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2019年预算部门公布,其中,出国留学预算达到52亿9千7百万元(近53亿),比2018年财政拨款执行数增加13亿9千8百余万元(近14亿)。主要原因是出国留学生规模增加、奖学金标准提高。

  近8年的出国留学教育预算数发现,2012年至2019年(2012年前教育部财政预算中未分开出国留学教育与来华留学教育预算),出国留学教育预算数除2015年有略微下降、2013年有额外安排外,预算经费或持平或平稳递增,到2019年则出现“暴涨”,涨幅达到了近年之最,比2018年出国留学教育预算数高出38%。

  从11亿到近53亿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2年部门预算,7年前我国的出国留学教育预算数为 11亿元,而在2013年,出国留学教育预算则达到了33亿5千万元,比2012年增长 204.55%,主要原因是2012年在高等教育 (2050205)安排的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预算调整为该科目安排。

  从2013年到2018年,出国留学教育经费保持在30亿以上。2016预算数达到35亿元,比2015年同期预算数增加4.5亿。

  2017年、2018年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划拨给出国留学教育的预算分别达到38亿2100万元、38亿2565.62万元。值得注意的是,从2018年起,教育部预算对“出国留学教育”的解释从“主要反映教育部资助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生的支出”扩大到“主要反映教育部资助出国留学生的支出”。

  到今年,分给出国留学教育的“蛋糕”更大,教育部财政预算显示,该部分的预算数超过52亿,比2018年的预算数高出38%。相比往年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公派留学生规模增加,今年主要原因不再强调是否公派,表述为“出国留学生规模增加、奖学金标准提高”。

  “提高了奖学金标准,我觉得可能是一种更人性化的做法。因为目前国内的生活水平都逐渐提高,留学生在外面也不能过得太拘谨,要有尊严地在外面学习和生活。”演杨表示,尤其对一些优秀的贫困生来说,提供足够的奖学金是非常“解急”的政策。

  欧迎希也提到,出国留学经费增长最大受益者就是学生,能获得更多的资助赴海外交流学习。

  同时,“分母大了,分子的质量就能提高,”演杨认为,提高奖学金等福利政策能吸引了更多学生参与留学,国家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选择更优秀的学生出国,提高留学生质量。

  公派留学人数翻翻,自费留学奖学金上涨

  那么哪些留学人员能获得教育部的出国资助和奖学金?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一圆出国梦呢?

  国家公派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主要由教育部下设的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