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Tim Bogdanov

《江山多嬌》的片頭我覺得特別好看:鏡頭景色選得好,解說詞寫得好,背景音樂挑得好。

解說詞如下:

這是一片遼闊的土地 有巍峨秀麗的山峯 層巒疊嶂

這是一片廣袤的土地 有奔流不息的江河 百折不回

這是一片富饒的土地 有波濤澎湃的大海 深邃無垠

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千年運河 萬裏長城

江山如此多嬌 文明如此燦爛

這是我的祖國

江山多嬌 瞰祖國大好河山 品中華人文之美

四個「這是」的時候,背景音樂蕩氣迴腸。說完了四個「這是」,很自然而然就得出了「江山如此多嬌,文明如此燦爛」的結論。男播音員說「這是我的祖國」,我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他的笑。「瞰祖國大好河山」中的「瞰」用得非常傳神,很好地表現了航拍這一技術,而且上帝視角一覽天下更覺山河壯美!

總之,雄渾之勢噴涌而出,片頭特別燃,白看不厭。

關於新聞專題片《江山多嬌》,我打算談以下幾個問題:

1.為什麼要在2016年國慶推《江山多嬌》?

時間點很重要,今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5年以後也就是2020年我們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江山多嬌》就是為了引導大家要有自信,對祖國的大好河山以及壯美山河中的文化內涵要有自信。

習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明確提出:中國共產黨人「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要堅持「四個自信」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他還強調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

多嬌的景色分佈在祖國各地,每個人的家鄉都擁有為人稱道的美景。推《江山多嬌》就是為了對家鄉要有自豪感,喜愛家鄉,要有建設家鄉的熱情,引導大家把目光從北上廣放到生我養我的家鄉上。

為什麼引導大家關注自己家鄉?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有答案:

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轉為城鎮居民。創新人口管理,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有序放開中等城市落戶限制,合理確定大城市落戶條件,【嚴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規模】。穩步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把進城落戶農民完全納入城鎮住房和社會保障體系,在農村參加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規範接入城鎮社保體系。建立財政轉移支付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機制,從嚴合理供給城市建設用地,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引導大家回去建設家鄉,才能達到「要嚴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規模」的效果。

除此之外,960萬平方公里和470萬平方公里組成的國土面積包含了太多人文典故,太多風俗習慣。三山五嶽;水中十色,林上百彩;醉人金黃,最美胡楊;福如東海;九曲迴腸……這就是發展旅遊業的好素材好資源。總所周知,旅遊業是「無煙工業」,旅遊收入可是凈利潤,這纔是有質量的GDP。

人民日報北京2016年10月7日電 國家旅遊局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國慶假日七天,全國大部分地區天氣條件良好,適宜遊客出行,旅遊市場保持繁榮。根據國家旅遊局數據中心綜合測算,國慶期間,全國共接待遊客5.93億人次,同比增長12.8%,累計旅遊收入4822億元,同比增長14.4%。

累計旅遊收入4822億元,同比增長14.4%。好大的蛋糕,欣欣向榮的勢頭。

所以,我國到2020年要培養1000個特色小鎮: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18日公佈《關於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到2020年,我國將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閑旅遊、商貿物流、現代製造、教育科技、傳統文化、美麗宜居等特色小鎮。

《通知》指出,培育特色小鎮應當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根據特色資源優勢和發展潛力,科學確定培育對象,防止一哄而上與千鎮一面;同時堅持以市場為主導,政府重在搭建平臺、提供服務,防止大包大攬;並以產業發展為重點,依據產業發展確定建設規模,防止盲目造鎮。

住建部村鎮司司長張學勤表示,特色小鎮建設是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載體。特色小鎮建設,不僅有利於促進特色鮮明的產業形態發展,增強小鎮吸納周邊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能力,同時也有利於改善村鎮基礎設施建設,彰顯當地特色傳統文化,有效帶動村鎮經濟社會文化協調發展。

小鎮搞起來後,周邊國家的旅遊吸引力就下降了。我們親愛的祖國地大物博,韓國還沒有一個陝西省大。開著SUV到處逛,農家樂的標準在政府的管理下不斷提高,邊吃邊住邊玩,這多好啊。錢消費在國內,增加了財政收入,拉動了經濟增長,國家最喜歡;帶來就業崗位,提供賺錢機會,人民也認同,其實就是雙贏的局面。

有些人說不不不我得要去國外看好山好水體驗好寂寞的感覺,當然可以。但是,在節奏越來越快的社會,大部分人都只有週末纔有空休息,哪有足夠的時間去國外呢?人總是有惰性的,周邊有好玩的開車就能過去,自然比去大老遠的地方動力足很多。就好像很多人年少時總會許下環遊世界的諾言,最後也只是去了國內少數幾個地方玩過。人,匆匆忙忙過一生其實是常態。特色小鎮開發好了,總會受忙碌的都市人歡迎。

其實說到底,就是讓我們知道,國外水深火熱,國內熱火朝天不斷發展,千萬不要換車!響應國家號召離開北上廣回鄉發展特色小鎮,通過無煙工業來增加有質量的GDP,最後完成2020年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

