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乘联会发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的销量快报,根据其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长安汽车销售状况依旧不理想,以24.9%的下滑领跑“跌幅”榜,最终以21.4万辆的成绩排名第八。

  长安汽车“跌跌不休”的疲态已经从2018年显现:全年累计销量为2137785辆,同比下跌25.6%。

  资本市场的嗅觉是敏锐的,长安汽车糟糕的业绩完整的反映在了其一落千丈的股价上。2018年长安(000625.SZ)股价最高达到了13.44元,但在年底一度跌落至5.55元,比2018年初的605亿元缩水了近一半,朱华荣转型的第一年长安汽车市值蒸发了近300亿元。

  质量、服务问题频遭投诉

  有分析人士表示,对于长安汽车销量出现大幅下滑其主要症结在于合资板块的全面哑火,未能有效提升长安汽车的整体销量。但从数据上看进入今年以来,长安汽车除合资品牌外,长安自主的境况同样不佳。

  数据显示,长安CS55一季度销量35537辆,较去年同期的59707辆同比大跌40.5%。因质量问题饱受消费者诟病的长安CS75一季度销量40173辆,同比下滑17.4%。倒是一直默默无闻的CS35,却在一季度以43245辆的销量一跃成为第六名。

  其实,CS55销量在短时间内呈现断崖式下滑并不是没有先兆的。

  伴随着销量大幅下降,是其竞争力和口碑的不断下滑,以及质量或服务问题频频遭投诉。

  CS55自上市以来,在短短几个月内便从月销2千辆,直接破万、乃至两万辆。固然是其自身具有一定优势,但也和其大幅降价促销有很大关系;而现今其竞品车型越来越多,以致销量被一定程度上分流,实际上也是其竞争力不足的表现。

  另外,车主们对其吐槽颇多。不少车主称其在刚起步时太肉,作为城市代步车用也还行;但其外漆面过薄,以及胎噪风噪太大,就有些扰人了。

  一些车主反映称,平常都是正常使用,但经常是莫名其妙地就被刮了漆,有时甚至能看见底漆。至于胎噪和风噪,一般情况下到还好,一旦上高速或是速度提了起来,就比较明显了,非常影响驾驶一样。此外,还有一些车主吐槽称其变速箱低速顿挫明显,令人担忧。

  当小毛病越积越多,就成了大毛病。口碑难攒却易掉,一直走精品路线的长安,产品质量得不到充分保证,销量下滑只是迟早的事。

  新车诚意不足

  究其根本,是长安汽车至今尚未出现过一款真正意义上长期走量的“神车”。

  长安汽车副总裁、乘用车营销事业部总经理叶沛表示,对于新车型的销量,长安方面定的目标是7万辆。进入2019年后,长安汽车一个月内曾推出三款新车。

  可见长安打算通过新车型来提振销量,遏制销量下滑的趋势。

  但从长安汽车今年的新车规划来看,将推出全新CS85 Coupe、新款CS15、新款逸动、新款睿骋CC、新款CS75和新款CS95车型以及5款新能源车型。燃油车型大多数是全新换代,新能源车基本是燃油车型改造而来,全新车型较少。

  有意思的是,已经推出的这三款新车不约而同的被指有模仿嫌疑,比如长安CS85 Coupe的外观和宝马X6有着极高的相似度,CS95也有模仿路虎揽胜的痕迹。当吉利、上汽、广汽甚至长城和比亚迪都在脱掉山寨的老印象,扔掉拐杖开始自己探路的时候,长安不进反退。

  长安自己都没有品牌自信,又如何让他的车主有品牌自豪感呢?

  战略转型未见成效

  长安的成功有着历史的偶然,但长安的迷茫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

  看到了对手的高端品牌如火如荼,长安汽车也急于重启自己的高端品牌计划。第三次创业的一大重点,就是要发展高端长安品牌,只是这样的计划已经说出来一年多也没见长安搞出个什么新品牌出来。

  不仅长安品牌高端的路子没走通,就连新能源领域也是收效甚微。

  在新能源领域,长安汽车也是想尽办法,能合作的伙伴都合作了,这其中包括了一汽、东风、蔚来等整车企业和百度、高德、科大讯飞等互联网科技企业,甚至宁德时代,精进电动这样的电池企业长安也合作过。

  使了这么大劲,收效也没能实现既定的目标。

  面对竞争对手,吉利汽车也可以借鉴沃尔沃的技术优势,实现突袭。长城汽车单独成立了新能源汽车品牌欧拉,单独为其打造了专属ME平台。相比而言,长安的新能源汽车亮点并不多。

  在这个汽车行业的寒冬中,虽然长安汽车集团对于销量的下滑已经做出了积极的应对,但从2019年一季度的销量表现上来看,依然很难在短期内找到破局的方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