M7:26良渚博物院

玉三叉形器因器物上端有并列三叉而得名,中间的一叉有上下贯通的穿孔,是插嵌于某物之上的玉件。中叉上方往往有玉管配伍,它仅见于高等级男性贵族墓葬,而且恒定地出现在头部位置。

神人纹玉方锥形器

1987年瑶山遗址发掘M7:23良渚博物院

玉器是良渚文化最突出的物质成就,它不仅是体现聚落规模和等级的标识,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载体,更是社会信仰和精神领域的主要反映。

神人兽面纹玉冠状器

1987年瑶山M2:1良渚博物院

这个神徽与神崇拜有关密切关联。说法很多,有半人半兽说:一个整体的半人半兽的神徽形象,无论从例上,还是雕刻层次上,都表现出全形的人神与兽脸对这一弓形羽冠的共用。隐现的神灵的头部的特化表现形式,而并非是某种特定的动物。神所展示给大众的,只是这威严和恐怖的面孔。有神人骑兽说:表达的是一个头戴羽冠的神人骑在一个兽身上的形象。兽面纹下端阴刻的蹲踞状和趾爪,不是神人的下肢,而是动物的上肢。兽呈蹲伏的状态,上肢两腿并扰。

这个图象到底是什么?《说文》灵字条下释巫为「以玉事神」,或许良渚文化中这些制玉用玉的特殊社群,正是「以玉事神」的最早的巫师。

这种玉器是梳子的背部,上古时人们有头上插梳之俗。梳背顶端的曲线呈介字形,正与神徽之羽冠上缘的曲线相合。良渚文化之有权势者插著带神徽的玉背梳,等于明确宣布自己是通灵的事神之人。

兽面纹玉墴

1986年反山M23:67良渚博物院

作为女性标识的璜,在良渚文化时期的使用非常短暂,到了中晚期就基本不见了。这说明良渚社会向男权居本位的转变,也反映社会中男性已经完全发挥著维系社会稳定和凝聚力的作用。

神人纹玉琮式管

1987年瑶山采集良渚博物院收藏

玉管串

1991年汇观山采集良渚博物院

玉器既可以满足一般意义上的视觉美感,又可以显示身份;既可以象征权力,又可以作为沟通天人、「天合德」的灵物。早在原始社会,玉器已成为在精神领域中举足轻重,而在生产实践中作用不太大的一个特殊的器类。

玉镯

1990年安溪下溪羊尾巴山采集良渚博物院收藏

玉镯

瓶窑镇南山采集良渚博物院收藏

玉卯孔端饰

1986年反山M14:141良渚博物院收藏

端饰是各种组装件的端部玉件,有卯孔、榫头的装置。绝大多数的端饰的本体应该是各类权杖。

兽面纹玉坠饰

1987年瑶山M7:56良渚博物院收藏

玉带钩

1987年瑶山M7:53良渚博物院收藏

良渚文化玉带钩的型制基本一致,整体呈方块状,系以事先修整好的长方玉块钻琢切磨而成。它的一端为穿绳的孔,另一端为勾系的弯钩,钩首较长。随腰带横在腰间,钩首向左,使用者是以右手握钩,勾挂在绳套上即可。一端拴在钩孔上,另一端依腰围大小做成环套,使用时套挂在钩首上。但带钩使用时是钩首向内,因为它的光洁面和纹饰都是在弯钩的相反方向,而光洁面和纹饰显然是出露在外的一面。这样看来,良渚文化玉带钩的用法,与周汉带钩存在一定区别,后者是钩首向外,纹饰都装饰在弯钩一侧。而前者使用时钩首向里,向外的是一略呈弓弧的长方形,这样束带用钩但不见钩,束带牢实不易脱钩。

