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杨浦检察

  骗局揭秘

  博取同情式骗局

  了解一下?

  第一期

  小明

  检察官小姐姐,听说你现在是在检察院的诈骗组工作呀?

  我是在诈骗类型案件检察官办案组,你说得好像我是专门诈骗的~~

  小浦

  小明

  简称不就是诈骗组嘛~

  好像还真是~

  小明

  那检察官小姐姐你们办了那么多诈骗案子,可以讲讲究竟有哪些骗局吗?

  犯罪分子诈骗手段多种多样,今天以杨浦区检察院近期办理的案件为例,先给你揭秘博同情式骗局~

  小明

  小板凳已经搬好啦~

  案情介绍

  2019年1月的一天晚上,大学生小陈独自走在街头,突然有两名男子用带着港腔的普通话问小陈,“某某路怎么走?”

  小陈也不认识这条路,热心的她表示可以帮忙查找一下。在此过程中,两名男子开始与小陈搭讪,自称是香港地产公司老总,由于初到上海,境外银行卡无法使用,无钱住宾馆,想向小陈借款,并称身在外地的秘书第二天就转账给小陈。

  为了让小陈相信,二人让秘书与小陈电话联系沟通,还出示了一张署名“曹某某”的香港驾照。看着面色焦急的二人,单纯善良的小陈便至附近银行取现6000元交给二人,二人留下一个香港电话承诺次日还款。

  第二天,久久等不到还款的小陈拨打之前所留香港电话号码,却显示是空号。如梦初醒的小陈向公安机关报警。

  事实上,该自称香港来沪的二人已采用此种方法流窜作案多起,小陈只是多名被害人中的一个。那个所谓的秘书实际上是二人的同伙;署名“曹某某”的香港驾照是网上所购假证件;所留的香港电话是事先网上搜索得来。

  骗局揭秘

  此种诈骗是典型的博取同情式诈骗。

  犯罪分子往往在街头,通过种种手段营造自己陷入困境的情景向被害人借款,最终使被害人相信,并基于同情心借款给犯罪分子。

  诈骗套路主要分为三步:

  套路第一步

  街头寻找被害对象,问路搭讪消除戒备

  犯罪分子采用问路的方式,与单纯的年轻男女进行搭讪。搭讪过程中,他们会自报家门,谎称来自香港、澳门等地,并通过询问被害人的工作、家庭状况等方式聊天,拉进与被害人的心理距离,消除被害人的戒备心理。

  套路第二步

  多人分工角色扮演,营造急需帮助情境

  消除被害人的戒备心理后,犯罪分子多以境外银行卡无法使用、朋友下属等身在外地无法帮忙、需要借款解决住宿等为由向被害人求助,营造自己急需帮助的情景。

  而且,为了打消被害人的顾虑,往往会有同案犯扮演所谓的朋友、下属与被害人电话沟通,印证所谓境外人士需要帮助的说法。

  套路第三步

  借款为假诈骗为真,善心帮助反被利用

  在上述铺垫完成后,犯罪分子就会向被害人提出借款需求,数额多在数千元左右,并许以次日归还等虚假承诺。为了使被害人相信自己的确会归还,还会假意与被害人互换联系方式。实际上提供上的联系方式都是虚假的,就是为了骗取被害人的钱财。

  防骗贴士

  博取同情式诈骗不仅使被害人的财产遭受损失,更是对被害人善心的恶意利用。

  在此,一方面检察机关会对此类犯罪重点打击,另一方面自制防骗贴士,提醒广大群众认真辨别,对那些以虚假困境骗钱的人坚决说“不”。

  身份虚假

  //

  街头搭讪有破绽

  犯罪分子的所谓外籍身份均是虚假。

  因此在搭讪过程中,他们多以聊被害人的工作、家庭为主,对于自己的身份信息却一句话带过。

  如果就犯罪分子的的所谓外籍身份、生活环境等细节详细询问的话,他们往往会露出破绽,无处遁形。

  便捷时代

  //

  帮助方式很多样

  此类诈骗犯罪中,犯罪分子多以境外银行卡无法使用等为由借款。

  但实际上,解决此类问题可以自行至银行等部门进行解决,借款并不是帮助的唯一方式。

  发现被骗

  //

  及时报警挽损失

  此种诈骗犯罪的犯罪分子多为流窜作案。

  因此,如果发现自己上当被骗,一定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如此才能有效打击此类犯罪,挽回财产损失。

  作者

  李霏飞

  第三检察部

  检察官助理

  THE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