2.我們應該學習《江山多嬌》如何提煉升華主題,這其實對於寫文章幫助很大。

有些人寫文章,景色描寫一大段就完了,沒有延伸拓展升華,文章難免會不深刻。

例如說寶山石頭城,這座真正的天險之城: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石頭家園是前人的一斧一鑿挖出來的,它是篆刻著歷史烙印的奇蹟,是人與自然對話的偉大作品。人們能夠完成它,靠的不是力量,而是堅持……寶山石頭城兩岸危峯對峙,腳下江水滔滔。在如此陡峭的山崖上修築家園,代表著一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勇氣,納西人正是在這種艱苦卓絕的環境中、歷盡磨難的歲月裏淬鍊出堅韌頑強、奮勇拼搏的性格。……在千韌絕壁上,人們的生活也如美酒般甘甜。

3.每一集的虛擬演播室很重要!主持人藉助3D技術介紹基本的地理常識,比以前看地圖冊生動多了!假以時日,我們的老師在地理課堂上也能這樣講課,該是多好啊!

4.《江山多嬌》有一個美中不足的地方:未能在中國地圖上顯示出該景觀的地理位置。我個人建議,在正式介紹景色之前先顯示該景色在中國地圖上的相對位置,再開始進行介紹(就好像央視新聞頻道播報外國新聞時在世界地圖上標出該新聞事件發生的具體地點一樣)。同樣的觀點在我以前的文章《時與空,時空》也曾提到過。

5.文章的最後,以國慶7天《新聞聯播》介紹《江山多嬌》的文字稿為結尾:(把將近30分鐘的節目濃縮成兩分鐘不到的內容,剪裁足見功夫)

(1)【江山多嬌】仰止中華山嶽 共鑄民族脊樑

今天上午央視記者登上了名山之巔進行直播,聯播的最後讓我們跟隨這些直播的精彩鏡頭去領略中華名山的壯美風采,抒發築夢路上的愛國情懷。

昆崙山是我國最雄偉的山,堪稱萬山之祖,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均從這裡發源,可謂萬水之源。

喜馬拉雅山是我國最高的山,在珠峯的山腰上,有一片罕見的珍稀的冰塔林,這是大自然精雕細刻的傑作。

秦嶺是我國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線,正所謂一山分南北、南北各不同。

黃山,集八億年地質史於一身,融峯林地貌、冰川遺跡於一體。

太行山是最能展現近代中國精神的山。懸崖峭壁之上的掛壁公路將「壁可鑿、山可移」的人文精神和大自然鬼斧神工完美結合。

從崑崙到喜馬拉雅,從太行到泰山,數不盡的名山屹立在祖國大地之上,昭示華夏兒女:不可辜負如此大好河山,而我們偉大的民族也是如此,在實現夢想的路上不忘初心、拼搏向前,民族復興的責任重於泰山,人心齊則泰山移。

(2)【江山多嬌·江河篇】江河奔騰不息 激蕩民族精神

今天,央視《江山多嬌》特別節目,首次以大規模航拍加地面直播的方式,全景展示中國江河,讓我們跟隨這些精彩鏡頭去欣賞江河的靈動多姿,感受中華民族的精神氣質。

長江是中國第一長河和世界第三長河,幹流貨運吞吐量每年以百分之七到八的速度遞增,2015年達21.8億噸;

雅魯藏布江可以看到極地冰川與熱帶叢林交相輝映的奇景;灕江的青山綠水,最能詮釋南國的秀美;塔里木河的大漠胡楊,則最能解讀北地的堅韌。這一片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原始胡楊林,為塔克拉馬乾沙漠貢獻了最瑰麗的色彩;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壺口,氣吞山河。這震撼人心的濤聲,既是中華民族在危難關頭髮出的吼聲,也是中華民族在復興之路上奮發前進時發出的吶喊。

綠色山川中的黃河蛇曲,就像中國前進的道路,儘管有曲折、有險阻,依然不捨晝夜,奔流不息,堅定不移地奔向大海。

(3)【江山多嬌·大海篇】美不勝收中國海 包容開放中國夢

我國是陸地大國,也是海洋大國,今天央視特別節目《江山多嬌》以大規模航拍加地面直播的方式,展示了我國萬裏海疆的風采,接下來讓我們跟隨精彩的鏡頭,去感受美不勝收的中國海和包容開放的中國夢。

藍天、碧海,浪花與白雲,這裡就是中國的南海。美不勝收的中國海。七連嶼,宛如一串珍珠,浮在碧藍的海面上。美麗的珊瑚礁是三沙美麗的風景。

大海,神奇而壯闊。福建平潭,奇異多姿的海蝕地貌。黃海和渤海交匯處,渾然一體的海面呈現了兩種不同的顏色。這是自然的奇觀。

上海港洋山港區,原來的小島嶼,填海成為世界級的集裝箱碼頭,這是人類的壯舉。

「東海漁倉」舟山羣島,碧波蕩漾中的漁舟,構成了一幅美麗的海上牧場圖。

渤海岸邊,一艘艘巨輪和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這是走向海洋的中國製造。

泉州港古老的六勝塔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航標。而不遠處新的石湖碼頭,一艘艘集裝箱貨船正在啟航。千百年前,世界各國的人帶著自己的夢進入中國,現在「一帶一路」帶著中國夢的美好願景,也將把互利共贏帶給世界。

