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懂投资型保单】业务怂恿解旧买新 小心他图的是新佣金

▲今年投资型保单卖太好,相关争议也增加。(图/镜周刊)

记者戴瑞瑶/台北报导

根据寿险公会统计,2018年投资型保单新契约保费收入持续增加,今年前7月,投资型寿险与年金险占全部保险初年度保费收入的占比达38%,创金融海啸以来新高,主要是受到全球资本市场带动、美元升值及保险公司推动新连结标的等影响。

投资型商品热卖,相关销售争议跟著不断,金管会甚至将修正投资型商品销售应注意事项,规定70岁以上高龄者投保过程需录音录影择一进行。

政治大学风险管理系与保险学系主任教授彭金隆指出,事实上投资型保单受到高度规范,费用内容相对透明。不过,由于投资型保单相对传统保单较为复杂,业务员在销售时一旦未能说明清楚,就容易产生争议。

保险局近期就接获不少民众因投资型保单争议的陈情案。保险局副局长张玉𪸩提醒,投资型保单保费中还包含:前置费用(如:附加费用)、保单相关费用(如:保单管理费、保险成本)、投资相关费用(如:投资标的申购手续费、赎回、转换费用及投资标的管理机构自净值扣除的间接费用)与后置费用(如:解约、部分提领费用)等项目。民众投保投资型保单前,务必详细了解商品的收费架构。

金管会副主委黄天牧指出,根据瑞士再保的数据,去年全球GDP约79.75兆美元,其中约有6.1%、4.89兆美元是来自产寿险的保费收入,而寿险约2.65亿美元,全球去年平均每人花650美元在保费支出上。因此主管机关的立场上,就需要努力做到资讯对等,让民众能正确了解保险的知识,尤其是像投资型保单这种兼具保险与投资性质的保单。

其实投资型保单的功能多元,《Smart智富》月刊社长朱纪中表示,以「变额万能寿险」来说,因连结寿险保额,让保户小保费也能买到高保障,在终身寿险保费高、民众有投保需求又怕保费负担沉重的现在,可以用投资型保单中的变额万能寿险取代终身寿险或定期寿险。

朱纪中也建议,民众在挑选变额万能寿险时,可以依照5准则:保户能选择的保额弹性大、买保单的成本与费用率较低、每万元保额成本低、最好有附加附约功能、连结的投资标的种类需多样化。

►终身寿险保费太贵? 帮小资族精选6张变额万能寿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