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河市區段,有座著名的橋,名稱延續了千年。

  北宋文學家司馬光某年路過洛陽故城。看到故城的衰敗荒涼,感嘆朝代的更替,世事的滄桑。

  《過故洛陽城》

  其一

  四合連山繚繞青,三川盪漾素波明。

  春風不識興亡意,草色年年滿故城。

  其二

  煙愁雨嘯奈華生,宮闕簪裾舊帝京。

  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

  司馬光寫詩詠歎的故城即爲漢魏故城。

  隋唐洛陽城改變了中國傳統方式左右對稱的城市佈局,使這座城市別具風韻,把城市的各部分與天子聯繫在一起。

  以洛水的流水喻天上的天漢銀河,把宮城看成天帝的居所“紫微宮”,架在洛水上的最大的橋和宮城的南邊正門相連,叫“天津橋”,天津意思是天上疆界上的港,在這兒停、發駛往銀河的船:“引洛水貫都,以象天漢(銀河),橫橋南渡(天津橋),以法牽牛”。

  天津橋南北兩端,還修建了對稱的四所重樓,爲日月表勝之象。

  大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由於玉真公主和賀知章的交口稱讚,唐玄宗便召李白進宮。

  天寶二年(743年),李白四十三歲。李白與賀知章等人結“酒中人仙”之遊,玄宗呼之不朝。嘗奉詔醉中起草詔書,引足令高力士脫靴,宮中人恨之,讒謗於玄宗,玄宗疏之。

  天寶三載(744年,注:天寶三至十五載、至德年號期間稱“載”而不稱“年”)夏天,在洛陽,他遇到了杜甫。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兩位詩人見面了。除了杜小弟以外,在洛陽,李白還和元演成了好朋友。

  多年後,元演當了亳州(即譙郡,州治在今安徽亳州)參軍,李白給元演寫了一首詩,名爲《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

  詩的開頭說:

  憶昔洛陽董糟丘,爲余天津橋南造酒樓。

  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

  海內賢豪青雲客,就中與君心莫逆。

  他們在洛陽過了一段裘馬輕狂、縱酒挾妓的放蕩日子。李白又偕元演同遊漢東郡,後來李白又翻過太行山去了幷州,受到元演及其父親熱情款待:

  五月相呼渡太行,摧輪不道羊腸苦。

  行來北涼歲月深,感君貴義輕黃金。

  瓊杯綺食青玉案,使我醉飽無歸心。

  李白長安失意,與元演又一度相逢:

  此時行樂難再遇,西遊因獻《長楊賦》。

  北闕青雲不可期,東山白首還歸去。

  狂放的李大詩人,多年後還記得洛陽城那個名叫“董糟丘”的酒家,“爲余天津橋南造酒樓”,這是一個牛皮哄哄的誇張。在詩人看來,有他在,世上就沒有一個配稱能飲酒的人,這家名爲“董糟丘”的大酒樓,就是專門爲他李白建造的。

  看來,在飲酒史上,沒有最強,只有更強的李白大詩人了。

  《大業雜記》載:“洛水有天津浮橋,跨水一百三十步。”

  大業元年(公元605年),隋煬帝楊廣即位後,他在漢魏故城以西9公里處重新選址建起新城。新城南跨洛河,面朝伊闕,這就需要在洛河上建一座橋。

  公元607年洛河有了橋,最初,它是一座浮橋,由鐵鎖鉤連大船而成,跨水長130步。這是我國關於鐵鏈聯結船隻架成浮橋的首次記載。

  天津橋建成12年後,李密率瓦崗軍攻打洛陽,王世充慌忙迎戰,這座橋毀於戰火。

  《唐兩京城坊考》卷五注曰:“用大船維舟,皆以鐵鎖鉤連之,南北兩端,對起四樓,其樓爲日月表勝之象,然洛水溢,浮橋則壞。貞觀十四年(640年),更令石工累方石爲腳。”

