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6年4月,左宗棠在肅州率部西征,打響了收復新疆之役。

  經過一年多的艱苦奮戰,收復了除伊犁之外的新疆全境,爲中國圈回了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創造了晚清時期領土失而復得的奇蹟。

  左宗棠的西征大軍裏,在劉錦棠率領的老湘營之外,還有甘軍、川軍、豫軍等。衆所周知,當時清朝軍隊裏勢力最雄厚、武器最精良的應該是李鴻章所屬的淮軍。那麼,爲什麼李鴻章的淮軍沒有出現在左宗棠西征大軍裏?

  其實,左宗棠還在以陝甘總督身份,平定陝甘回亂之際,朝廷就有將淮軍劃撥到西征大軍的計劃,“曉諭各營聽候遴選歸左宗棠節制”。當然,這得徵求左宗棠本人的意見。

  左宗棠很快就奏報朝廷。在這份奏摺裏,左宗棠首先就將淮軍狠狠地諷刺了一通:“淮皖諸軍皆新立功,其將領皆富貴矣。”這裏的“新立功”,指的是,淮軍參與平定了捻軍;這裏的“富貴”,指的是淮軍將領在戰爭中都大發了一筆橫財。

  左宗棠暗指淮軍紀律敗壞,不惜手段聚斂財富。

  李鴻章淮軍從建立以來,名聲就不大好,這在朝野已是公開的祕密。只不過,礙於李鴻章的權勢,大家誰也不敢說出來。只有左宗棠不怕得罪李鴻章,所以直言無忌。

  左宗棠進一步指出:“若擇其樸勇而稍明紀律者,分統之以資鎮壓;又擇廉惠稍知方略之守令,拊循而化誨之,不出數年,積習當可一變。不此之務,乃思移淮皖之隱患於秦隴乎。”

  在左宗棠看來,淮軍也不是無藥可救。如果選擇一部分樸實、勇敢、廉潔的將士,認真進行教習,過了幾年,他們的那些壞習慣還能夠改變。否則的話,就是將淮皖的禍患轉移到秦隴。

  李鴻章引以爲傲的淮軍,在左宗棠眼裏不過是一羣走到哪裏,就禍害到哪裏的禍患之輩。

  左宗棠接着又批評了淮軍的軍餉制度。這又是一個傷腦殼的事情。他提出,淮軍到了陝甘地區後,如果餉銀依然由淮皖地區支出,一年只發9個月,每人不過3兩多銀子,在糧價比內地貴得多的陝甘地區,無法生存,將會引發士卒難以制約的難題。如果要爲他們籌措餉銀,又將從哪裏來?“歷窮年累月之久,勢何能支?”假如因此沒有取得功勞,甚至發生叛亂情事,朝廷一定責備他不善駕馭。

  於是,左宗棠提出了具體的建議:

  “現在各省將領營求入陝者多,未必即爲忠勇奮發,無須招之使來。各省挑軍入陝之舉,必將有之,未必容臣挑選。臣擬俟回陝後,將陝甘餉事悉心考究,度可養勇若干,再擇營哨各官,赴安徽河西開募,以符楚軍舊例。此時誠未敢草率從事,致貽後悔。”

  左宗棠覺得,挑選大軍進入陝甘之事,不必匆忙行事。要等他回陝甘後,悉心研究那裏能夠養多少兵勇,再派人到安徽、河南等地招募,重新打造一支楚軍。

  左宗棠這番話,得到了朝廷的同意。於是,李鴻章的淮軍,沒有一支被派往陝甘地區。後來,當左宗棠打響西征之役後,李鴻章的淮軍便留在了內地。

  【參考資料:《清史稿》《湘軍志·籌餉篇》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