庹文永在蝦稻田裏忙碌

  楚天都市報3月28日訊(記者陳倩 通訊員戢琨 馮亮)“今天早上我們試了一下,20畝蝦稻田裏起了40斤蝦子,質量還不錯,等明天應該就可以大量上市了。”昨天,談起村裏的蝦稻共作田,潛江高石碑鎮天河村黨支部書記庹文永非常高興。隨着“龍蝦季”的開始,這個移民村的蝦稻田馬上又要熱鬧起來了。

  今日,湖北省移民局聯合楚天都市報推出的“美麗移民村、振興帶頭人”專欄,帶您走進潛江高碑鎮天河村。

  剛“下山”時不適應,大片土地發包給別人種

  2010年10月,庹文永隨南水北調移民從十堰市鄖西縣來到潛江市高石碑鎮天河村,當看到一眼望不到邊的土地時,大家都茫然了。在老家,山多地少,人均耕地不過5分,水田更是隻有2分,大家幾十年都習慣了一鍬一鎬種地。而到了江漢平原,全部機械化生產,耕作方式和老家完全不一樣,大家都不適應。開始就一個農戶承包了幾十畝地在經營,到2016年,全村2400多畝地,本村人幾乎沒人種田,全部發包給外地人種植,一季小麥一季水稻,一畝地一年的收益也才400多。

  當時庹文永是天河村農業主任,他知道像這樣守着大片土地卻挖不到金元寶的日子不能一直持續下去。2016年初,潛江市移民局組織各移民村負責人開展蝦稻共作、稻田養蛙等特色農業項目培訓,還去已經形成產業化的先進村參觀。這次培訓,讓庹文永大開眼界,他一回到天河村,就開始了這方面的嘗試。

  白手起家自己摸索,帶動村民嚐到甜頭

  蝦稻種養殖的前景是很美好,但是庹文永回到天河村時,響應的人卻寥寥無幾。稻蝦共作需要一定的技術和啓動資金,而當時的天河村在這一塊都是空白,很多人還說,天河村的地沙化嚴重,不適合搞養殖。“沒人願意做,總要有人第一個做。”庹文永毅然決定承租了146畝低窪地搞起了蝦稻種養殖。

  庹文永自己也是個初入門者,無技術,無經驗,走了不少的彎路,比如當時田裏水草不夠,庹文永就放了不少的水葫蘆,目的是給龍蝦遮蔭,可很快他就發現了問題。水葫蘆比小龍蝦長得快得多,很快滿田都是水葫蘆,水質因此變得富營養化,反而影響了小龍蝦的生長。潛江市移民局及時伸出了援手,組織了多次蝦稻共作技術培訓,庹文永的技術有了大的提高,知道了怎麼去科學養殖,小龍蝦的產量也慢慢提高了。

  2017年,庹文永牽頭成立了文永龍蝦養殖合作社,並帶動了本村移民汪存波,庹華山等十幾人參與到龍蝦養殖的行業中來,2017年底天河村稻蝦的養殖面積已達到900多畝,而且全部是標準化開挖,庹文永個人的養殖面積也增加到了320畝,2018年雖然水稻的管理上有些不到位,有些倒伏現象,但仍然盈利近20萬,新加入的養殖戶在庹文永的帶動下當年都有盈利,他還指導同時搬遷到高石碑鎮漢江村的移民李平發展蝦稻300多畝。

  引進大批養殖能人,今年蝦稻共作還要上規模

  庹文永帶領天河村開始了新一輪的創業。2018年底一大批專業能人入駐天河村,這裏不僅有本村的,也有外地浙江的老闆,潛江本地鄉鎮龍灣、積玉口、熊口等地的老養殖戶近十幾人帶着資金和技術來庹天河村投資,目前天河村蝦稻養殖面積已達到1900多畝,幾乎覆蓋了全部耕地,大大地帶動了土地價值,土地租金也順勢上漲,給移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目前庹文永320畝地的正處於積極管理中,找他預定蝦苗的除了本村農戶,還有天門及十堰老家的。庹文永說,新的一年,要帶領全村把蝦稻共作再上一個新臺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