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金始祖函普的幾個問題

  ——族屬、遷徙、婚姻及兄弟後裔

  都 興 智

  遼寧師範大學 歷史文化旅遊學院,大連 116029)

  摘 要:金始祖函普的生平事蹟雖然屬於傳說,但他應該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函普並不是新羅或高麗人,而是附於新羅或高麗的女真人。函普從今朝鮮半島北部西遷至完顏部的時間大約在946年前後,即東丹國南遷渤海遺民十五六年之後,也就是在新羅滅亡、高麗統一朝鮮半島之後約十年左右。關於函普娶完顏部老女的傳說,《金史·世紀》《松漠紀聞》《三朝北盟會編》等相關記載不如苗耀《神麓記》的記載可信。函普兄弟阿古乃和保活裏兩人後裔的情況不詳,但其中也有比較出衆的人物在《金史》中有專門記載。

  關鍵詞:金始祖函普;族屬;完顏部;苗耀《神麓記》;阿古乃和保活裏

  金始祖函普是金代歷史上的一個傳說人物,但根據諸多史料的記載,還是應該把他視爲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關於函普的族屬、其活動的具體年代、其從今朝鮮半島遷至完顏部的時間等問題,以及相關史料記載得是否準確、傳說是否百分之百的可靠,學者們的看法不盡相同,仍需要進一步探討。

  一、函普的族屬

  關於函普的族屬問題,以往的研究者有着不同的看法,大體上可分爲兩種:或認爲函普是新羅或高麗人,如金毓黻先生認爲:“金室之始祖,出自高麗,具有明證,雖其子孫,亦不甚諱。”[1]或認爲函普是女真人,如孟古託力先生認爲:“函普兄弟三人爲靺鞨—女真人。”[2]程妮娜教授主編《東北史》認爲:“女真人函普兄弟兩人離開原來部落,從朝鮮半島北部靠近高麗之地北上,回到女真先人內地。”[3]李治亭先生主編《東北通史》認爲:“女真始祖函普很可能是早年去往新羅的靺鞨人的後裔。”[4]

  主新羅或高麗說者的主要依據是宋元時期的學者和史家的記載,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南宋使者洪皓《松漠紀聞》的相關記錄:“女真酋長(即指函普)乃新羅人,號完顏氏。完顏,猶漢言王也。女真以其練事,後隨以首領讓之。兄弟三人,一爲熟女真酋長,號萬戶。其一適他國。完顏年六十餘,女真妻之以女,亦六十餘,生二子,其長即胡來也。自此傳三人,至楊哥太師,無子,以其侄阿骨打之弟諡曰文烈者爲子。其後楊哥生子闥辣,乃令文烈歸宗。”[5]而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陳均《九朝編年備要》、宋人佚名《續編兩朝綱目備要》等均有着相似的記載。宇文懋昭《大金國志·金國初興本末》亦載:“金國本名朱裏真,番語舌音訛爲女真,或曰慮真,避契丹興宗名,又曰女直,肅慎氏遺種,渤海之別族也。……或又云,其初酋長本新羅人,號完顏氏。‘完顏’,猶漢言‘王’也。女真妻之以女,生二子,其長即胡來也。其自此傳三人至楊割太師,以至阿骨打。”[6]元馬端臨《文獻通考》亦載:“又云,其酋本新羅人,號完顏氏,猶漢言王也。女真服其練事,以首領推之。其酋自龕福(函普)以下班班可紀。”

