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几乎都有亲戚来找探长咨询小孩选专业的问题。

作为资深劝退专家,除了生物这种21世纪最大的坑,最爱劝退的就是金融专业。金融专业分数线高,又不实用,性价比极低。

一、金融专业的幻觉

很多同学觉得学了金融,将来就能进入金融机构拿高薪,甚至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我可以十分负责地讲,这都是幻觉...

金融专业一点都不实用,哪怕在金融行业。

为什么?

传统的金融学,都建立一个假设上:

「假设人是理性的」

基于这个假设,才有了现代金融理论体系大厦。

但是!这个假设完全不符合实际!

否则牛顿也不会在炒股失败后哀叹:"我能计算天体的轨迹,却无法预测人性的疯狂"。

现代学者们意识到这个问题,为了弥补传统金融学缺陷,专门发展了一门学科,叫行为金融学。简单讲,就是研究人性中不理性部分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很遗憾,这门学科现在只研究了why,没有研究how。

why就是有哪些现象,为什么?比如金融市场中会有羊群效应,羊群效应是因为人们的从众心理。

how就是怎么发现、避免甚至利用这些现象?比如怎么提前判断,并利用羊群效应赚钱。

实践中,how远远比why重要,然而金融专业不会教你how.

二、投资是综合学问

券商或基金招行业研究员,最喜欢的是理工科和金融的复合背景,根本不喜欢纯金融专业。

因为投资是一门综合学问。

探长有个前辈,做宏观研究的,业内口碑很好,新财富一直名列前茅。

他朋友圈经常发的,不是经济学,不是金融学,而是地缘政治、物理、甚至是程序代码...

当年涨停敢死队总舵主徐翔,招研究员,特别喜欢找记者。因为记者门路广,消息多,更牛的还能写文章,煽动股民情绪来接盘。

实际上,仅仅情绪这门学问,就已经深不见底了。

关于情绪,探长总结过一句话:

一般玩家利用情绪,高端玩家制造情绪(韭菜玩家被情绪利用)

三、利用情绪的学问

上周写的《青山绿水,指日可待》,提到垃圾概念股会有机会。只是没想到这么快,这周就开始涨。昨天垃圾股火了,上海环境涨停,各种金融群开始讨论。看那气氛,估摸今天还要涨。果不其然,今天又一个涨停。

背后逻辑就是情绪。利用情绪的关键在于,在情绪还没点燃之前就要能感知到苗头,提前部署。这和营销中制造流行话题很像(所以应该算传播学?)

还有一个案例,18年底的时候,探长入市抄底,而且跟朋友讲,19年大概率会有一波。

起因是有个做私募的朋友,公司关了很久,突然有一天找我吃饭,讨论要不要重新开张。他的逻辑是周金涛的康波理论。如下图:

很多人见过这张图。意思就是19年是85后人生中第一次发财的机会,多刺激,多蛊惑人心啊!

我跟他说了两句话:

第一、你去读周金涛的原文,当时的语境是讲房地产,不是讲股票。这张图是断章取义,暗示股票有机会,是在忽悠你。

第二、99%的人跟你一样,都默认股市有机会。所以事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很多有钱人相信19年股市会涨。而且股市熊了那么久,大家憋的不行,再叠加科创板效应,拉一波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只等引爆点了。

吃完这顿饭,探长就开始抄底了...

最后,附上周天王的原文给大家参考:

五、关于2017年中期之后的全球景象 2017年中期之后,东西半球的房地产周期进入共振回落期,我们预期中国本次房地产周期的B浪反弹将在2017年中期之前已经回落,而美国房地产周期一浪上升将持续7年,将在2017年中期之后回落,所以2017年至2019年将是全球经济增长基本动力的回落期,也是本轮中周期的回落探底阶段,而从更大的角度看,这一时期意味著全球货币宽松反危机的结束与清算,康波进入萧条阶段,是中国经济周期的四周期共振低点。周期终将幻灭,但在2019年之后,中国新的房地产周期将启动,所谓幻灭即是重生,以人生发财靠康波来看,2019年是1985年后生人一代的第一次人生机会。mp.weixin.qq.com/s/qrXc

金融市场就是这么奇妙,不在于"事实"是什么,只在于大众相信什么。这种学问,金融专业真的教不了。

— The end —

人人能懂的投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