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稍事休息了两天,指数继续上攻。值得琢磨的一个事情,近期的市场再次印证了之前文章《指数基金的繁荣与隐忧》中间提到的现象:指数涨,ETF的规模却在收缩。

上图统计了2019年元旦以来几个主流规模指数的上涨幅度和相关ETF的规模变动情况,两个要点:

其一,年初以来主要指数的涨幅都已超过10%,但是相关ETF的份额却一直在缩减,这种现象在沪深300、上证50和创业板指中间都非常明显。仅有的两个实现规模增加的两个产品平安沪深300ETF、南方创业板ETF,还都是入选的同类ETF里面规模最小的,因而并没有改变主要结论。

其二,中证500不太一样,几只ETF年初到现在维持著跟指数涨幅大体相当的净流入。从这中间或多或少能看出机构对于指数估值,以及今年市场风格的判断。

要解释这种情形,还是要从市场参与者行为的角度去看。ETF有比较强的工具性,这种工具性已经被越来越多有能力影响市场的人熟悉和运用,其中就包括近两天媒体提到的,上市公司大股东通过ETF去减持套现。

去年指数基金、ETF发了一堆,不少参与认购和交易的人,包括机构其实是亏了不少的。逢跌就补,遇涨则赎,符合人性。当指数出现月级别的反弹趋势,不少机构就会撤出ETF,了解这个情况,也许并没有太多对投资的启发,但它至少说明,不少大规模的资金有意避开主动管理,借规模ETF与市场反手相搏。

这种认知,跟大部分人以为的市场好,指数基金就强的观点,显然不一样。A股真正意义上的被动资金,离我们想像的也许还差很远。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