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枷敕矯?


瀉藥

奧斯曼衰落這件事很複雜,隻言片語的解釋絕對不可能把這件事講透了

但我們都知道,一個國家的所謂衰落一定是在各方面對世界環境的全面不適應,而在新環境中又不能及時的尋找到新的替代制度。

其實奧斯曼在近代的衰落這件事還是得報個疑問的……畢竟你要如何看待「衰弱」以及「近代」這兩個名詞,從軍事角度看帝國也許從近代開始前就在衰落了(悲)

十七世紀是相當重要的一個關鍵點,小亞細亞社會在這期間陷入了馬爾薩斯陷阱,同時帝國對外軍事擴張受阻,提馬爾制度瓦解,經濟崩潰,價格革命的衝擊,地方民團的傑拉里叛亂,還有日漸市民化的禁衛軍在政治格局中開始嘗試發出自己的聲音……可以說促成早期帝國發展模式的一切因素在十七世紀都基本消失,那麼所謂的「衰弱」自然就開始了。

帝國中央政府也在這期間做出了許多自然的改變以去尋找在新的壓力下如何去適應時代環境,奧斯曼後宮政治也好,科普魯律的統治也好都是這種嘗試,帝國在這期間軍事上也確實取得成效(征服克里特,1672年對波蘭的戰爭)

本質上在女權時代到大吉之事為止都是帝國政府加強實力和地方豪強維護利益,君寶市民保衛經濟利益之間的妥協和商量(比如18th近衛軍在貝爾格萊德的篡權),蘇丹對西方模式的引入往往會觸動一些人和階層的利益(比如易卜拉欣蘇丹)

外交上1580年帝國政府和威廉哈本的協議裏甚至還有領事裁判權(笑),但這並不表示英格蘭就能軍事上吊打帝國了

等我看完新書在想點補充的


問題回答不了,但有一件事要掰扯一下。在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奧斯曼帝國解體之時,勒班託海戰的主要參戰國裏威尼斯共和國早就完蛋了。羅馬教廷的性質全變了。西班牙的發展水平比奧斯曼也好不了多少,而且早已不複查理五世和菲利普二世的榮光。奧斯曼蘇丹的老朋友法國王室一百多年前也完蛋了。數來數去,奧斯曼帝國並不是混得最慘的,甚至可以說是笑到最後的。

奧斯曼帝國確實是嚴重衰落了沒錯,但問題的重點在於1550年代的遊戲玩家能夠混到1910年代才壽終正寢本身已經是一個巨大的成就。再講的直白點,衰敗是正常現象,衰敗了幾百年卻沒有土崩瓦解纔是不正常的現象。


對中東人來說,他們有意識地對奧斯曼帝國「遺忘」是最根本的原因,更深的層次,可以追溯到當年各方勢力角逐,導致的權力重塑。

曾經,奧斯曼帝國的疆域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直到前南斯拉夫和希臘,再經過伊斯坦布爾進入亞洲,囊括了幾乎所有的中東地區:伊拉克、約旦、敘利亞、巴勒斯坦、以色列、黎巴嫩,以及一部分沙烏地阿拉伯,都在它的控制之下。然後,這個帝國繼續延伸,從西奈半島進入埃及,並將北非的利比亞、突尼西亞等地收入囊中。


這個帝國曾經是世界上最為寬容的帝國,它雖然信奉伊斯蘭教,卻接納了基督教、猶太教等各種宗教和流派。它曾經發動過無數的對外戰爭,但又維持著領土之內的和平與繁榮。

只是在 100 年前這個帝國就死了,死於第一次世界大戰。


我曾經試圖在他國的土地上尋找當年奧斯曼的影子。


在埃及、約旦和黎巴嫩,或者遠望沙特和敘利亞時,我都希望能看到當年蘇丹統治時代留下的痕跡。甚至後來我離開埃及後,乘船南下去那個叫作蘇丹的國家,那兒也曾經從名義上從屬於奧斯曼帝國。


然而有趣的是,我可以從這些國家找到更為久遠的歷史,卻看不到任何關於奧斯曼人的痕跡。與其說奧斯曼帝國被當年的臣民們遺忘了,毋寧說被掩蓋了。


在埃及,處處都是古埃及法老們的雕塑和遺跡。埃及人雖然已經說起了阿拉伯語,信仰了伊斯蘭教,卻仍然以異教的古埃及為榮。商店裡陳列的是圖坦卡蒙(Tutankhamun)的金面具、荷魯斯和斯芬克斯的神像,大街上處處是以拉美西斯或者內弗蒂蒂命名的酒店。這裡還有埃及豔後克利奧巴特拉游泳的海濱、溫泉,亞歷山大的神廟,以及薩拉丁(Saladin)建造的城堡,卻看不到任何關於奧斯曼帝國的記號。對埃及人來說,臣服於奧斯曼人的歷史是必須忘掉的。


