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8億元債務,袁隆平弟子、著名雜交水稻制種專家黃培勁,不得不從自己一手創立的神農基因“淨身出戶”。

持續兩年的股權糾紛,終於以司法劃轉的方式塵埃落定,公司股價已迎來了連續3天大漲。

但實際控制人的變更以及董事會的大清洗,對業績不振又頗具專業性的神農基因來說,如何維持正常經營,仍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股權糾紛餘波未了

因8億元債務引起的神農基因(300189.SZ)股權爭奪,終於在近期通過司法介入有了定論。

神農基因創始人、前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著名雜交水稻制種專家、袁隆平的學生黃培勁,從上市公司淨身出戶。

股權糾紛的起因是這樣的:

2016年10月,黃培勁與湖南弘德資管簽署借款協議,黃向弘德資管借款9億元,後者分三次支付。

截至當年12月26日,弘德資管已累計支付完兩前輪借款共計8億元,但黃培勁未按協議簽署股票質押合同、辦理質押手續,故而後續借款停止,同時弘德資管要求黃培勁償還前期借款本金及利息等。

2017年1月,經仲裁機構調解,雙方均同意以黃持有的神農基因1.82億股股權抵償8億元欠款。

後因實際操作過程中的法律障礙,雙方同意黃培勁先將持有的上市公司部分股權轉讓給弘德資管,再就剩餘股權簽署質押協議。

2017年3月,黃培勁通過大宗交易將3900萬股轉讓給弘德資管,均價5.11元,總價近2億元。隨後,剩餘全部股權質押給弘德資管。

隨後的近兩年時間內,黃培勁並未償還對弘德資管的借款。今年3月20日,弘德資管申請司法強制執行,將黃質押的全部上市公司股權過戶到公司名下。

至此,弘德資管共計持有神農基因1.82億股,佔總股本的17.73%,成爲公司第一大股東。

故事到這裏仍沒有結束。

黃培勁向海南仲裁委提出申請,要求弘德資管支付5億元。公告稱,此前雙方有約定,將全部股權轉讓給弘德資管抵償債務之後,因涉及上市公司控制權轉讓,弘德資產還需爲此無條件支付5億元。

目前公司正在進行董事會換屆,上一屆董事會所有董事均未獲提名,湖南弘德及其實控人肖正元沒有種業經驗,公司的穩定運營如何保證?這是監管層和投資者都關注的重點。

重組大戲疑團待解

在黃培勁深陷債務糾紛的這幾年中,一家名叫波蓮基因的公司不得不重點提及。該公司連續股權轉讓,以及神農基因奮力對其實施重組,即便現在來看,仍是疑點重重。

從各種時間點上來看,黃的資金壓力或與對該公司的投資有關。

波蓮基因成立於2015年4月,註冊資本3000萬元,成立之初神農基因持股67%,其餘多名自然人股東均爲該公司的核心研究人員。

波蓮基因主要從事第三代雜交育種技術在雜交水稻領域的研發。

公司成立之後不久,即連續發生股權變動。

2015年10月公司增資擴股,註冊資本從3000萬元增至7797.0098萬元,神農基因放棄優先認購權,塔牌集團和黃培勁分別出資4億元和3億元認購全部新增註冊資本。

增資完成後,塔牌集團成爲第一大股東持股35.16%,黃培勁持股26.37%,神農基因25.78%。波蓮基因投後估值超過11億元。

僅僅過了一個月,黃培勁將其持有的部分股權以1億元轉讓給自然人孫敏華,其持股降爲17.58%。

當年11月,神農基因即簽署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協議,以7億對價收購塔牌集團、黃培勁以及孫敏華所持波蓮基因61.52%股權。

公司表示,育制種技術爲種子業內的關鍵性技術,商業價值和市場前景廣闊,對波蓮基因的股權收購,可以使上市公司從雜交水稻種子供應商轉爲生物育種技術服務商。

因爲公司盈利前景不明,這宗交易在2016年4月被證監會否決。

據盈利補償協議,黃培勁承諾波蓮基因2016年-2018年扣非淨利潤-160萬元、-3470萬元和-3277萬元。

首次重組被否決後,公司調整方案捲土重來。波蓮基因的盈利預測也從虧損變爲盈利。2016年-2020年的扣非淨利潤不不低於1532萬元、1181萬元、1354萬元、1163萬元和7062萬元。

最終,方案仍未獲通過。

最新資料顯示,波蓮基因2017年和2018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基本可忽略不計,公司的利潤主要來源於利息收入。

兩次重組折戟,2016年10月,塔牌集團將持有的波蓮基因股權全部轉讓給了黃培勁,黃持有公司的股權升至52.7%。這一時間,正好與黃培勁和弘德資管的借款時間吻合。斑馬消費查詢發現,黃培勁除了投資神農基因和波蓮基因外,並未在其他企業持有股權。

當初,神農基因將波蓮基因描述爲引領公司業務變革的“關鍵先生”,如今,卻通過連續股權轉讓,將持有波蓮基因股權降至20.02%。

神農基因表示,波蓮基因目前仍處於技術研發階段,上規模商用尚需時日,公司原有業務增長乏力,爲盤活資產,保證公司的持續運營而轉讓股權。

業績快報顯示,神農基因2018年營業收入1.72億元,同比下降61.92%;歸屬淨利2133.87萬元,實現扭虧——這主要歸功於年內多次轉讓波蓮基因股權的投資收益。

聲明:斑馬消費作品均爲原創,著作權及與之相關的合法權益歸本公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斑馬消費使用的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不作爲商業用途,若涉及版權,請及時聯絡。

斑馬消費在各平臺發表的內容如侵犯個人及公司合法權益,請及時聯繫,我們將及時處理。

期待您在微信公衆號、雪球、界面、摩爾金融、今日頭條、新浪財經、同花順、東方財富網、百度新聞、UC頭條、ZAKER、紅板報、觸電新聞等平臺關注“斑馬消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