  趙永春教授認爲,上述各書關於函普族屬的記載,內容基本一致,說明其史料出於一源,並進而斷定:“這些關於金朝始祖函普族屬的記載,全都出自於洪皓的《松漠紀聞》。”[7]但實際上,洪皓使金之時,距函普所在的時代已有一百多年,對於函普的族屬問題,他顯然是從女真人的口頭傳說中得知一二,難免與史實有所出入。這種僅憑傳說記錄下來的史料只能供後代研究者參考,而不能百分之百相信。事實上,《松漠紀聞》的記載確有不少失誤之處。比如說函普“生二子,其長即胡來也”,就與史實不符。據學者考證,洪皓所說的“胡來”,是指金朝景祖烏古乃。據《金史》卷一《世紀》記載,金朝始祖函普至烏古乃已經六世[8],而洪皓把烏古乃說成是函普的兒子,顯然是一種誤記。而洪皓等在書中記函普爲“新羅人,號完顏氏”,這種說法,顯得含混不清。實際上新羅或高麗並無完顏氏。相對而言,宇文懋昭和馬端臨的記錄更客觀一些。《大金國志》《文獻通考》是先肯定金國女真是肅慎之裔,然後以“或又云”“又云”的語氣來敘述函普之事,說明二人對《松漠紀聞》的記載持有一定的懷疑態度。

  《松漠紀聞》等書的記載對後代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成書於明朝的《高麗史》記:“或曰:昔我平州僧今(金)俊遁入女真,居阿之古(按出虎)村,是謂金之先。或曰:平州僧金幸之子克守初入女真阿之古村,娶女真女生子曰古以太師,古乙生活羅太師,活羅多子,長曰劾裏鉢,季曰盈歌。盈歌最雄傑,得衆心。盈歌死,劾裏鉢長子烏雅束嗣位。烏雅束卒,弟阿骨打立。”[9]《高麗史》爲李氏朝鮮史學家鄭麟趾所撰,他把金朝始祖函普說成是高麗平州僧人今俊或金幸之子克守,但既稱“或曰”,無疑也是得之傳聞。清阿桂等修《滿洲源流考》卷七《部族·完顏》謂:“金始祖本從新羅來,號完顏氏,所部稱完顏部。新羅王金姓,則金之遠派出於新羅”;“新羅王,金姓,相傳數十世,則金之自新羅來,無疑建國之名亦應取此。《金史·地理志》乃雲以國有金水源爲名,史家附會之詞,未足憑信。”然而,《金史》既明確記載金朝國號來自於按出虎水(金河),《滿洲源流考》說金之國號來自於新羅王之金姓才真正是毫無根據的附會之語。

  相對來說,《金史·世紀》所言“金之始祖諱函普,初從高麗來”[8]的說法是基本可信的。在沒有文字記載譜系的少數民族之中,對於家族世系主要靠口頭傳承。據《金史》記載,女真族在金太祖任用完顏希尹創制女真文字以前,“未嘗有記錄,故祖宗事皆不載。”金太宗即位以後,命完顏勖等“採摭遺言舊事”,撰成《祖宗實錄》,“自始祖以下十帝,綜爲三卷。”[8]《金史·世紀》的記載即應源於《祖宗實錄》。完顏勖等撰成的《祖宗實錄》,雖然也是採摭傳聞,但它是女真人自己的傳聞,且經過完顏勖等人認真考證和整理,當最接近歷史真實。問題在於,函普“初從高麗來”,並不一定就是高麗人。《金史》卷一三五《高麗傳》說:“唐初,有粟末、黑水兩部,皆臣屬於高麗”;該傳的《贊》中又明確說明:“金人本出之附於高麗者。”[8]因之,函普西遷至完顏部之前應該是今朝鮮半島北部地區依附於新羅或高麗政權的女真人。王氏高麗政權建於918年,並於935年滅亡新羅,統一朝鮮半島。趙永春教授認爲:“函普及其先人必定是先入新羅,後歸高麗。”[7]新羅和高麗雖然是前後相繼的兩個政權,但在新羅滅亡、高麗興起之時,兩個政權曾並立過一個時期,因此纔出現史料中函普“本新羅人”或“初從高麗來”的不同說法。事實上這兩種說法並不矛盾,只是後人對“女真酋長乃新羅人”的含混記載理解不同而已。

