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畢加索嗎?

地球人都知道啊,畫畫的,特有名。

他的畫呢?

看不明白是個啥玩意兒,不喜歡畢老師的畫!

。。。

如果是關於喜不喜歡一張畫,這個話題有點大,大到每個人的生活經歷,受的教育,性格,小到看藝術作品時的心態,環境,都影響到了對畫的評判。

對!喜不喜歡,這很主觀,看同一本王子復仇記,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不同的林妹妹。

如果是關於看不看得懂畢加索,這則是一道知識送分題。這篇文章將解決這個問題,一步到位,幾分鐘而已!

畢加索,西班牙著名的畫家,雕塑家。人們稱他為「人類藝術史上罕見的藝術天才」。 他老人家全名為Pablo Diego José Francisco de Paula Juan Nepomuceno María de los Remedios Cipriano de la Santísima Trinidad Ruiz y Picasso 您沒看錯,這就是他的全名,他的身份證應該有A4紙那麼大,不然印不下,呵呵。

通常,我要看到一張畢加索,會說「這是名畫嗎?!我看不出它好在哪兒」,或者「就這樣的畫,要擱我,我也能畫!」

然而,在2015年,在佳士得拍賣會上,這幅阿爾及爾女人(o版)拍出了1.794億美元。。
想買這畫,你家有礦嗎?

但畢大師也不是一直都畫這風格的,人家從小在老爸的督促下就刻苦練習,畫風很古典,很學院派。基本功那叫一個杠杠的。

上圖均為畢大師青少年的習作,右下是畢加索16歲的作品《科學與慈善》,在西班牙全國美展中獲獎。

而在後來遊學巴黎的期間,他看到了後期印象派大師塞尚的畫,這就像一道閃電,劃亮了青年畢加索當時那整個藝術的天空!

傳統繪畫傳承了上千年,其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在一個固定的視角,用透視,明暗等手段來複制和表現事物。

這是藝術殿堂一塊最重要的基石。

而塞尚就是當時勇敢跳出來,致力於把這塊基石徹底打碎的幾個最著名的二杆子之一(另外有一個叫高更,還有一個叫梵高。)

他提出:藝術是與自然平行的和諧,而不是模仿自然。

左邊是塞尚的學長,法國畫家夏爾丹的靜物,在一個固定的視角下,忠實的再現了蘋果,水杯。

右邊塞尚的靜物中,你不覺得畫面都很彆扭么?

對,塞尚畫出的整個空間都扭曲了!他把面前的物體分拆成了不同視角下的空間,水杯和果盤的圓口是俯視的,容器的身體則是平視的。桌子是俯視的,後面的牆壁是平視的。而儘管盤子里的蘋果和桌子上的蘋果高低不同,還是被塞尚生生拼到了一起。

在他眼中,固定不動觀察到的蘋果,只是眼睛編織的一個2D假象。只有把蘋果上下,左右不同角度的形象重組在一起,才是一顆在3D空間中真實存在的蘋果。

當畢加索看懂了塞尚老哥的畫,戴上了3D眼鏡重新觀察這個世界,就炸裂了。

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畢加索創作於1907年的《亞威農少女》,請記住她們,因為無論是什麼文字編寫的藝術史中,都必須提到這張畫。這是現代藝術的一個里程碑。

畫面左邊的三個女子,明顯脫胎於古典雕塑,右邊兩個粗野,原始的形象則源於非洲民族面具而來的靈感。身體都被被簡單的幾何形體取代。

五人並肩排列,撲面而來的就是歐洲文化與非洲文化,古典與原始的碰撞!

在這張畫中,老師教的那個叫「透視」的真理被無視了。被畫家和觀眾津津樂道的「明暗」不存在了。

「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如一位評論家所說,畢加索打破了一切,然後再加以主觀的拼湊、組合,以求所謂立體地表現出物體的不同側面。

我們看見,畫面中央的兩個女子臉部呈正面,但其鼻子卻畫成了側面;左邊形象側面的頭部,眼睛卻是正面的。不同角度的視象被結合在同一個形象上了。

畫面右邊那個蹲著的女子,身體是背面的,而頭部是正面的,直楞楞地對著觀者。畢加索似乎是圍著形象繞了180度之後,才將諸角度觀察到的,綜合為這一形象的。

這種在二維平面上表現三維空間的新手法,和多視角,多層次用幾何形體去重新塑造物體理念,後來有了個名字,叫立體主義,它深深的影響到了文學,繪畫,電影,雕塑,建築,時尚等領域。

與你相遇才是我生命的開始。

這是畢加索對作品《夢》中的少女瑪麗·泰瑞莎的真情表白,紅色的椅子代表畢老師的愛把少女團團地圍住。少女沉醉於愛情的夢裡。

而少女的胸部呈現出半遮半掩的青澀,衣服上的波浪水紋,是畫面橫向流動的美感。

這幅畫是畢加索對精神和肉體愛的最好呈現。(老師在藝術上是大師,在感情生活上是個人渣,Mmmm。。。)

這個時期的他喜歡用明快、對比強烈的顏色。線條和色彩自由自在的組合。

正如畢加索以往的作品一樣,傳統古典繪畫所追求的表現方式及老老實實的「講故事功能」,正是他用盡全力所要拋棄的。

繪畫完全是以畫家個人的主觀為中心,以個人「腦子裡的理解」來代替客觀世界本身的規律。正是他一生所追求的。

我們不但善於破壞一個舊世界,我們還將善於建設一個新世界。

那我就皮一下

油畫《格爾尼卡》,是畢加索作於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響及歷史意義的傑作。畫中表現的是1937年德國空軍瘋狂轟炸西班牙小城格爾尼卡的暴行。

乍看起來,這幅畫在形象的組織及構圖的安排上顯得十分隨意,我們甚至會覺得它有些雜亂。這似乎與轟炸時居民四散奔逃、驚恐萬狀的混亂氣氛相一致。

然而,當我們細察此畫,卻發現在這長條形的畫面空間里,所有形體與圖像的安排,都是經過了精細的構思與推敲,而有著嚴整統一的秩序。

在畫面正中央,不同的亮色圖像互相交疊,構成了一個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中軸,恰好將整幅長條形畫面均分為兩個正方形。

全畫從左至右可分為四段:第一段突出顯示了公牛(象徵強暴)的形象;

第二段強調受傷掙扎的馬(象徵受難的西班牙),其上方那盞耀眼的電燈看起來好似一隻驚恐、孤獨的眼睛;

第三段,最顯眼的是那個舉著燈火從窗子里伸出頭來的「自由女神」;

而在第四段,那個雙臂伸向天空的驚恐的男子形象,一下於就把我們的視線吸引,其絕望的姿態使人過目難忘。

畢加索以這種精心組織的構圖,將一個個充滿動感與刺激的誇張變形的形象,表現得統一有序,既刻畫出豐富多變的細節,又突出與強調了重點,顯示出深厚的藝術功力。

在這裡,畢加索摒棄了色彩,只採用了黑、白、灰三色,從而有效地突出了畫面的緊張與恐怖氣氛。

在那個科學和文學爆炸的二十世紀初,

有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達爾文的進化論,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

還有分裂的原子,X光的發明....

其中,還有立體主義,和一個叫畢加索的青年。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