在約旦和黎巴嫩,人們紀唸的是羅馬帝國的遺跡,傑拉什(Jerash)、巴爾貝克(Baalbek)、比布魯斯(Byblos),一個個燦爛光輝的名字讓阿拉伯人陶醉不已。他們都以被羅馬帝國征服過、成為奧古斯都的奴隸為榮,卻從來不想回憶奧斯曼時期的事情,雖然奧斯曼時期的政策要比羅馬寬容得多。


整個中東都恰好處於遺忘期,要將對他們影響最大的帝國忘掉,彷彿這是一件見不得人的事情。這些國家之所以這麼對待奧斯曼,是在不自覺間跟隨歐洲的思潮。奧斯曼人不管如何寬容,在歐洲人的眼裡始終是一個蠻荒的帝國。它的蘇丹竟然能娶無數的老婆,這讓歐洲的國王和僧侶們多麼妒忌,僅此一條就足以說明它的落後。歐洲人的心態又影響了阿拉伯人,讓他們也不願意承認這個對他們影響巨大的帝國。


但不管他們多麼想遺忘,奧斯曼仍然是近代時期最大的霸權之一。我曾經在土耳其、黎巴嫩和埃及都看到過地中海,這個海曾經是羅馬的內海,但不要以為奧斯曼帝國的領地比羅馬小,雖然它只囊括了地中海的東部,但它曾經深入到東歐的大森林中,將黑海當作了內海,同時控制了世界上最著名的幾個文明發源地:埃及的尼羅河流域、中東的兩河流域以及希臘半島。它控制了世界上除羅馬之外的所有聖城:耶路撒冷、君士坦丁堡、麥加、麥地那和亞歷山大。


就算是它崩潰後,所有離它而去的碎片地區也並沒有立刻獲得安寧。實際上,從奧斯曼帝國剝離出去之後,中東的亂局才正式開幕。不管是敘利亞的內戰,還是巴以衝突的惡果,以及伊拉克的獨裁和混亂,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這次的權力重塑。


可以說,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崩潰是一次大地震,在這次地震中產生了諸多中東國家,但地震之後,由於各個國家的領土和邊界如此混亂,所以必然造成無數的餘震,一直持續到今天。

奧斯曼帝國對於中東的統治帶著世俗和神權的雙重色彩,土耳其蘇丹既是世俗的統治者,也擁有著哈里發的稱號。「哈里發」這個稱號來自先知穆罕默德之後建立的阿拉伯帝國。所謂哈里發,最初被認為是先知在俗世的繼承人,負責統治人間事務;後來,哈里發不僅管俗世,也成了宗教領袖。


古老的阿拉伯帝國被蒙古人毀滅,最後一個哈里發被蒙古人殺死,伊斯蘭的宗教權威也逐漸轉移到了土耳其人手中。奧斯曼土耳其在征服了埃及的馬木留克王朝(Mamluk)後,它的蘇丹給自己加了一個哈里發的稱號,成為集宗教和世俗權威於一體的統治者。


奧斯曼人崛起,恰逢原來中東的霸主阿拉伯人處於四分五裂的衰落期。當年偉大的倭馬亞和阿拔斯王朝早已經成為過去,阿拉伯人再次回到了崛起之前的原始狀態。


在奧斯曼統治下,阿拉伯人雖然成了被統治民族,但卻擁有較大的自主權,甚至還獲得了不少好處。由於帝國疆域廣闊,他們可以方便地在帝國內遷徙,善於經商的阿拉伯人藉此保持了經濟上的獨立性。


如今,如果一個阿拉伯人想從伊拉克進入以色列,簡直比登天都難;敘利亞的難民在黎巴嫩受到種種刁難和欺辱;阿拉伯被分割成無數的小塊。但在 100 多年前,根本沒有約旦、伊拉克、巴勒斯坦、以色列、敘利亞這些國家,有的只是一個大的奧斯曼帝國。阿拉伯人的心目當中,也只有一個阿拉伯,而不是數個邊界明確的小國。


