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詩歌的國度,詩經漢賦、唐詩宋詞成爲我們心中不可抹除的文化記憶。大家都知道宋詞可以分爲豪放派和婉約派兩大類。婉約派以柳永、李清照、姜夔爲代表,而豪放派詞人以蘇東坡、辛棄疾爲代表。

而陳亮可以說是辛棄疾以下豪放派的健將,爲豪放派搖旗吶喊,在當時名氣還比較大。我是真游泳的貓,關注小編,和小編一起欣賞南宋詞人陳亮的3首著名宋詞,千年後讓人驚豔,趕緊背下來。

第1首,《水調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不見南師久,漫說北羣空。當場隻手,畢竟還我萬夫雄。自笑堂堂漢使,得似洋洋河水,依舊只流東。且復穹廬拜,會向藁街逢! 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於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萬里腥羶如許,千古英靈安在,磅礴幾時通?胡運何須問,赫日自當中!

這首詞是陳亮送別章德茂出使金朝時所作,全詞洋溢着濃厚的愛國主義情感。所以整首詞的意思在於激勵章森的民族正氣,殷切期望他不辱使命,真切的表現了陳亮必定可以復仇的壯志豪情。“不見南師久,謾說北羣空”,表達了詞人的憤怒心情。我們可以聯繫陳亮《上孝宗皇帝第一書》,相互參照:“南師之不出,於今幾年矣。河洛腥羶,而天地之正氣抑鬱而不得泄,豈以堂堂中國,而五十年之間無一豪傑之能自奮哉!其勢必有時而發泄矣。”

陳亮清醒地認識到苟安不能長久,抗戰高峯一定到來。所以陳亮在詞中,相信章森不辱使命,下 拜 彎廬,乃是迫於形勢的暫時妥協。“當場隻手,畢竟還我萬夫雄。”詞人用“會向藁街逢”之甸,莊嚴宣告,金人終將誅滅,懸首藁街!可見陳亮復仇之心,滅虜之志,何等堅決!

下片開頭就是振聾發聵的呼喚:“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於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迸發出一種無法壓抑的民族浩然正氣包含着民族自豪感與責任感,英雄之氣宣泄無疑。“胡運何須問,赫日自當中!”直接大聲宣告:逆胡猖狂不久而中華正當其盛,光明長久。這聲音充滿了必勝的信心,慷慨激昂,情詞俱壯。

“章森出使金國”這一本是有損民族尊嚴的消極事件,卻在陳亮的詞裏表現出了積極的內容。全詞豪放態肆,聲韻鏗鏘,不像是送別之語,反倒是戰鬥檄文,既言恢復之志,復抒愛國之情,真是令人拍案叫絕。

第2首,《念奴嬌登多景樓》:危樓還望,嘆此意、今古幾人曾會?鬼設神 施,渾認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橫陳,連崗三面,做出爭雄勢。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 因笑王謝諸人,登高懷遠,也學英雄涕。憑卻長江,管不到,河洛腥羶無際。正好長驅,不須反顧,尋取中流誓。小兒破賊,勢成寧問強對。

這是陳亮登上鎮江多景樓,俯瞰長江,遙望江北軍事重鎮揚州,發出的深沉感慨。“此意”,籠統地說,是指北伐恢復的大計;具體地說,則是陳亮針對當時大家爭論的江南攻守戰和之議而作出的選擇。陳亮深感京口地理形勢之優越,可爲抗金北伐的據點。

“鬼設神 施,渾認作、天限南疆北界”一句,批評人們盲目地以長江爲天塹、認爲是天然的南北之限的錯誤。“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這一句,承上啓下,含義深遠。看似說六朝,實際上則是作者說當下眼前,把南宋的統治與六朝的苟安相比,對朝廷提出了是尖銳大膽的批評,認爲朝廷只知道偏安一隅,都只是爲了門戶私計!

“正好長驅,不須反顧,尋取中流誓。”表示了必勝的信念,作者在這裏也發出了慷慨激昂的誓言,號召長驅北伐,恢復中原。

這首詞的最大特色,就在於“以論爲詞”。我們再聯繫一下陳亮的《上孝宗皇帝第一書》,那裏面分明記載着陳亮陳述錢塘作爲都城不足以據,應依憑荊襄之地行恢復大計。陳亮以實地踏勘的結果,在詞裏呼應了他政論文提出的觀點,駁斥了主和派所謂的“江南不可保”的謬論,充分顯示其詞人兼政論家的性格。

第3首,《賀新郎酬辛幼安,再用韻見寄》:離亂從頭說。愛吾民、金繒不愛,蔓藤累葛。壯氣盡消人脆好,冠蓋陰山觀雪。虧殺我、一星星發。涕出女吳成倒轉,問魯爲齊弱何年月。丘也幸,由之瑟。 斬新換出旗麾別。把當時、一椿大義,拆開收合。據地一呼吾往矣,萬里搖肢動骨。這話霸、又成癡絕。天地洪爐誰扇韝,算於中、安得長堅鐵。淝水破,關東裂。

上闕話語不多卻融合了陳亮對社會形勢的真知灼見,寫出了一部南宋衰亡史。詞人用“弱吳攻打強敵,齊王以女作人質求和”及 “強大的魯國被齊多次攻打而削弱”兩個典故,反詰“宋爲金弱”的恥辱局面何時才能改變過來,滿腔義憤躍然紙上。

也因此,這首詞被古代文人十分讚賞。清馮煦《蒿庵詞論》說:“涕出女吳成倒轉,問魯爲齊弱何年月,忠憤之氣,隨筆而出,並足喚醒當時聾聵,正不必論詞之工拙也。”馮煦指出陳亮的詞並不算文筆華麗,但是因爲裏面高度的思想和強烈的愛國情,已經超越了詞的藝術本身,足以讓人拍案叫絕。而這樣的詞在千年後更是讓我們驚豔無比,趕緊背下來吧。

朋友們,你們對上面這些詩詞有什麼看法呢?你們還知道哪些好詩好詞呢?歡迎留言哦。在娛樂化的大背景下,小編每天寫傳統文化類的文章很不容易,也希望大家多多關注小編,多多收藏和分享小編的文章哦。

參考資料:[1] 吳熊和.《唐宋詞通論》[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2] 姜書閣.《陳亮龍川詞箋註》[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

[3] 唐圭璋.《詞話叢編》[M]. 北京:中華書局,1986.

[4] 鄧廣銘.《陳亮集》[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5]董平.《陳亮評傳》[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