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山员平时骑著档车巡视山林。(右为林建民,左为丹大工作站孙宗志主任)图/初声记者李妍频摄
巡山员平时骑著档车巡视山林。(右为林建民,左为丹大工作站孙宗志主任)图/初声记者李妍频摄

去年7月,纪录片电影《森林护卫队》上映,呈现森林护管员(巡山员)的真实工作样貌,也让更多人开始关注巡山员的高危险环境和职业伤害。

林建民是林务局南投林区管理处丹大工作站的森林护管员,入行28年,在同仁眼中是「永远冲第一」的救火队队长,历经与致命恙虫的生死搏斗,也曾将受伤的同事从100公尺深的山坡下揹上来。即使每日工作环境险峻,山林、火场危机四伏,他却说:「我是始终如一!」从没考虑离开这个岗位。

本身是南投县仁爱乡泰雅族原住民的他,从小在山里长大,不仅熟悉山上的环境,对于森林更有一份特殊的情感。民国79年走入巡山员生涯,开始在丹大工作站服务,然而,当时的他,完全没想过巡山员的工作难度竟是这么地高。森林大火不留情 救火队长冲第一巡山员的工作内容可说是包山包海,林务局南投林管处丹大工作站主任孙宗志说:「从取缔盗伐滥垦、森林火灾抢救、育林造林的监工、协助山难搜救,到国家森林资源调查等,几乎是巡山员每次工作要面临的业务。」

今年过年,丹大工作站附近发生森林火灾,林建民身为救火队队长,第一个赶回来工作站。林建民表示,火灾现场最危急的是前后上下都有火,所有人都可能被火团团包围住。「风很大啊!那个火焰差不多卷到3、4层楼高度。」林建民边说边比划著。

林建民担任救火队队长,指挥同仁抢救森林大火。图/林务局南投林管处提供
林建民担任救火队队长,指挥同仁抢救森林大火。图/林务局南投林管处提供

巡山员第一线面对森林大火,会先开辟防火线,将地上的可燃物质移除,比如植被和草木等等。主任孙宗志回忆起一次在天马湾的救火任务,还心有余悸。他表示,当时现场防火线快要开完时,风却突然变强了,迅速吹过防火线,蔓延到同仁四周,「我看到他们每个都像山羊一样,有的往下冲,有的往上跑。」林建民则淡淡补充:「遇到那种危险,要跑得比山羊还要快,如果跑不动你就倒楣啦。」

工作环境凶险 恙虫 虎头蜂样样来

除了面对危机四伏的火场,林建民与同仁也经常在斜度60度的陡峭山壁上勘查山林样区,开发新路线。然而遇上大雨时,地面会非常湿滑,几乎要手脚并用才能前进。

此外,骑档车巡视山林盗伐,也是巡山员每天的主要业务之一,「没有摔过车,你不能说你当过巡山员。」这是巡山员私下的一句玩笑话。然而,地上的小水滩、突然窜出的蟒蛇,都可能使行进中的挡车翻覆,一个不慎,甚至可能摔下山坡。

除了要适应地形和天候,巡山员在勘查途中,还可能遭到虎头蜂、蚂蝗的攻击。「你看我的脚都是疤痕,所以我才不敢穿短裤啊!」林建民掀起裤管说。

对抗「恙虫」也是巡山员的另一大挑战。林建民有次从查缉盗伐任务返家后,发烧到40多度,后来因为身上发现类似「被香烟烫过」的痕迹,确诊为恙虫病,致死率可达6成,所幸他抵抗力好,才度过难关。

林建民执行勤务时,以无线电向工作站回报现场状况。图/林务局南投林管处提供
林建民执行勤务时,以无线电向工作站回报现场状况。图/林务局南投林管处提供

肩负使命保卫山林 坚守岗位30年

巡山员的工作风险高、难度高,在南投林管处林政课技士简盈宜眼中,他们就像是「阿特拉斯」,希腊神话中被迫扛地球的男人。但她表示,同仁们都是自愿扛下山林,一直默默守护著我们美丽的宝岛。

被问到长期担任巡山员需要什么样的特质,林建民强调「认同」和「工作态度」。当初入行时,林建民没有想到这份工作的挑战性如此高,然而他坚守岗位至今近30年,对抗熊熊火焰、毒虫侵扰等危机,已经能临机应变, 28年来始终不变的,是对大自然无尽的热爱,以及守护森林的那份热诚和使命。

丹大巡山员视察道路,因岩层结构脆弱,经年崩塌及落石。图/林务局南投林管处提供
丹大巡山员视察道路,因岩层结构脆弱,经年崩塌及落石。图/林务局南投林管处提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