唯一邊界明確的地區是埃及。埃及的統治者雖然名義上服從於奧斯曼蘇丹,但從拿破崙戰爭之後,就幾乎是獨立地行使統治權。埃及的統治者還採取了和英國交好的政策,不知不覺間成了英國的保護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英國人為了對抗奧斯曼,試圖尋求阿拉伯人的支持,喚醒阿拉伯人光榮的過去,讓他們意識到:在一個突厥人的帝國內部苟活,是阿拉伯人的悲哀。這種宣傳是阿拉伯人試圖遺忘奧斯曼帝國的原因之一。


宣傳之外,英國人還在阿拉伯人內部尋找地方勢力進行合作,鼓動他們起來造反。除了英國已經控制的埃及之外,當時阿拉伯世界的領袖主要是兩個家族:一個是位於半島內陸地區(內志)的沙特家族,另一個是位於聖地漢志(Hejaz,現在屬於沙特)附近的哈希姆家族。


在戰爭之前十幾年,沙特家族的領袖伊本·沙特剛剛奪取了利雅得,正處於需要鞏固的時期。英國人敏銳地覺察到他需要錢,於是立即提供了一筆年金,獲得了沙特家族在戰爭中的忠誠。


對於哈希姆家族,更加棘手。和沙特家族相比,這個家族的歷史更為悠久,一直把阿拉伯人的榮譽視為第一要務。哈希姆家族控制的土地也更有戰略意義。聖地麥加和麥地那所在的地方叫漢志,這個地方如今屬於沙烏地阿拉伯,但在「一戰」時期,漢志卻是哈希姆家族的領地。哈希姆家族家長海珊·本·阿里(Hussein bin Ali,Sharif of Mecca)獲得了奧斯曼帝國的任命,成為漢志總督。但這位漢志總督並不感激奧斯曼蘇丹,他已經意識到:阿拉伯人需要脫離土耳其人的統治,建立屬於阿拉伯人的國家。

當英國人來聯合海珊·本·阿里時,他乘機提出,只有英國人幫助阿拉伯人建國,雙方纔能聯合。根據協商,到戰爭結束後,英國人支持阿拉伯人脫離奧斯曼統治,建立一個統一的阿拉伯國家。這個阿拉伯國家包括阿拉伯半島的一部分和伊拉克、敘利亞、巴勒斯坦等地,北到阿勒頗,南到波斯灣,東到伊朗邊境,只有一些已經存在的小國,如科威特、葉門、阿曼,以及若干敘利亞城市可能不包括在內。


海珊·本·阿里是戰略眼光一流的政治家,他從一開始就試圖建立統一的政權。如果按照他的設想,能夠把整個中東的阿拉伯人統一在一個政權之下,也許真的可以避免未來的百年戰亂。除了他本人以外,他還有幾個能幹的兒子來幫助他實現夢想,他們分別是阿里(Ali)、阿卜杜拉(Abdullah)和費薩爾(Faisal),後來分別成了漢志、伊拉克和約旦的國王。


但不幸的是,海珊·本·阿里的談判對手卻是英國人。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鹽選專欄查看完整 63 篇內容

鹽選專欄

穿越百年中東:帝國碎片、流血兄弟與宗教戰爭

郭建龍 作家

¥34.79 會員免費

發佈於 2020-07-02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OdysseusOdysseusNYU 『24 IR/His E/INFP

只能說,奧斯曼帝國的衰敗和清王朝的衰敗旅程太相似了,東亞病夫和西亞病夫這兩個遙相呼應的名字是有其內在邏輯的。

  1. 坦志麥特改革,類似於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目的在於保留奧斯曼政府的基礎上全盤西化。但是這樣一來就創造了青年奧斯曼這一階級,後來逐漸演變成青年土耳其黨,從內部瓦解了奧斯曼帝國。
  2. 帝國主義干涉。這個我們更熟悉一些了,簽訂條約,割地,最惠國待遇,基本上清朝受過的苦在奧斯曼帝國都有類似的案例。俄土戰爭是一方面,英法在一戰前對巴爾幹的分割和一戰中和戰後對阿拉伯地區的影響都在最後把奧斯曼帝國蠶食到連基本盤都沒保住,如果不是凱末爾,土耳其現在可能連地區強國都做不了。
  3. 民族解放運動。奧斯曼帝國的民族成分在普世帝國的環境下尚且可以維持,但是進入民族國家的時代,這一系統是非常力不從心的。奧斯曼帝國的衰落可以說是從19世紀初的希臘獨立運動開始的,這個期間剛好也是民族國家發展的高峯期。

