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ke瑜伽APP 海量瑜伽精品課免費學

「下犬式拱背?」「前屈趴不下去?」「一字馬劈不開?」

寶貝們應該都遇到過這些情況,很多人都簡單粗暴地把原因歸結為是自己韌帶不好。其實這些問題,都跟大腿後側的腘繩肌有關係。

腘繩肌是大腿後側的主要肌群,包括半腱肌、半膜肌、股二頭肌,它控制著膝關節的屈曲、外旋,和髖關節的伸展。在走路、跑步和瑜伽中起著關鍵的作用,影響我們身體動作的許多方面,尤其是髖部的靈活性。

腘繩肌就像車的剎車一樣,不靈活的腘繩肌就像拉著手剎開車:前屈下不去,勇士腿邁不開,神猴變土猴,倒立腿起不來,總之拎哪壺哪壺都不開!

所以對於很多瑜伽愛好者來說,腘繩肌如果很緊,這個瑜伽練得就像一個「半殘廢」人,很多體式即使其他條件你全都具備,腘繩肌也會把「閘」拉死。

那麼,為什麼很多人的腘繩肌總是感覺「拉不開」呢?你可以對照自己看看是不是有以下原因:

1.腘繩肌運動範圍受限

一個長期被限制的運動範圍也會引起腘繩肌的僵硬。比如久坐或者久站,這些都不足以讓腘繩肌有一個比較充足的運動範圍。

因為腘繩肌負責膝蓋的屈曲,長時間的坐或者站,膝蓋完全是固定的狀態。你沒有讓腘繩肌達到充分的活動,那麼長期受到運動範圍限制的腘繩肌變得很僵緊也就不奇怪了。

2.過度使用

過於頻繁地不當拉伸活動,或者在運動中身體的順位有問題都會容易導致腘繩肌過度使用,負擔過重而變的僵硬。

這麼重要的部位,當然要多加練習了。除了常見的坐姿前屈、站立前屈、下犬式這些能夠有效拉伸大腿後側的體式,今天給大家介紹幾個非常棒的體式。

半猴式

單腿跪立,右膝停留在墊子上,臀部向後來到右膝正上方;

向前伸直左腿,左腳勾腳背(可以用手撐在瑜伽磚上);

吸氣,延展脊柱向上,呼氣,以髖部為折點向前,俯身貼於伸展的左腿上;

讓緊張感伴隨著呼吸從大腿後側和下背部消散,停留5到10個呼吸。

低弓箭步旋轉

身體呈四角支撐狀,跪在墊子上,兩個膝蓋打開,與髖部同寬;

右腳向前邁出一大步,放於雙手之間的墊子上,右腿膝蓋位於胸前,髖部的左側向前並向下方推送,緩緩用力拉伸髖關節;

手指尖觸地,胸骨上提,頭頂向上頂送,幫助後背延伸,左腿貼在墊子上,身體向右後方旋轉,保持放鬆;

在這個姿勢保持至少5次深呼吸,然後換一條腿,繼續做這個體式。

雙角式

以山式的站姿為起始姿勢,分開雙腿約兩個肩寬,腳尖向前。雙手背後交叉握緊,微微擴張肩部,打開胸部;

吸氣,抬頭,胸口打開,呼氣,身體緩慢向前、向下伸展,使背部柔軟而纖長,手臂在身後伸直;

繼續呼吸,手部向前伸展到地面,前額和頭頂部分輕輕落在墊子上,保持5-8次呼吸的時間;

呼氣,緩慢抬起頭部,手部在背後不要鬆開,脊椎正一節一節地向上伸展還原。

加強側伸展式

山式站立,雙腳跳開約自己一腿長的距離,雙手側平舉;

左腳向左轉90度,右腳朝左轉70-80度,左腳腳跟與右腳腳後跟內側在一條直線上,身體轉向正右側;

雙手經體側向上舉過頭頂,以腹股溝為折點,保持背部凹陷,身體向前屈到個人最大極限;

雙手放在地面上或瑜伽磚上,頭部可以放在右膝上,伸展背部,逐漸地伸展頸部直到脖子;

保持30-60秒,吸氣,慢慢還原,換另一側。

蝗蟲式

趴在墊面上雙腿保持伸直,雙手放於體側掌心貼地,下頜點地,雙手在背後交扣握拳。

吸氣時,將頭部、上身及大小腿前側抬離地面,雙臂向後伸展,髖部支撐墊面,腹部收緊,臀部自然收緊,停留5次深呼吸;

隨著下一次吸氣,將抬起的部位放回墊面,解開雙手,還原身體至俯卧狀態,放鬆調整。

最後要提醒一下大家,現代人因為久坐導致大腿後側緊是很常見的事情,千萬不能對大腿後側突然進行強烈的拉伸,否則將很容易拉傷,而這種大肌肉群一旦受傷,恢復也是非常慢的。

我們要記住,比拉伸大腿後側更重要的是保護大腿後側。所以請各位伽人聯繫的時候量力而為,不要強行去拉伸,安全練習永遠是第一位的。

Wake瑜伽小貼士~

1、瑜伽是身心合一的修鍊課程,體式、呼吸、冥想,三者缺一不可。

2、客觀評估自身狀況,不要過分追求某個體式,過度修鍊,以免給身體帶來不可逆損傷。

2300+專業課程

趕快上Wake瑜伽獲取!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