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楊浦檢察

  騙局揭祕

  博取同情式騙局

  瞭解一下?

  第一期

  小明

  檢察官小姐姐,聽說你現在是在檢察院的詐騙組工作呀?

  我是在詐騙類型案件檢察官辦案組,你說得好像我是專門詐騙的~~

  小浦

  小明

  簡稱不就是詐騙組嘛~

  好像還真是~

  小明

  那檢察官小姐姐你們辦了那麼多詐騙案子,可以講講究竟有哪些騙局嗎?

  犯罪分子詐騙手段多種多樣,今天以楊浦區檢察院近期辦理的案件爲例,先給你揭祕博同情式騙局~

  小明

  小板凳已經搬好啦~

  案情介紹

  2019年1月的一天晚上,大學生小陳獨自走在街頭,突然有兩名男子用帶着港腔的普通話問小陳,“某某路怎麼走?”

  小陳也不認識這條路,熱心的她表示可以幫忙查找一下。在此過程中,兩名男子開始與小陳搭訕,自稱是香港地產公司老總,由於初到上海,境外銀行卡無法使用,無錢住賓館,想向小陳借款,並稱身在外地的祕書第二天就轉賬給小陳。

  爲了讓小陳相信,二人讓祕書與小陳電話聯繫溝通,還出示了一張署名“曹某某”的香港駕照。看着面色焦急的二人,單純善良的小陳便至附近銀行取現6000元交給二人,二人留下一個香港電話承諾次日還款。

  第二天,久久等不到還款的小陳撥打之前所留香港電話號碼,卻顯示是空號。如夢初醒的小陳向公安機關報警。

  事實上,該自稱香港來滬的二人已採用此種方法流竄作案多起,小陳只是多名被害人中的一個。那個所謂的祕書實際上是二人的同夥;署名“曹某某”的香港駕照是網上所購假證件;所留的香港電話是事先網上搜索得來。

  騙局揭祕

  此種詐騙是典型的博取同情式詐騙。

  犯罪分子往往在街頭,通過種種手段營造自己陷入困境的情景向被害人借款,最終使被害人相信,並基於同情心借款給犯罪分子。

  詐騙套路主要分爲三步:

  套路第一步

  街頭尋找被害對象,問路搭訕消除戒備

  犯罪分子採用問路的方式,與單純的年輕男女進行搭訕。搭訕過程中,他們會自報家門,謊稱來自香港、澳門等地,並通過詢問被害人的工作、家庭狀況等方式聊天,拉進與被害人的心理距離,消除被害人的戒備心理。

  套路第二步

  多人分工角色扮演,營造急需幫助情境

  消除被害人的戒備心理後,犯罪分子多以境外銀行卡無法使用、朋友下屬等身在外地無法幫忙、需要借款解決住宿等爲由向被害人求助,營造自己急需幫助的情景。

  而且,爲了打消被害人的顧慮,往往會有同案犯扮演所謂的朋友、下屬與被害人電話溝通,印證所謂境外人士需要幫助的說法。

  套路第三步

  借款爲假詐騙爲真,善心幫助反被利用

  在上述鋪墊完成後,犯罪分子就會向被害人提出借款需求,數額多在數千元左右,並許以次日歸還等虛假承諾。爲了使被害人相信自己的確會歸還,還會假意與被害人互換聯繫方式。實際上提供上的聯繫方式都是虛假的,就是爲了騙取被害人的錢財。

  防騙貼士

  博取同情式詐騙不僅使被害人的財產遭受損失,更是對被害人善心的惡意利用。

  在此,一方面檢察機關會對此類犯罪重點打擊,另一方面自制防騙貼士,提醒廣大羣衆認真辨別,對那些以虛假困境騙錢的人堅決說“不”。

  身份虛假

  //

  街頭搭訕有破綻

  犯罪分子的所謂外籍身份均是虛假。

  因此在搭訕過程中,他們多以聊被害人的工作、家庭爲主,對於自己的身份信息卻一句話帶過。

  如果就犯罪分子的的所謂外籍身份、生活環境等細節詳細詢問的話,他們往往會露出破綻,無處遁形。

  便捷時代

  //

  幫助方式很多樣

  此類詐騙犯罪中,犯罪分子多以境外銀行卡無法使用等爲由借款。

  但實際上,解決此類問題可以自行至銀行等部門進行解決,借款並不是幫助的唯一方式。

  發現被騙

  //

  及時報警挽損失

  此種詐騙犯罪的犯罪分子多爲流竄作案。

  因此,如果發現自己上當被騙,一定要及時向公安機關報警,如此纔能有效打擊此類犯罪,挽回財產損失。

  作者

  李霏飛

  第三檢察部

  檢察官助理

  THE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