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人都認爲青島房價不能夠掉到四五千元一平米,也就是說40-50萬元一套,因爲我們從來沒見過房價這麼跌過。記得2000年剛上大學來青島的時候,當時四方、市南、市北的房價也就這個價格,不過當時青島市的社會平均工資是800元的一千兩三百元。當時,黃島區(現在的西海岸新區東區)的房價也就1000元水平。可惜現在已經時過境遷了。市南、市北房價,目前已經穩定在3萬到4萬元。西海岸新區海邊房價也已經達到了2萬到3萬元。

  個人認爲,2016年以來,青島樓市的漲幅最高超過了50%,漲多了跌一跌很正常,但如果擔憂跌到萬元以下,甚至擔憂跌到4000、5000一平米,則屬於“杞人憂天”了。先簡單說說,爲什麼最近6個月,青島房價跌了兩三千?

  1、加強“限購”力度,住建部明確了非青島本市戶籍的人員,強調要嚴格執行“連續繳納一年社保纔有購房資格”。

  2、加強“限售”力度:在青島購買新房及二手住房,限售由2年延長到了爲5年。這項決議實際上在2018年5月就出臺了,市場反饋需要時間。

  3、部分銀行提高了首套、二套貸款的首付比例,首套房由此前的首付25%,提高到了30%,房貸融資成本提升。

  4、青島郊區,尤其是膠州“去庫存”完成度較高,棚改貨幣化逐漸退潮,引發價、量齊跌。

  房地產行業雖然不會成爲長期依賴,但是至少在最近幾年還是極其重要的經濟支柱,所以房價如果大跌,大到社會,中到企業,小到家庭,都將遭到重大損失,不會有人受益。所以這種事情會杜絕發生。未來樓市大概率會是緩跌、輪跌、有秩序的跌、風險可控的跌,就算同一城市也會分區域乃至分街道的跌。青島今年房價已經出現鬆動,但市場健康度依然比較高,潛在購房羣體仍在,成交量下降不過是因爲限購限售導致很多人沒法賣,同時很多人沒法買,並不代表樓市已經涼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