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林志成╱台北報導】

如果有一天人類要去遙遠的星球太空旅行,需要冷凍數光年再復甦,就需要進步的低溫保存方式。清大化學系教授江昀緯實驗室利用電子自旋共振實驗技術ST-ESR,驗證水溶液降至-93℃的低溫下仍可有兩種不同液相存在,為細胞低溫保存技術的研究再推進一大步。

江昀緯與他指導的博士生郭雲軒完成「水分子與蛋白質的動態關聯」論文,揭開了水與蛋白質互動的神秘面紗,最近登上美國化學會跨領域類頂尖期刊 ACS Central Science,標題寫著「水『奴役』蛋白質運動嗎?」,顯示這項突破性研究成果重要性。

江昀緯說,水在低溫下並非如大眾認知的只有結冰一種樣態,光是水「結冰」的結晶態到目前為止就已經被發現超過21種。

江昀緯團隊採用全台僅有、價值4000多萬元的電子自旋共振實驗設備ST-ESR,偵測水分子在低溫下的運動,觀察到在-33至-93℃的低溫下會發生「液-液臨界現象」。

研究團隊發現,調入微量甘油的水溶液在-13℃以下,就會進入「液相一」,溫度再降至-83℃「液相二」則會出現,這兩種液態相都相當穩定,但密度等性質不同,運動方式也不同。江昀緯說:「這現象似乎違反直覺,因為兩種相的組成物都一樣、都是液體,但在低溫下卻可以彼此分離,存在於蛋白質表面。」

江昀緯解釋,一般食物若冷凍結冰,細胞就易脹破,保存方式,易造成蛋白質損傷。若想完成數百年的太空旅行,人體冷凍休眠的技術是關鍵,細胞一旦結冰受損恐難復原。他們的研究為細胞的低溫保存提供新思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