  武則天時,令韋弘機作天津石橋,橋基爲龜背形,以減殺流水衝擊。唐代天津橋爲石柱橋,杜佑《通典》中雲:“其天津橋、中橋石腳。”所謂“石腳”即石墩、石柱,石柱迎水面砌成尖角,可減弱水流對橋柱的衝擊。

  即便是如此堅固的橋樑,也有被沖毀的時候,天津橋屢被水毀,屢毀屢建。

  唐玄宗開元年間,建的是石柱橋,又稱洛陽橋。橋長三百步、寬二十多步。李白光顧的董家酒樓就在橋頭。

  天津橋北與皇城正門端門相應,南岸就是天街,橋上原有四角亭、欄杆、表柱,兩端有酒樓、市集,行人車馬熙熙攘攘,絡繹不絕。

  每到拂曉時分,漫步橋上,舉首可見一輪彎月垂掛天幕,俯首河面波光粼粼,偶爾又傳來洪亮悠揚的鐘聲,這就是號稱“洛陽八景”之一的“天津曉月”。

  白居易故居位於今洛龍區安樂鎮獅子橋村東北。

  白居易唐大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生於河南新鄭,唐會昌六年(公元846年)八月十四病逝於洛陽。他一生與洛陽有着不解的情緣。

  白居易十五歲起就在江南等地顛沛流離。後來進入仕途,又輾轉各地做官,東都洛陽依然是他的思念所在。他在風光秀麗、景色宜人的蘇、杭二州任刺史時,寫下“忽憶東都宅,春來事宛然。雪銷行徑裏,水上臥房前。厭綠栽黃竹,嫌紅種白蓮。醉教鶯送酒,閒遣鶴看船。幸是林園主,慚爲食祿牽。宦情薄似紙,鄉思爭於弦。豈合姑蘇守,歸休更待年”。

  到了晚年,白居易向一位老友表達心跡:“老愛東都好寄身”,又寫下《求分司東都寄牛相公十韻》,請當年的學生牛僧孺幫他落實分司洛陽之事。

  白居易晚年在洛陽生活了十八年,作有關洛陽的詩、文千餘首(篇)。

  春盡日天津橋醉吟偶呈李尹侍郎

  宿雨洗天津,無泥未有塵。

  初晴迎早夏,落照送殘春。

  興發詩隨口,狂來酒寄身。

  水邊行嵬峨,橋上立逡巡。

  疏傅心情老,吳公政化新。

  三川徒有主,風景屬閒人。

  曉上天津橋閒望偶逢盧郎中張員外攜酒同傾

  上陽宮裏曉鍾後,天津橋頭殘月前。

  空闊境疑非下界,飄颻身似在寥天。

  星河隱映初生日,樓閣蔥蘢半出煙。

  此處相逢傾一醆,始知地上有神仙。

  天津橋

  津橋東北斗亭西,到此令人詩思迷。

  眉月晚生神女浦,臉波春傍窈娘堤。

  柳絲嫋嫋風繰出,草縷茸茸雨剪齊。

  報道前驅少呼喝,恐驚黃鳥不成啼。

  雪後早過天津橋偶呈諸客

  官橋晴雪曉峨峨,老尹行吟獨一過。

  紫綬相輝應不惡,白鬚同色復如何?

  悠揚短景凋年急,牢落衰情感事多。

  猶賴洛中饒醉客,時時暱我喚笙歌。

  和友人洛中春感

  莫悲金谷園中月,莫嘆天津橋上春。

  若學多情尋往事,人間何處不傷人?