時也命也,奧斯曼帝國的衰落是必然的。


只能說,奧斯曼帝國的衰敗和清王朝的衰敗旅程太相似了,東亞病夫和西亞病夫這兩個遙相呼應的名字是有其內在邏輯的。

  1. 坦志麥特改革,類似於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目的在於保留奧斯曼政府的基礎上全盤西化。但是這樣一來就創造了青年奧斯曼這一階級,後來逐漸演變成青年土耳其黨,從內部瓦解了奧斯曼帝國。
  2. 帝國主義干涉。這個我們更熟悉一些了,簽訂條約,割地,最惠國待遇,基本上清朝受過的苦在奧斯曼帝國都有類似的案例。俄土戰爭是一方面,英法在一戰前對巴爾幹的分割和一戰中和戰後對阿拉伯地區的影響都在最後把奧斯曼帝國蠶食到連基本盤都沒保住,如果不是凱末爾,土耳其現在可能連地區強國都做不了。
  3. 民族解放運動。奧斯曼帝國的民族成分在普世帝國的環境下尚且可以維持,但是進入民族國家的時代,這一系統是非常力不從心的。奧斯曼帝國的衰落可以說是從19世紀初的希臘獨立運動開始的,這個期間剛好也是民族國家發展的高峯期。

時也命也,奧斯曼帝國的衰落是必然的。


1681年,奧斯曼帝國與莫斯科公國簽署條約,奧斯曼帝國獲得了右岸烏克蘭的宗主權。奧斯曼帝國控制的疆界達到了巔峯。

1683年,奧斯曼帝國與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威尼斯、莫斯科公國以及波蘭開戰。奧斯曼大軍圍攻維也納失敗。

這是奧斯曼帝國第二次圍攻維也納,上一次圍攻維也納是1529年。不同的是,上一次是圍攻無果主動撤退,這一次卻是奧斯曼帝國大敗。

之後奧斯曼軍隊遭遇了一系列失敗,一直到1699年,參戰各方均無力再戰,奧斯曼帝國與奧地利極其盟邦簽署了《卡爾洛維茨條約》,這場戰爭才結束。

《卡爾洛維茨條約》不僅意味著奧斯曼帝國擴張的終結,還意味著奧斯曼帝國開始走向衰落。條約規定,匈牙利不再屬於奧斯曼帝國,奧斯曼帝國因此喪失了大片領土。

這只是開始,之後的兩百多年,奧斯曼帝國屢戰屢敗,領土不斷萎縮,直至最終崩潰。19世紀初期,拿破崙就稱其為「歐洲病夫」。

之前奧斯曼帝國幾乎是吊打歐洲各國,就在第二次維也納戰敗前,哈布斯堡還需要向奧斯曼帝國納貢。黑海是奧斯曼帝國的內湖,大半個地中海也歸奧斯曼帝國所有。就連東南亞蘇門答臘島上的亞齊也承認奧斯曼帝國的宗主權。

為什麼僅僅過了兩年,奧斯曼帝國就從巔峯走向了喪師失地的境地?為什麼在之後的兩百多年時間,奧斯曼帝國沒能再續輝煌,而是苟延殘喘直至崩潰?

單純瞭解一次戰爭,或者某一段歷史,顯然無法回答上面的問題。我們只有瞭解奧斯曼帝國的整個歷史,纔有可能理解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

然而在西方中心論的話語下,奧斯曼帝國的歷史充斥著各種刻板印象。卡羅琳·芬克爾教授試圖打破人們的刻板印象,盡量以一種更加中立的角度敘述這段歷史,她推出了自己的著作《奧斯曼帝國:1299-1923》。這是英語世界第一本大量運用奧斯曼土耳其語原始材料寫成的奧斯曼通史,在土耳其大受歡迎。

卡羅琳·芬克爾是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奧斯曼史博士,奧斯曼研究專家。她在伊斯坦布爾生活了15年之久,對土耳其有著深刻了解。

《奧斯曼帝國:1299-1923》講述了奧斯曼帝國自13世紀末建國起,至1927年土耳其國父穆斯塔法·凱末爾發表偉大演說之間的悠久歷史。為我們展現了奧斯曼帝國登上霸主之位,到一步步淪為歐洲病夫,直至最終崩潰的歷史脈絡。

