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跟一个师弟打电话聊了好久。师弟情绪不错,因为论文终于定稿了。临挂电话的时候,我提醒他:将来毕业论文印出来了,别忘了多印一本留给父母看。

  师弟不解地问道:给他们看干嘛?他们又看不懂。

  我说:你能博士毕业,对你来说是件人生大事,对你的父母来说也一样。不信,你听我的试试。

  并不是所有对荣誉的热爱都是虚荣,人生中的那么多荣誉,也不是桩桩件件都能跟父母分享。博士作为古今中外人类的最高学位,这个荣誉本身完全值得跟父母分享 —— 哪怕他们看不懂。

  当然,读博士所能得到的好处,并不只有得到学位那么简单。

  名垂青史,木哈哈哈

  师弟在发表了人生首篇期刊论文后(虽然影响因子并不高),叫着我们几个师兄弟喝酒庆祝。

  喝到舌头打不了弯的师弟,反复念叨的一句话就是「老子名垂青史了」。

  后来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他的论文一旦发表了,未来的人类,永远可以检索看到,这就是名垂青史。

  我觉得他说得不错,但仍然反问道:可是,还是有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你的名字啊。

  师弟说:那没有关系,二十四史里人名那么多,你才知道几个?

  好吧,我觉得他的逻辑没毛病。其实听他说完我也很开心,因为我也是名垂青史的人了。木哈哈哈哈~~~

  没空追星,有空打假

  我读研一的时候正是超女火遍天下的那年。在跟不同人群聊天的时候,我发现一件特有趣的事:

  课题组的师兄师姐们只听过超女,具体有谁,完全不知道;

  跟高中同学聊超女,他们大多能说出几个超女的名字,有时候对不上号,话题也进行不下去;

  跟初中同学聊超女,那一个个是如数家珍,多数还都有站了队,成为某女的粉。

  好吧,别问我为什么关心超女,我是当作一个社会现象来研究。

  对了,博士们偶尔也关心一下明星,比如翟天临就很「不幸地」被广大博士关心了一把,于是,后面的事情你都知道了。

  学点新知识,在家说了算

  六年前,师兄的父亲得了脑膜瘤。六十多岁的老头很郁闷,母亲更是承受不了打击,眼看都快抑郁了。

  学医的师兄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在一周内成为这方面的「小专家」。首先确定了几个指标,同比来看,瘤子不算太大;老爷子六十多岁也不算太大;虽然还没活检,但从片子上看,极大概率是良性,跟医生说的一样。

  给家人的定心丸吃下,接着的问题是如何治疗。中医显然是不可取的,从海量的文献来看,中医的文献凤毛麟角,且从来没有治好过脑膜瘤,可见开颅是必须的。

  那就看如何选择医院了。考虑到良性脑膜瘤并不是太大的手术,一般的三甲医院多数都可以做,师兄最终选择了离家近的省会医院。

  术前最大的纠结在于风险评估,医生为了给自己留下余地,有时会把风险夸大;或者即使不夸大,那些可能的风险也足够把外行的病人吓个半死。师兄又查找了大脑功能区,研究了肿瘤压迫区域的大脑功能。

  从事后的结果看,完全在师兄预计的范围内,而且是他们全家都可接受的范围内。如今,老爷子已经可以开开心心地带着孙子钓鱼遛弯儿了。

  很多时候,「知识就是力量」对多数人而言是一句口号。然而,当你真的用知识,甚至是用新获得的知识来解决了问题的时候,你才能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金不换的前缀 Dr. 从此属于你

  即便扩招了这么多年,我国博士的总数量也仅有百万左右,还包括大量留洋走出去的博士。所以能成为人群中占比这么少的人,本身就是件很酷的事。更不要说Dr.放在自己名字前面,比 Mr. 或者 Mrs. 酷多了。不信你瞧京东的高管名单。

  图片来源:京东官网

  啥是首席战略官我不懂,这个 Jon 是谁我也不认识,反正我就是觉得名字前面带Dr.特别拉风,名字后面再来个Ph.D强调一下。这逼格我给一百昏。

  当然,读博士其他的的好处简直太多了,你会得到思维方式和人格上的全面精进。但还是开头那句话,所谓的发发小文章,混个学位只是细枝末节,因为能够名垂青史呀!

  小编祝每位都能名垂青史!

  (封面来源:站酷海洛 Plu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