  二、函普西遷至完顏部的時間

  關於函普從今朝鮮北部某地西遷至完顏部的時間,也有不同的說法。前引《松漠紀聞》的記載“女真酋長(指函普)乃新羅人,號完顏氏。完顏,猶漢言王也。女真以其練事,後隨以首領讓之。兄弟三人,一爲熟女真酋長,號萬戶。其一適他國。……生二子,其長即胡來也。自此傳三人,至楊哥太師……”[5]云云,《三朝北盟會編》卷三、《大金國志·金國初興本末》所記雷同,很可能是抄自洪皓。但洪皓記載的金皇室世系顯然是不準確的。胡來,即《金史》所記的景祖烏古乃,應爲始祖函普六世孫,洪皓漏記了德帝烏魯、安帝跋海、獻祖綏可和昭祖石魯四代。《金史·世紀》:“金之始祖諱函普,初從高麗來,年已六十餘矣。兄阿古乃好佛,留高麗不肯從,曰:‘後世子孫必有能相聚者,吾不能去也。’(函普)獨與弟保活裏俱。始祖居完顏部僕幹水之涯,保活里居耶懶。其後胡十門以曷蘇館歸太祖,自言其祖兄弟三人相別而去,蓋自謂阿古乃之後。石土門、迪古乃,保活裏之裔也。”[8]洪皓所記熟女真酋長號萬戶者,即指曷蘇館女真部長阿古乃;適他國者,指居耶懶路的保活裏。僕幹水,又作僕燕水,今牡丹江;函普初到完顏部時,其地當在今牡丹江流域某地。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則記載:“完顏之始祖掯浦(疑“掯”字爲“函”字之誤)者,新羅人,自新羅奔女真,女真諸酋推爲首領。七傳至而始大,所謂阿骨打也。”[10]函普七傳至太祖阿古打的記載,與《金史》所列的世系相合。

  據孟古託力先生考證,函普離開今朝鮮半島的時間爲“921年左右或926年遼滅渤海之後的兩三年內”[2]。然而921年時,今牡丹江流域還屬於渤海國領土,函普絕不可能於是時西遷。926年,遼太祖滅渤海。《遼史》記載,天顯三年(928)十一月,東丹國左大相耶律羽之上奏,請求遷都,遼太宗准奏。天顯四年至五年,在耶律羽之的主持下,東丹國南遷渤海遺民。而作爲黑水靺鞨後裔的完顏部根本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南遷到今牡丹江流域,函普更不可能在渤海滅亡後的兩三年內就從高麗境內西遷。

  金朝前幾代先祖的生卒年代現在根本無法求證,所以函普從今朝鮮半島西遷的具體時間成爲歷史之謎。金朝先祖當中第一個生卒年代有確切記載者是景祖烏古乃。《金史·世紀》:“景祖,諱烏古乃,遼太平元年辛酉歲(1021)生。自始祖至此,已六世矣。”[8]在沒有文字記載的女真社會中,曾、高以上諸祖的生卒年可能無法知道了,但對阿骨打祖父烏古乃生卒年的清楚記憶還是完全可信的。景祖爲始祖函普六世孫,也就是說從始祖至景祖爲五傳,即歷五代。人類的自身生產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過去計算世系者多以一代爲25—30年,今取其中,以27年計,則五代爲135年。以此推算,則始祖很可能生於886年前後。如果真如上述史料所記,他是六十餘歲來到完顏部活動的僕幹水之涯,其年代大致應該在946年前後,即東丹國南遷渤海遺民十五六年之後,也就是在新羅滅亡、高麗統一朝鮮半島之後約十年左右。由此看來,史料所記的女真始祖“初從高麗來”的說法還是相對準確的。筆者認爲,上述年代推測,可能比較接近歷史真實。

  三、關於函普娶完顏部老女的傳說

  《金史·世紀》又記:“始祖至完顏部,居久之,其部人嘗殺它族之人,由是兩族交惡,哄鬥不能解。完顏部人謂始祖曰:‘若能爲部人解此怨,使兩族不相殺,部有賢女,年六十而未嫁,當以相配,仍爲同部。’始祖曰:‘諾。’乃自往諭之曰:‘殺一人而鬥不解,損傷益多。曷若止誅首亂者一人,部內以物納償汝,可以無鬥而且獲利焉。’怨家從之。乃爲約曰:‘凡有殺傷人者,徵其家人口一、馬十偶、牸牛十、黃金六兩,與所殺傷之家,即兩解,不得私鬥。’曰:‘謹如約。’女直之俗,殺人償馬牛三十自此始。既備償如約,部衆信服之,謝以青牛一,並許歸六十之婦。始祖乃以青牛爲聘禮而納之,並得其貲產。後生二男,長曰烏魯,次日斡魯,一女曰注思板,遂爲完顏部人”;“始祖娶六十之婦而生二男一女,豈非天耶?”[8]

