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楼市虽然一直存在感不是很强,却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留意的区域。

  二线省会中,沈阳、长春、哈尔滨房价的上涨时间,要比郑州、武汉、西安等地晚的多,究其原因,有人口吸引力的因素存在,更有区位交通的影响。

  正因为上涨的晚,所以才能在其他城市都在调整的2018年,长春楼市逆流而上,高新、净月、朝阳三区房价破万,二道、经开、汽开也都突破了9000元大关。

  转折点发生在2018年8月份,长春所有在售商品房申报价格后可销售,8月末,取消棚改货币化,鼓励有条件的棚改项目新建一定数量的回迁安置住房,随后,长春楼市进入“低谷”期。

  转眼到了今年,小阳春的气氛又浓厚起来,3月份开盘两个项目迅速售罄,曾经的“抢房”氛围似乎有再度活跃的趋势,据房产研究机构克而瑞4月13日公布的数据,长春市整体的均价,继2018年9月份之后,时隔半年再次突破九千元/平方米。

  然而,房价和成交量回升的同时,长春楼市的另一个侧面却表现的很矛盾,比如去化率与土拍。

  数据显示,长春3月新开盘项目共计12个,整体去化效果一般,近七成项目开盘去化率不足40%,土地市场供地8幅,仅成交3幅,让人诧异的是,只有三宗土地成交的情况下,地价反而逆势上涨。

  一边是房价、地价双双上涨,另一边却是楼盘去化率走低,连带着土地市场的表现也受到拖累,为什么长春楼市的表现会如此矛盾呢?

  第一,这显示出购房者趋于理性,未来长春楼市的走向将以分化为主,过去两年很多沾着地铁和学区房概念的城郊区域,涨幅最大、范围也最广,里面有不少炒房客的助推作用,这些地段本来就面临很大的房价回调压力,加上楼盘库存一直在加推,去化率下降也在情理之中,市内核心地段以及性价比更高的项目,更能引来刚需的兴趣。

  第二,房企的玩法也已经变了,如果说以前长春楼市的开发商都属于小打小闹,那现在更多的巨头涌入之后,无论是拍地扩张的策略,还是卖给购房者的产品,都与之前有很大变化,位置稀缺的地块会引发哄抢,没有吸引力的区域自然遭人嫌弃,这是市场自己的选择,反应到土地市场上,就是量跌价涨,整体拍地的氛围一直低迷,但优质地块的价格仍会上涨。

  所以,长春楼市未来的走向,也必然会跟随现在这种趋势分化,表面上看,似乎一片看涨之声,事实上不少此前热炒的地段,都面临长期走弱的风险,作为购房者,在2019年的重点应当以避免“掉坑”为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