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海峯

  話說,在世界歷史上的德軍作戰計劃當中,曾經有一份於1905年制定出的“史裏芬計劃”,之後德軍的許多戰役都是以它爲藍本而展開相應的戰爭部署。那麼,什麼是世界歷史上的史裏芬計劃呢?它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我們就一起前往查看一番。

  首先,史裏芬計劃的作戰目標主要是針對西方國家。因此,這個計劃的整個重點都是以西歐爲假想敵。而它的主要作戰思路也是計劃在西線採取一個先發制人的手段,並集中德國的主要兵力,在四到六個星期內穿過比利時突襲法軍的後方,然後,在擊敗法國的同時,切斷英國與歐洲大陸的一切聯繫。

  那麼,德軍爲什麼要計劃經過比利時的後方來襲擊法軍,而不是直接攻擊呢?原來,法國在早些年的時候,爲了預防德國對它的攻擊曾經修建了一系列類似我們中國萬裏長城的堅固堡壘。如果德國要從正面對其展開進攻,肯定會非常艱難。但如果從比利時的方向進攻,情況可就不一樣了。因爲當時的比利時是一箇中立國家,因此,法國在與比利時的邊境地區幾乎沒有設防,防衛力量非常薄弱。

  當然,如果要從比利時方向進攻法國,首先就得將比利時佔領。爲此,1914年的8月4日早晨,德國的第一、第二集團軍就在一個叫埃米希的將軍的帶領下,直奔比利時的列日要塞。意欲打通進攻法國的通道。然而,令人可惜的是,當德國大軍壓境之後,比利時國王卻是束手無策。因爲,比利時這個王國自從建立國家以來都沒有打過一次仗,因此,比利時部隊的戰鬥力實在不能恭維。

  當然,作爲比利時的軍事要塞——列日要塞,也是重兵防禦,至少有4萬多的防衛部隊守衛在那裏。而它的周圍還環繞着十二個堅固的炮臺。每一個炮臺都由裝着裝甲炮塔的鋼筋混凝土構成。且每一座炮臺四周圍都圍繞着大約三十英尺深的壕溝。因此,負責守衛列日要塞的比利時將軍勒芒始終堅守陣地,絲毫也不退卻,以極大的毅力等待法國軍隊前來救援。

  然而,當德軍數次攻擊都被比利時守軍擊退後,他們就獸性大發,立刻用數門大炮猛烈轟擊炮臺,以及列日鎮的居民區。一時間,老百姓是哀鴻遍野。但即使如此,德軍數次潮水般的進攻始終都沒有看到效果,這一座要塞始終都牢牢掌握在比利時軍隊的手中。於是,第二天,德軍的第二集團軍副總參謀長魯登道夫便親自指揮一個步兵旅,運用穿插的戰術,從位於東面的兩個炮臺的缺口攻入,並於戰役的第三天成功佔領了列日鎮。

  於是,德軍在佔領了列日鎮之後,他們就迅速向西挺進,並於四天後,佔領了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塞爾。至此,德軍攻打法國的通道已經全部暢通。顯然,這種情況下,德國軍隊自然是馬不停蹄,按照“史裏芬計劃”,兵分五路直奔法國的北部撲去。當然,在這場戰役剛開始的時候,法國的總司令霞飛將軍還挺高興,因爲,在他認爲,德國的主力部隊如今既然從北部方向進攻自己,那麼,自己也可以從從東北方向打它一個措手不及。

  因此,法軍就在其總司令霞飛將軍的帶領下,從東北方向攻進了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個德國佔領區。當然,在戰鬥剛開始的時候,法軍還非常高興,認爲他們霞飛將軍的計策非常好。然而,殊不知,一場巨大的威脅正在逐漸逼近他們。原來,德軍在這兩個地區的後撤,其實並不是因爲兵力空虛,而是按照史裏芬計劃進行的。所以,當德軍展開反攻之後,法軍很快就抵擋不住了。不得已只好一路敗退。

  當然,最終,當德軍主力部隊殺到了比利時與法國的邊境地區之際,德法雙方大約35萬的人馬在此便拉開了一場決戰的陣勢,雙方成千上萬的兵馬在此便展開了一場廝殺。結果,法軍再次戰敗,德軍則長驅直入殺入了法國的核心地區。於是,此時,德軍的參謀總長毛奇便不禁有點得意忘形了。他以爲:德軍的“史裏芬計劃”,已經完美實施。

  然而,令德軍的參謀總長毛奇沒有想到的是,法國儘管是一敗再敗,但其主力部隊卻損失不大。因此,當法國總司令霞飛將軍發現德軍後來的兵力部署比較分散之際,他馬上便集中法軍主力在巴黎東面的馬恩河再次同德軍展開了一場大決戰。結果,這一戰,令所有人都大跌眼鏡。因爲,氣勢洶洶的德軍竟然在這一戰中被法軍打得狼狽不堪,屁滾尿流。至此,馬恩河一戰便徹底粉碎了德軍的“史裏芬計劃”。

  總之,什麼是世界歷史上的史裏芬計劃呢?那就是:德軍作戰歷史上的一個失敗的軍事計劃。(呂海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