  關於函普娶完顏部六十歲老賢女爲妻的傳說,在宋人的著作中也有類似記載。如前引《松漠紀聞》:“完顏(函普)年六十餘,女真妻之以女,亦六十餘,生二子,其長即胡來也。自此傳三人,至楊哥太師,無子,以其侄阿骨打之弟諡曰文烈者爲子。其後楊哥生子闥辣,乃令文烈歸宗”[5];又《三朝北盟會編》卷三:“完顏年六十餘,女真妻之以女,亦六十餘,生二子,其長即胡來也。自此傳三人,至楊哥太師,以至阿骨打。”[11]269可見,徐夢莘抄錄了洪皓的記載。而洪皓的記載與《金史》的記載又基本一致,說明洪皓的記載和當年完顏勖修《祖宗實錄》一樣,來源於金地女真完顏部老人的傳說。

  那麼這個傳說是否可信呢?我認爲其中帶有荒誕的成分。據上述所引的史料記載,函普所娶的六十歲之女,一連爲他生了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以常理度之,是絕無可能之事。相比之下,還是宋人苗耀《神麓記》的記載比較可信:“女真始祖掯浦,出自新羅,奔至阿觸胡,無所歸,遂依完顏,因而氏焉。六十未娶。是時酋豪以強凌弱,無有制度,掯浦劈木爲克,如文契約,教人舉債生息,勤於耕種者遂至鉅富。若遇盜竊雞豚狗馬者,以桎梏拘械,用柳條笞撻,外賠償七倍。法令嚴峻,果斷不私。由是遠近皆服,號爲神明。有鄰寨鼻察異酋長,姓結徒姑單,小名聖者貨,有室女年四十餘,尚未婚,遂以牛馬財用農作之具嫁之於掯浦。後女真衆酋結盟,推爲首領。生訛辣魯,繼其父業。”[11]17阿觸胡,即按出虎;結徒姑單,疑即徒單氏;訛辣魯,即始祖長子烏魯。苗耀記載函普所娶之女四十多歲,爲鄰寨異姓酋長之女,非完顏氏,顯然與《金史》和其他宋人的記載不同,或許其另有史料來源,其可信性顯然更高一些。

  四、關於函普兄弟的後裔

  函普在三兄弟當中居仲,《大金國志》爲他的直系後裔制有《金國世系之圖》[6],實際上就是世系表。然而細審該表,可以發現其中錯誤頗多,如把太祖、太宗兄弟都列爲楊割(盈哥)之子,把宗翰(粘罕)、希尹(兀室)二人都記成世祖之孫,造成了很多混亂。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混亂,無疑是因宋人僅據傳說,並沒有認真核對的結果。而據《金史》的相關記載,從函普至太祖的世系還是比較清楚的:一世始祖函普—二世德帝烏魯(始祖長子)—三世安帝跋海(德帝子)—四世獻祖綏可(安帝子)—五世昭祖石魯(獻祖子)—六世景祖烏古乃(昭祖子)—七世世祖劾裏鉢(景祖第二子)—八世太祖(世祖第二子)。