  時間到了中唐。有個出生於湖州武康(今浙江省德清縣)的詩人,他的著名詩歌《遊子吟》,成了唐詩的啓蒙詩歌。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遊子吟》寫於溧陽(今屬江蘇)。此詩題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

  孟郊出生於大唐天寶十年(751年),父親孟庭玢是一名小吏,任崑山縣尉,家中清貧,孟郊從小生性孤僻,很少與人往來,青年時代隱居於河南嵩山,後來由中原而江南,行蹤不定。

  貞元七年(791年),孟郊四十一歲,在故鄉湖州舉鄉貢進士,往京應進士試。

  貞元八年(792年),下第。貞元九年,孟郊應進士試,再下第。貞元十二年(796年),孟郊四十六歲,奉母命第三次來應試,才得進士登第。

  在考中進士後,孟郊寫詩自敘心情:“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急,一日看盡長安花。”

  到貞元十六年(800年),孟郊爲溧陽尉。那首傳唱千古的《遊子吟》就是這個時期寫出來的。

  唐憲宗元和元年(806年),河南尹鄭餘慶任盂郊爲水陸運從事,試協律郎。自此,孟郊定居於洛陽立德坊。

  天津橋下冰初結,洛陽陌上人行絕。

  榆柳蕭疏樓閣閒,月明直見嵩山雪。

  此詩題爲“洛橋晚望”,“望見”的是什麼?橋下冰初結,路上行人絕,葉落枝禿的榆柳掩映着靜謐的樓臺亭閣,萬籟俱寂,悄無人聲。

  結句,詩人大筆一轉:“月明直見嵩山雪”,將視線一下延伸到遙遠的嵩山,給沉寂的畫面增添了無限的生機。

  黃巢(820—884)唐末農民起義領袖。曹州冤句(今山東省荷澤縣西南)人,出生於鹽商家庭,能詩文,精武藝。曾應進士試,屢試不第。

  公元875年(唐僖宗乾符二年)參加王仙芝領導的農民起義。王仙芝犧牲後,被推爲王,號沖天大將軍,年號王霸。公元880年(廣明元年)攻佔唐都長安,即帝位,國號大齊,年號金統。後因內部分裂、大將朱溫叛變投敵等原因,起義軍屢戰失利,於公元884(中和四年)自殺於泰山狼虎谷.

  黃巢遺留下來的詩一共三首,其中《題菊花》和《不第後賦菊》流傳程度較廣。他還有一首《自題像》與兩首菊花詩相比,名氣就小得多了。甚至有很多人懷疑這首詩究竟是不是黃巢本人的作品。

  然而也有說黃巢起義失敗後在洛陽做了和尚。有一天,他到了天津橋上,當時正是落日時分,感慨萬千:

  記得當年草上飛,鐵衣着盡着僧衣。

  天津橋上無人識,獨倚欄干看落暉。

  原題注:陶毅《五代亂離紀》雲:巢敗後爲僧,依張全義於洛陽。曾繪像題詩,人見像,識其爲巢雲。

  曾經轟轟烈烈的大英雄,在天津橋上無人能識,他沒想到的是,連他獨倚的天津橋,因爲他這位大唐歷史的事實上的掘墓人的沖天一怒而終於在唐亡後消失無蹤。具體時間已不可考。

  黃巢死後20年,唐天祐元年(904年),他曾經的部將朱溫用武力把唐昭宗從長安逼遷到洛陽,不久將昭宗殺死。立昭宗兒子李柷爲帝,即唐哀帝(又稱昭宣帝)。

  天祐四年(907年)朱溫通過禪讓的形式奪取了唐哀帝的帝位,代唐稱帝,建國號樑,改年號爲開平,史稱“後梁”。

  五代戰亂過後,北宋雖然建都汴京,但仍以洛陽爲西京。宋太祖趙匡胤立國第二年,就下令重修天津橋,以巨石爲橋墩,高數丈,企盼永固此橋。

  北宋滅亡後,南宋建都臨安,此後洛陽永遠失去帝都地位,到金代天津橋毀於大火。斷橋殘礎,漸漸湮沒在滔滔洛河牀下。

  到了近代,軍閥吳佩孚竟也不忘此橋,在原橋址旁修橋一座,仍稱天津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