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坊花道是日本花道的鼻祖,在其发展历史中,虽然有门徒脱离池坊另立新流派的情况,但是池坊仍然被公认为是日本插花的本源,池坊的历史便是日本花道的历史。

池坊花道的三大花形为:立花、生花、自由花 。其作品,可灵动、可禅静,即能当作家居点缀小巧可爱,又能做到容纳万千风景于一瓶的气势磅礴。池坊花道作为花道文化,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

池坊花道发祥于日本京都紫云山顶法寺,起源于佛前供花, 历经数百年传承,终于日本室町时代确立形成。池坊花道以插花作为修行的手段,以圣德太子所创"和的精神"为基本理念,探求生命之美、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立花这种花型是池坊花道里,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花型在立花这种花型里,也有分为立花正风体,与立花新风体这两种花型。立花正风体是继承传统格式的花型,而立花新风体则是离开传统的格式,反回立花的原始点,再从新开始发展的一种花型,是近几年才公开发表的花型。现代立花正风体,是从古典的立华演化而来,以前称为立华,现在则称为立花。早期的古典立华,有非常多的硬性规定,插著时需要一一的遵守。但因时代的变迁,为了适应现代的环境,立花正风体不再像古典立华,有那样多严苛的规矩性,而是采取古典立华的部分形式作为传承的基本格式。也因此立花正风体是属于传统的 (格花),格花是指有基本的形式与格局的规定,插著时需要适当的遵守。

立花正风体在哲理上是著重于阴阳调和的观念,这个观念并非凭空想像,而是依照人们的生活空间,以及花草木向阳性的特质作为论点。立花正风体亦有本胜手与逆胜手这两种区分,花型的阳边朝左方的左边型称为本胜手,花型的阳边朝右方的右边型则称为逆胜手。

现今的立花正风体在构成上是以九个主要役枝(主枝)而 构成,以及十五个次要补枝作为辅助,这九个主要役枝称为:真、受、控、见越、副、流、正真、眮、前置、这九个名称。而这九个役枝,也各有各的插口位子与出口高以及方位。这九个役枝也有一定的比例做为基准,例如:真、受、控,是以真 七、受五、控三的比例,而见越、副、流,是以流七、副五、见越三的比例,正真、眮、前置,则是以眮七、前置五、正真三的比例。这九个役枝基本上,是依照基准而插著,但在运用上亦可做,强调、减弱、或是省略等等的变化。而十五个补枝并不是 每枝都要用上,是看情形而适当选用。立花正风体亦注重水际的处理,水际是指整体最下段的花材之出口点与水面之间,必须留下适当的空间,这个空间即称为水际。

立花新风体是近几年才公开发表的花型,其论点是回归立花的原点再重新开始,立花新风体并非偶然的出现,是应时代的背景而生,回归与重新是现代艺术的新思维。立花新风体在构成上,已摆脱了立花正风体的形式与格局,但依然保留传统立花的处理技巧与水际的形式,这是立花新风体与立花正风体的共同点。

现今的立花新风体是以(主、用、补 )的观念而构成,(主)是指主花或主题之意,(用)是指用来与主花作为对照的花材,(补 )是指弥补不足的补枝,以及进行协调的辅助。

立花新风体在表现上,有(写景)的表现与(意匠)的表现这两种,写景的表现,是以描写花草木自然的情节作为题材,而意匠的表现,则是以花草木的形色质作为表现的题材。

在意匠的表现里,常以出其不意的对照效果,营造出戏剧般的变化,而使画面更为震撼与惊奇。立花新风体是强调:现代、前卫、希望、明亮、清晰、个性等等气氛的营造,是现代艺术的美学观点。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