(4)【江山多嬌】七彩家國 綠色發展

今天,央視《江山多嬌》特別節目,全景展示中國的絢麗多姿,讓我們跟隨這些鏡頭去欣賞豐富多彩的顏色之美,感受祖國盛世的五彩斑斕。

紅色是國旗的主色調,祖國南方令人心醉的紅土地,養育了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裡的多民族同胞。

紅色寄託了中國人的情感,它象徵著喜慶與吉祥,楓葉用三個季節的蟄伏,只為這一刻怒放。

國旗的顏色除了紅色還有黃色,秋天裡最常見的黃色代表了豐收和希望。這黃色所帶來的喜悅,中國人已經傳承了幾千年。

水中十色、林上百彩,九寨溝的絢爛讓人沉醉;五彩灘上,每一種顏色都代表了土壤礦物質的不同;納木錯的雪域聖湖,就像璀璨的藍寶石一樣美麗,鳳凰山上,一山分兩季的特殊美景讓人難以忘懷。

每一個時代都有著屬於自己的主色調,今天中國的主色調,毫無疑問當屬綠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從浙江安吉發端,如今「綠色發展」已成為國家的共識。人在綠中,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綠在心中,把得住方向、掂得出分量。

(5)【江山多嬌·生命篇】鬼斧神工塑大地 龍之精神生生不息

今天,《江山多嬌》特別節目,帶您領略祖國最具特色的地貌,幾百萬年的磨礪,讓這片土地飽含執著、堅韌與包容,像極了我們中華兒女的民族精神。

風的磨礪,讓位於甘肅的雅丹地貌羣,猶如萬艘戰艦,錯落有致地行駛在廣袤沙海之上。

水的沖刷,使重慶武隆的喀斯特地貌呈現全世界最大的天生橋羣。

貴州赤水丹霞,恐龍最愛的食物桫欏與火紅色砂岩相依相伴,至今已有兩億年。

扎龍濕地,大自然最美麗的舞者也將生命帶上天空。

敦煌的月牙泉,千百年來不曾被大漠風沙所掩蓋,正如同「絲綢之路」上的人們,雖歷盡艱辛,卻永無止境。如今,遵循」互利合作共贏「的精神,「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正賦予古絲綢之路新的時代內涵。

在黃土高原上的龍灣村,過去,先人靠人力,硬是在懸崖上開鑿出一條與外界連接的道路;今天,兩代龍灣人靠韌勁,修出這條二十二道彎公路。一個「龍」字,串起多少代人的矢志不渝、不離不棄,一把黃土塑造千萬個你和我,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也將橫亙古今、生生不息。

(6)【江山多嬌】古老的文明書寫在神奇的大地上

國慶前五天,我們通過鏡頭帶您領略了祖國的山川、河流、大海,見證了絢麗多彩的祖國大地。五千多年來,我們的文明從未中斷,不論是古老的運河、長城,還是如今跨越天險的鐵路和大橋,都已成為書寫在大地上的美景。

默默流淌了一千多年的京杭大運河,全長1797公里,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運河。時至今日,依舊是南北貨物往來的重要通道。

古老的靈渠修建於公元前214年,這是一條為了軍事需要而開鑿的運河,至今仍滋養著這裡的土地,養育著這裡的人民。

流淌在火州吐魯番地下的坎兒井有地下運河的美名。滋潤了田野,染綠了村莊,成就了馳名天下的吐魯番葡萄。

雄偉壯觀的萬裏長城以宏大的規模和磅礴的氣勢聞名世界,從空中看去,不論蜿蜒曲折的崇山峻嶺如何行進,不論是高山還是低谷,長城始終依勢前行,屹立在山巒的最高處。

全長1956公里的青藏鐵路,解決了多年凍土,生態脆弱,高寒缺氧三大世界性難題,在高原大地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北盤江大橋是世界第一高橋,橋面距離江面565米,像一道彩虹跨越在雲南貴州之間的峽谷上。與大山,深谷融為一體。

在《江山多嬌》中,《我愛你中國》《我的祖國》《我和我的祖國》三首曲子不斷重複,純音樂版本更能顯出款款深情。這如同我們對祖國的愛,深遠持久、綿綿不絕。

備註

1.【2016國慶特別直播】江山多嬌B站鏈接

2.《從「三個自信」到「四個自信」——論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建構》

3.《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4.國慶黃金周全國共接待遊客5.93億人次

5.我國將培育1000個特色小鎮

6.《時與空,時空》

7.本文簡書鏈接

8.本文發佈於微信公眾號-笛在月明樓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