  關於函普兄阿古乃的世系,則並不是十分清楚。《金史》卷六六《胡十門傳》雲:“胡十門者,曷蘇館人也。父撻不野,事遼爲太尉。胡十門善漢語,通契丹大小字,勇而善戰。高永昌據東京,招曷蘇館人,衆畏高永昌兵強,且欲歸之。胡十門不肯從,召其族人謀曰:‘吾遠祖兄弟三人,同出高麗。今大聖皇帝之祖入女直,吾祖留高麗,自高麗歸於遼。吾與皇帝皆三祖之後。皇帝受命即大位,遼之敗亡有徵,吾豈能爲永昌之臣哉!’始祖兄阿古乃留高麗中,胡十門自言如此,蓋自謂阿古乃之後雲。”[8]胡十門之父撻不野,遼末爲遼太尉,應該就是熟女真曷蘇館部孛堇。胡十門後被金朝任命爲曷蘇館七部孛堇,其子鉤室則襲其父之職爲曷蘇館七部都孛堇。胡十門家族無疑就是《松漠紀聞》和《三朝北盟會編》所記的擔任熟女真酋長、號萬戶的阿古乃後裔。這一家族是什麼時候從今朝鮮半島遷至遼南的?結合曷蘇館部女真在《遼史》中首次出現的時間來考慮,我認爲應在遼聖宗時期(983—1031),可能與聖宗時攻打女真的戰事有關。《金史》卷六六《合住傳》:“合住,曷蘇館苾裏海水人也。仕遼,領辰、復二州漢人、渤海。子蒲速越,襲父職,再遷靜江中正軍節度使,佩金牌,爲曷蘇館女直部長。”[8]苾裏海水,亦記作“離迷罕水”,即今遼東半島南部的碧流河。合住也是阿古乃之裔,但與胡十門家族的遠近關係並不清楚。

  函普之弟保活裏一支,則活動在耶懶路。保活裏的後裔中有石土門和迪古乃二人,《金史》皆有傳。《金史》卷七〇《石土門傳》:“石土門,漢字亦作神徒門,耶懶路完顏部人,世爲其部長。父直裏海,始祖弟保活裏四世孫,雖同宗屬,不相通問久矣。景祖時,直裏海使部人邈孫來,請復通宗系。”[8]石土門英勇善戰,與其弟阿思懣曾領兵追隨世祖征討諸部。阿思懣卒,石土門又助太祖伐遼,功勳卓著,六十六歲卒。石土門的另一個弟弟迪古乃,又名阿思魁,漢名忠,是金初女真名將。《金史》卷七〇《完顏忠傳》載,太祖欲起兵反遼,又懼遼勢強,猶豫不決,乃問計於迪古乃。迪古乃對形勢進行客觀分析後認爲:“以主公英武,士衆樂爲用。遼帝荒於畋獵,政令無常,易與也。”[8]力主舉義伐遼,促使太祖終於下了決心。迪古乃在伐遼過程中屢立戰功,後配享太祖廟廷。金世宗時,追封爲金源郡王。在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烏蘇里斯克(雙城子)東古城以北三裏處,曾發現“大金開府儀同三司金源郡明毅王完顏公神道碑”,即完顏忠神道碑。此碑於1868年被沙俄拆毀,碑額現保存在俄羅斯符拉迪沃斯託克博物館。

  參考文獻:

  [1] 金毓黻.東北通史[M].長春:社會科學戰線雜誌社,1978:345.

  [2] 孟古託力.女真及其金朝與高麗關係中幾個問題考論[J].滿語研究,2000,(1).

  [3] 程妮娜.東北史[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1:189.

  [4] 李治亭.東北通史[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252.

  [5] [宋]洪皓.松漠紀聞:捲上[M]//李澍田.長白叢書初集.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11.

  [6] [宋]宇文懋昭.大金國志[M].崔文印,校正.北京:中華書局,1986:2.

  [7] 趙永春.金朝始祖函普族屬考辨[J].滿族研究,2006,(1).

  [8] 金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5.

  [9] 鄭麟趾.高麗史:睿宗世家三[M].平壤: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科學院,1957.

  [10] [宋]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乙集卷一九(邊防二·女真南徙)[M].徐規,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0:839.

  [11] 傅朗雲.金史輯佚[G]//李澍田.長白叢書四集.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責任編輯:王 昊]

  基金項目:黑龍江歷史文化研究工程一般項目“金初三十八年”(01YB1305)

  作者簡介:都興智(1950—),男,蒙古族,遼寧瓦房店人,教授,從事遼金史、東北史研究。

  作者都 興 智

  滿族文化網編輯出品,轉載請註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