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隽杨 编辑/陈晓平

  3月26日晚,海底捞发布上市后的第一份年报,2018年收入达169.69亿元,同比增长59.5%,净利润达16.46亿元,同比增长60.15%,净利润率为9.7%,保持相对稳定。

  其中,海底捞97.2%的收入来自餐厅,总门店数达到466家,新增门店近200家;外送业务占比1.9%,绝对较低,增长速度较快,只是外卖客单价有所下降,从2017年的311.1元降至297.8元,海底捞将其归因为混合迷你火锅订单增多。

  有趣的是,一线城市的海底捞出现“消费升级”现象,人均消费为106.1元,同比2017年增长近8%,而三线城市人均消费为92.1元,同比降低2.5%,或与门店网络向次级城市扩张有关。

  此外,一线城市和三线城市同店增长率强劲,分别为11.7%和10.6%,相比之下,位于二线城市的门店同店增长较为疲软,仅为4.3%,低于6.2%的平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海外市场的同店销售出现8.5% 的下降——海底捞现有36家门店在境外。

  2018年,海底捞一共接待1.6亿消费者,上线“海底捞超级APP”,会员可在手机上使用排队、点单、叫外卖等服务,截止2018年底,海底捞共有3600万会员。此外,公司在北京开设了第一家智慧餐厅,厨房配餐由机械臂完成,提高了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火锅汤底也由自动化生产线操作,可以根据客户口味进行个性化配比。

  海底捞以善待员工知名,财报披露,2018年,员工成本(包括薪金、工资、津贴和福利)为50.16亿元,截止年底员工数为69056名,2017年底则为50299人,以两者均值来计算,员工的人均支出约为8.4万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