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各國民族的傳統文化組成部分,對人類發展具有獨特價值,也多次看到「非遺可以促進可持續發展」。那麼究竟有何具體做法呢?感覺這個話挺空的。


理性客觀結合當今社會情況現狀做出迎合他們的抉擇和策略


綜合跟進黨的方針政策


我比較推崇無為而治。有很多傳統文化老百姓會自動的把它延伸下去,但是我們的某些組織卻崇洋媚外,試圖用所謂科學可知論辯證法這些來改造傳統文化。這些毫無疑問會打壓傳統文化。 甚至某些傳統文化被禁。

而某些傳統文化,因為符合他們的精神,就獲得財政支持。也就是政府把本應屬於人民的資源按照他自己的意願去分配使用。可能目的是好的,但是效果卻總差強人意。

如果政府少收廣大窮人老百姓稅,老百姓人人安居樂業,傳統文化想不復興都難。可是你知道當今主要是資本推動下弘揚傳統文化,而真正的如水滸傳的造反精神,又不敢宣揚反剝削。這就很尷尬了。政府怎麼扶也扶不起來。再多的錢也創造不出七八十年代香港的電影。

就說易經里的太極圖吧,其實太極圖是個四維濃縮圖。黑白兩個蝌蚪是三維的。兩個小點兒代表時間維。也就是說連霍金都理解不了太極圖。最終學術的發展會把這些崇拜西方資本家所謂科學的人的臉打得啪啪響。

當然不是中國人打。是西方人自己拐過來承認易經、老子等牛逼。


主要是得適應時代吧。每個歷史時期都有自己的娛樂文化方式,比如說唐詩宋詞 明清小說。又比如說京劇越劇以及其他各種地方戲劇,這都是屬於非物質文化。還有一些傳統工藝也是如此。

要讓這種非物質得到可持續發展,那就得找到在當下的盈利方式,而不是故步自封毫不改變。音樂中的中國風,或者李玉剛那種借鑒京劇技巧的 就是一種模式。還比如說相聲,如果按照原版模式講最初的相聲,現在能逗樂的人就少了,但如果是按照傳統笑料安排模式說新的段子,那就是進步了不是么?


來猛獁市集,關注他們公眾號


各種藝術形式一旦固化成型就已經死了,非遺基本都是屬於這個範疇,本身沒有什麼活力,所以需要體外輸血要靠各種補貼補助,所謂的可持續其實就是想辦法拿到各種補貼,好在現在國家有錢,縣市省國家都有各種補貼,只要是原汁原味的不愁拿不到。

如果想可持續,只有一條路:創新。比如樣板戲對於京劇,但是創新之路很難走,各類靠這個吃飯的專家就會反對,因為你把固有的模式打破了,因此有可能就拿不到補貼了,可以說費力不討好,你可以上網查一下,崑曲王子張軍前段時間搞了一場創新性很強的演出,結果受到眾多專家的非議,難。


毫無疑問,非遺可以促進可持續發展,而且角色很重要,可持續發展指發展既滿足當代,又不以損害後代子孫的需要為前提。今天人類所做的事情恰恰是斷了後代子孫的生存為代價的,是不可持續的。

非遺是代代傳承的集體文化,傳統醫藥、傳統飲食技巧藝、傳統手工藝品製作技藝、生產習俗等非遺都有助於身體健康、生活品質以環境保護。舉例子,傳統中醫藥你了解吧,青蒿素的發現不必提。說一下安宮牛黃丸,這個葯國人不知用了多少代了,對一些急病有著奇效。這個藥丸的製作工藝異常繁雜,其中一味葯需要一片葉子一片葉子的去梗枝處理,多費人工時間?同時對藥材原料要求非常高,如果不進行干預性保護,在當代西醫治療普及以及市場逐利環境和自然環境污染的影響下,藥材品質及製作工藝都會降低水準,以利潤最大化,結果 ?想而知,我們的後代極有可能不會做這個和使用這個葯了,

說到這裡,有人說,消失就消失吧,不是還有西醫嗎?事實並非如此,請再細想。


小透明:本身就是做傳統文化教育(政府支持的)所以對此類問題深度思考過。

首先「非遺」如果可持續化操作就不是非遺了。正是因為盈利點低,付出高回報低沒有人願意學習所以才容易失傳(某些說賣文創作品賺錢的不算,這仍然處於少部分人掌握非遺技藝)

個人認為這個問題很大,一個人或者一個組織是沒有這個能力完成的,政府及社會各界人士的努力下才有機會完成。在號召傳統文化復興的今天,只要抓住非遺的痛點或者熱點機會。非遺的傳承創新還是很容易做到的。


首先讓自己真正熱愛所感興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