良渚文化的玉料色上可分为两类:第一种为「南瓜黄」类,玉质较好,制作精美(如上图);第二种为蓝绿色花斑类,相对略逊一色,数量众多。

玉鼓形大珠

1986年反山M23:24良渚博物院收藏

根据竖截面的形态,弧突的鼓形、圆形称之为「珠」,有贯穿孔。

带隧孔牙形玉饰

1986年反山M17:33良渚博物院收藏

玉玦

良渚博物院收藏

主要是被用作耳饰和佩饰。

球形隧孔玉珠

1987年瑶山M7:78良渚博物院

斜边玉璧

后杨村M4:60良渚博物院收藏

墓室内成堆叠放的玉壁可能是象征财富的意义,有别于其他刻纹玉器的功能。

龙首纹玉镯

1987年瑶山M1:30良渚博物院

龙首纹是良渚文化玉器上最早出现的纹饰题材之一,后来被神人兽面纹取代。主要见于早中期的环、镯、璜、锥形器等玉器的外缘。

外壁减地浅浮雕方式雕琢四组顺向环镯外壁的龙首饰,出土时高出墓底约20厘米,原先应该置放在葬具盖上。

玉瑗

良渚博物院收藏

玉瑗为一种臂饰,中心孔径大于边宽的圆玉。

玉冠状器

1986年反山M23:36良渚博物院收藏

良渚文化玉器被数千年的岁月改变了色彩,但精神寄托与物质追求杂糅的神圣和精致却从未改变。

玉钺冠饰、玉钺、玉钺端饰

1986年反山M14良渚博物院

钺代表拥有杀伐之权。《礼记·王制》:「赐用钺,然后杀。

在玉钺器身和木柄上打孔,再用绳子穿孔缚牢。困难在于木柄上部既要挖出容纳刃体末端的槽口,又要穿孔,故容易开裂,是一个薄弱环节。冠饰和端饰都只是装饰,上图这样的玉钺只在极少数权贵墓葬中才有。

良渚博物院

甲骨文及金文的「王」字,是斧钺的象形,钺是军队指挥权或王权的标志物。「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当祀与戎复杂到需要专人从事这个职业,发展到成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权力,并且已被从事这职业的人予以控制的时期,进入了具有国家性质的实体。

神人纹玉琮

1987年瑶山M2:23良渚博物院

带盖玉柱形器

1987年瑶山M7:8-2良渚博物院收藏

带盖玉柱形器盖正面

1987年瑶山M7:8-1良渚博物院收藏

出土时,盖体位于柱体的下方。柱体图像正置,推测原先可能系挂在葬具的一端。

带盖玉柱形器

1986年反山M23:8良渚博物院收藏

带盖玉柱形器盖反面

1986年反山M23:9良渚博物院收藏

玉三叉形器

2009年金花池采集良渚博物院收藏

在良渚文化中军权尚未高于神权,两者在社会的位置基本上处于同等地位。在政治上于其文化分布范围内也还没有形成处于一尊统治的局面,仍被不同权贵集团统管、分割成分别统治的地域势力范围。

玉方锥形器

良渚博物院收藏

锥形器是良渚文化玉器中较特殊的一类,见于大中小各等级墓葬,跟管、珠一样是良渚玉器中最普及和最平民化的器类。但玉锥形器的使用仍有很明显的等级烙印,如琢纹或集束状的锥形器都只见于等级身份较高的显贵者墓葬。锥形器一般上端做成锥尖状,下端一般做成短榫状,往往有小孔,也有无钻孔的。

成组锥形器出土时均为奇数有11、9、7、5、3件不等,可能是安插和绑扎固定在冠上。

玉锥形器

1986年反山M23:135良渚博物院

玉锥形器

1986年反山M23:63良渚博物院收藏

神人兽面纹玉方锥形器

1987年瑶山M2:8-2良渚博物院

玉D形饰

1986年反山M23:14-17良渚博物院

出土时玉D形饰呈环周状位于墓主头端上方,半圆朝下,背面的凹弧面有1-2对缝缀的隧孔,隧孔方式两两成组。猜测应缝缀在质地柔软的皮革或织物上,应该是墓主头端佩戴冠的缝缀玉件。

成组的半圆形纹饰仅见于反山、瑶山两地,是地位极高的权贵所独占的器种。

玉鸟

1986年反山M14:259良渚博物院收藏

鸟形平展,尖喙短尾,两翼外张,作振翅奋飞状。

玉璜

1987年瑶山M6:2良渚博物院收藏

在良渚文化中,玉璜是一种礼仪性的挂饰。经常与玉管、玉串组合成一串精美的挂饰,显示身份。

带小穿孔玉环

1987年瑶山M1:13良渚博物院收藏

玉环,中心孔径等于边宽的圆玉。

玉璜

庙前第一、二次发掘M30:1良渚博物院

神人兽面纹玉琮

1987年瑶山M2:22良渚博物院

社会权力,常常最能体现在对特定资源的控制和使用上,在良渚文化中,对玉石手工业经济的控制,即是社会权力的表现,也是社会权力的来源。对玉石资源获得、制作、使用、分配、直接控制和大量消费,使之成为良渚文化的权力中心。

在一次次的考古中,清晰地勾勒出这个古代文化的壮阔面貌:规模庞大、气势恢弘的古城遗迹;沟通天地、人神共舞的神秘祭坛;高高在上、玉器缠身的显贵墓地;高度发达、分工精细的社会行业;造型各异、纹饰神秘的精致玉器以及那充满疑问的刻画符号。而最后,良渚文化的衰亡可能与当时海平面抬升导致河流下泄不畅有关;也有可能把过多精力投入到非生产性劳动中,影响了社会的经济基础,削弱了抵御灾难的能力。但这一些都是推论。

这个时代好像过去了?但真的已经过去了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