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看见这一句“芙蓉如面柳如眉”,我并不甚喜欢。

那时还未曾去认真地读过这首“长恨歌”,只觉得这句话,美则美矣,还是太肤浅了些。直到后来真正的细细读过这首诗,我才惊觉自己的无知。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芙蓉如面柳如眉”,而不是“面如芙蓉眉如柳。”这句诗,不仅仅是在描写一位女子的美貌。而是一个男子,对爱人最深切的思念。因为思念,所以看花皆是你,看柳亦是你,柳下花间,尽是伊人倩影。

晓看天色暮看云,坐也思君,行也思君。

杨玉环是一位丰腴的女子,善霓裳羽衣舞,试想她在太液池旁,未央宫内,管弦丝竹声声慢,扬眉转袖步步娇,池中芙蓉正好,花面相交映。

蒋勋说《洛神赋》时写道“作者把自然里的所有状态,全部放在一个女子身上来写,曹植让我们经过对某个人的眷恋,扩大到对世界所有事物的欣赏。”

美是可以互通的,当你非常爱一个人的时候,你会因为她而觉得整个世界是明朗的,觉得生活是非常美好的,是有意义的,这便是大爱无疆。

真正的爱不是整天腻在一起,不是你侬我侬如胶似漆,而是有的时候,你看云,看月,看星星,你觉得云是美的,月是美的,星星亦是美的。因为他是美的。

其实爱是一个很美好的字眼,真正的爱是不会痛苦的,那是“怨”,真正的爱是一种力量,一种可以让你去热爱世界欣赏生活的力量,若是你心悦之人有金黄色的发,那么你看见阳光便会喜悦,若是他的名字里带有“宸”字,那么你看见明净的天空便会喜悦,正如唐明皇,看到芙蓉便会思念,她如芙蓉一般娇美的面容,看见细柳也会思念她如细柳一般纤长的娥眉,可是,曾经在这未央宫里,太液池畔,柳眉若蝶飞,画面相交映,如今却是物是人非,“人面不知何处去”,唯有花柳自顾自笑倚春风,这是一种极大的空虚。

很多诗作中都不乏这样的空虚,汉乐府中有“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宋词中有“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红楼梦中,黛玉死后有一段“虽黛玉之柩已寄放城外庵中,潇湘馆依然人亡物在,不免勾起旧病来去,所以也不许他(贾宝玉)去。”

好一个人亡物在。黛玉刚死时,宝玉昏厥,魂飞地府,遇到鬼差。“适闻有一故人已死,遂寻访至此,不觉迷途。”那鬼差问他:“故人是谁?”“姑苏林黛玉。”鬼差的回答是:“林黛玉生不同人,死不同鬼,无魂无魄,何处寻访?”

林黛玉在贾宝玉的生命中,也确实是如此,她是世外仙姝。晴雯死后宝玉尚且时不时看到她的针线,感叹人亡物在,时时追思,而黛玉,竟是了无痕迹,大观园闹鬼被封以后,连贾宝玉也鲜少再提起她。

归来池苑皆依旧,这个依旧写得极好,若是没有池苑依旧,没有花柳依旧,就写不出物是人非的愁来,写不出伊人何方的情来。

只因身边有太多太多的依旧,这些依旧简简单单,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直到有一天,蓦然失去,才发现它们真的是很平常,平常得令人泪落,平常得深入骨髓。

真正的感情是细水长流的,细细想来,能够让人时时追忆的,恰恰是那些温暖又平常的瞬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