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題主的問題,首先提出幾個觀點:

1、 對於藝術作品,哪怕是再經典的,被評論家,美術史家奉為大師傑作的作品。你同樣可以認為是不美的。這毫無問題,審美本就是一個主觀的東西。但,你不能因此否認他的價值,更不能就不允許其他人認為它美。所以題主get不到畢加索的藝術性一點也不奇怪也不另類,同樣也不影響其他人能領略到大師的藝術性。

2、 藝術史上有許多形式上的探索。他們的價值不在於徹底推翻主流、推翻古典、取而代之,而是告訴你,藝術還能這樣。形式還能這樣探索,這種形式探索到極致是這樣的。而一直以來,傳統也被保存在審美影響之中,從未被拋棄。只是,十九世紀末以來,受達爾文進化論影響,人們認為社會一定要進步,一定要創新,這就導致形體的過得地誇張,導致藝術邊界的模糊。忽略了主體,好像大眾喜歡的就是庸俗的,小眾的就是前衛的,這是錯誤的。他們探索的是有價值的,比如老百姓看得最多的還是架上畫,經典的,可能對畢加索的作品嗤之以鼻,的確他們有時是不會令人花很長的時間去沉思,因為是高度形式的。不過,他們還是有價值的,可以認為不美,但不能簡單否定。

3、 我們如今所看到的藝術史,特別是現代藝術,特別突出了那些形式上的探索、革新、反傳統。而且,對於一個藝術家,往往最被常提及的是那段反傳統的、創新的時期,其他往往被忽略。其實,有許多藝術家,早期的作品也很傳統(因為往往接受學院派訓練)而後期,也有不少藝術家回歸傳統。所以,我們印象中對一個藝術家的形象往往是不完整的。可能只是他一個特定時期的特定的一些作品而已。畢加索在早期的畫作,也是十分傳統並且規規矩矩的。

以上。希望對題主有所幫助。


建議讀一下歐洲1900-1972年關於畢加索的歷史及事件。他的作品是否有價值是由當時的藝術革命以及市場因素決定的,請參考畢加索從十九歲到現在的作品價格增長梯度,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畢加索用這些數據來證明自己是成功的、正確的。他與勃拉克的立體主義影響了我們平時的服裝、電影以及看待圖像不同維度的水平。技術只是工具,它發揮不了什麼決定性作用,觀念和思維模型的構築決定最後形成的是藝術品還是行貨。準確的說畢加索的觀念和思維模型在當時更有遠見,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不管是否喜歡,它們存在的原因就是「合理」。


跟你說句話 你就知道 你為什麼get不到他的美了。 三段的棋手不知道四段的棋手在想什麼。就像四段的棋手永遠不知道九段的棋手在想什麼。這麼說 你懂嗎?


畢加索本人是這樣說的:「我14歲就能畫得像拉斐爾一樣好,之後我用一生去學習像小孩子那樣畫畫。」

可能很多人看了畢加索的作品後都有個疑問:就這亂七八糟的也能叫名畫?還賣那麼貴?畢加索真會畫畫嗎?

其實回頭看一下他的創作歷程就知道:畢加索當然會畫畫,而且很早的時候就達到了一般人心目中「畫得真好」的程度!


跟畢福劍是本象嗎?


會欣賞藝術只是很少人,藝術鑒定專家也只是鑒定歷史,並非藝術品的價值。富豪購買藝術品並不是欣賞,只是作為投資和傳給下代,西方國家存款股票不動產等遺產傳給下一代都會打重稅,而藝術品繼承非常隱蔽。


畢加索是自已創的立體派,東西方文化不同,個人修養不同,對藝術品的認識就不同,寫實藝術和抽象藝術是兩個不同的表現手法,如國畫的工筆和寫意,一個重形似,一個重神似。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