縱觀奧斯曼帝國六百餘年的歷史,我們會發現,軍制、稅制以及認同感,這三樣東西與奧斯曼帝國的興衰有著密切的關聯,幾乎左右著帝國的興衰

一、從帝國支柱到叛亂之源的禁衛軍

禁衛軍是奧斯曼帝國的一支特色軍種,在帝國不斷崛起的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最初,奧斯曼軍隊只是一支掠奪聯盟,其成員很雜,宗教色彩很淡,其中有大量的基督徒。

隨著征服疆域的擴大,奧斯曼開始採用少年徵兵制度,建立了禁衛軍。

奧斯曼人徵發十幾歲的少年,對他們進行軍事訓練以及文化教育,灌輸效忠蘇丹的信念。這些少年大多來自基督教家庭,主要是巴爾幹地區。進入禁衛軍的少年會被強制改宗。

禁衛軍被視為「蘇丹的奴僕」,成了奧斯曼帝國的主力,在帝國擴張的事業中功不可沒。治理帝國的官員,也基本上來自禁衛軍。

然而禁衛軍是一把雙刃劍。一代蘇丹去世後,他的繼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就必須討好禁衛軍。通常的做法就是給予賞賜,比如出征前發錢,征服新區域後分戰利品。

於是,禁衛軍的勢力越來越膨脹,甚至能夠廢立蘇丹。

18世紀的時候,禁衛軍勢力很大,但戰鬥力卻已經很弱了,完全淪為烏合之眾。大量閑雜人員混進了禁衛軍,領著薪水,但訓練幾乎沒有。而兵變卻愈發頻繁,只要不合意就發動兵變,禁衛軍已成為帝國的癰疽。

此時的奧斯曼帝國,面對北方新興強敵俄羅斯,毫無抵抗力。蘇丹塞利姆三世試圖改革,結果卻命喪禁衛軍之手。

19世紀上半葉,馬哈茂德二世終於廢除了禁衛軍,成立了新軍,展開改革,然而為時已晚。

長期以來,為了維持禁衛軍的忠誠,帝國的財政已經耗盡,而禁衛軍的頻繁兵變引發的混亂,更是破壞了經濟和國家的統一。

17世紀末,為了應對國內外的危機,獲取更多的財政收入,奧斯曼帝國不得不飲鴆止渴,進行了稅制改革,結果導致了更加嚴重的後果。

二、不完善的稅制與地方豪強的出現

1683年,奧斯曼帝國與哈布斯堡王朝開戰。維也納圍城戰敗後,奧斯曼遭遇了一系列失敗。

此時奧斯曼帝國的財政已經枯竭,財政枯竭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戰爭開支、用於皇室的奢靡開支、全球商路變化導致貿易壟斷收入劇降等等。

為了應對危機,帝國進行了稅制改革。所謂的改革就是將包稅制的三年期限改為終身制。

所謂的包稅,就是將一個地區的稅收權拍賣給個人,這個人先掏錢給帝國政府,然後他再向地區徵稅,以獲得差價來為自己謀利。

這種稅制本身就很落後,原本的三年期限,還可以稍微防止地方勢力坐大。但是為了應對危機,包稅變成了終身制後,一些地方勢力迅速膨脹,成為地方豪強,擁有了跟中央叫板的實力。

時間一久,地方豪強就可以截留稅收,奧斯曼帝國不得不派兵鎮壓豪強。而用兵就意味著要消耗更多的財政收入,也就不得不將更多地區的包稅期限變成終身制,由此陷入惡性循環。

地方豪強實力的膨脹,不僅消耗了帝國的實力,而且導致了分離主義。

19世紀,一些地區獨立,跟地方豪強的實力膨脹有著很大的關係。比如埃及、敘利亞、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希臘等地。

財政收入不足以及對外戰爭的失敗,還導致了另一個嚴重後果。帝國不得不向西方列強借外債,也就給了列強幹涉內政的理由。

19世紀後期,奧斯曼帝國其實已經淪為半殖民地。帝國政府欠著大量外債,國內大量產業也都掌控在西方列強手裡。地方豪強更是成為列強用來對付帝國政府的工具。比如巴爾幹半島諸多國家的獨立背後,就有西方列強的操縱。

奧斯曼帝國之所以還能存續,完全是由於列強之間的矛盾,他們需要在這裡維持勢力平衡。

三、認同危機

卡羅琳·芬克爾在敘述19世紀的奧斯曼帝國時,強調了認同危機。事實上,從整個敘述來看,認同危機從奧斯曼帝國建立時就存在。

奧斯曼帝國的起始時間被定在1299年,這個時間是奧斯曼人自己定的。這年並沒有發生什麼重大的有意義的事情,純粹是因為吉利。按照伊斯蘭曆法,這一年是700年,一個新紀元的開始。將建國時間設在這一年,就是為了增強認同感。

事實上,奧斯曼人第一次現身史書,是在1301年,奧斯曼軍隊在一次戰役中擊敗了拜占庭軍隊。

為了證明建國的合法,奧斯曼帝國史學家在15世紀編造了一個夢:第一任蘇丹在聖人家中留宿時,夢見肚臍上長出一棵大樹,樹蔭籠罩了全世界。聖人解釋說,這意味著真主將皇帝的寶座賜予你和你的子孫。

14世紀,奧斯曼只是西亞地區諸多土庫曼部落中的一支。他們不斷吞併周邊的其他小國,到了14世紀末,成為最具威脅的力量。為了提高自身血統的高貴,奧斯曼人自稱祖先來自土庫曼的烏古斯部落,實際上這無法考證。

攻佔君士坦丁堡後,奧斯曼帝國以羅馬帝國繼承者自居,暫時得到其治下的基督徒的認同,但是西方國家是完全拒絕的。

1478年,克里米亞汗國成為奧斯曼帝國的附庸,帶來了一項政治資產,就是克里米亞汗國是成吉思汗的後裔。

但是在伊斯蘭世界,奧斯曼帝國依然有很多競爭者,比如伊朗的薩法維王朝,埃及的馬穆魯克。

16世紀,奧斯曼帝國消滅了馬穆魯克王朝後,獲得了聖地保護者的稱號,算是得到了一半穆斯林的認同。而另一半穆斯林,薩法維王朝依然不認同奧斯曼的領導地位,雙方打了幾百年。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封建王權逐漸不再被認同。

19世紀,民族主義泛濫,奧斯曼帝國境內生活著許多民族,並沒有一個主體民族。由於帝國之前實行宗教寬容政策,雖然伊斯蘭教被奉為國教,但穆斯林並不佔主體地位。在西方列強的操縱下,地方豪強的慫恿下,奧斯曼帝國境內分離主義愈演愈烈。

為了應對認同危機,奧斯曼帝國先後提出奧斯曼、伊斯蘭、泛土庫曼等等身份,希望獲得民眾廣泛認同,但全都失敗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帝國的領土所剩無幾,人口結構也發生了巨大變化。此時凱末爾提出的土耳其人身份獲得了普遍認同,也鑄就了現代土耳其國家。

不過,曾經地跨亞歐非三大洲的奧斯曼帝國已經不復存在了。

四、奧斯曼帝國到底因為什麼而衰落?

卡羅琳·芬克爾在《奧斯曼帝國:1299-1923》的敘述中,軍制、稅制以及認同感是驅動奧斯曼帝國擴張的三駕馬車,當帝國擴張結束時,這三架馬車卻沒能維持帝國的持續發展。

當奧斯曼帝國走向衰落時,歷代蘇丹都力圖改革,想跟上世界發展的潮流,維持帝國的榮耀,這三架馬車已經成了阻礙。

但是,軍制、稅制和認同感的落後並不是導致奧斯曼帝國衰落的原因,這三者的落後其實是奧斯曼帝國衰落的表現。帝國的衰落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對比一下東方的中國,奧斯曼帝國一直在跟西方接觸,而且很早就開始向西方學習,但最終依然淪落到任人宰割的境地。而東方的中國,在19世紀後期才開始學習西方,最終也淪為了半殖民地,結局非常相似。

兩國有相似性,經濟結構上都是以農業為主體,政治體制上都是專制王朝。無論是早改革,還是晚改革,兩國都沒有及時觸及最根本的經濟層面,也就是沒有跟上工業化的腳步。這是兩國落後的根本原因。

改革僅僅侷限於軍事技術層面,後期則是全盤照搬了西方政治體制。但是落後的農業經濟根本無法支撐這種改革,最終導致了兩國都淪為了半殖民地國家。

只是中國相對幸運一些,在認同感上沒有太大問題,也就避免了奧斯曼帝國分裂為40餘國的下場。

後浪正版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慕克推薦土耳其通史書籍京東¥ 75.00去購買?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