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史讀書記

  喬秀巖 葉純芳 著

  “古典與文明”系列

  精裝,510頁,定價:68元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9年2月

  作者簡介

  喬秀巖

  喬秀巖,1966年生。東京大學中國哲學專業畢業,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博士。先後師從戶川芳郎、倪其心、王文錦、尾崎康等先生。

  葉純芳

  葉純芳,1969年生。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先後師從許錟輝、林慶彰等先生。

  內容提要

  學術曾經是什麼?學術史,還有經學史、思想史、哲學史等等都在回答這個問題,這些“史”會展示歷史上思想、學術發展演變的脈絡,以提供理解的思路。然而這些脈絡卻並非古代學者自己意識到或感覺到的,而是千百年後的人整理出來的概念體系。我們有天然、天真的求知慾,有探索未知世界的衝動。於是我們輕鬆甩開了作爲現代概念體系的“史”的發展脈絡,直接而且專門觀察古人留下的文本,努力讀出埋藏其中的思維過程。這樣探索的結果並不能推出什麼理論,我們也無意於提供新的“史”來替代當今通行的認識。自己琢磨着,只有“讀書”這一平凡無奇的老詞最適合代表我們所做的事情。

  《學術史讀書記》涉及馬融、鄭玄、何晏、劉炫、趙匡、朱熹、楊復、孫詒讓等學者,也談到了禮制議論,借鑑西學、訓詁學等問題。既有漫長的論述,也有精悍的札記。豐富多彩,相信不會無趣。

  ——喬秀巖

  目錄

  前言

  鄭玄《周禮注》從違馬融《周官傳》考

  論鄭王禮說異同

  論鄭何注論語異趣

  鄭學第一原理

  學《撫本考異》記

  如何理解晉代廟制爭議

  《孝經孔傳述議讀本》編後記

  經疏與律疏

  閒聊啖、趙、陸《春秋》學

  朱熹、黃幹及楊復祭禮學的形成

  朱熹《儀禮經傳通解》對《禮記》經、傳的界定

  《楊復再修儀禮經傳通解續卷祭禮》導言

  《周禮正義》的非經學性質

  孫詒讓《周禮正義》鄭非經旨、賈非鄭意辨

  經學變形記

  郭明昆對西方人類學理論的接受與利用

  附:郭明昆的《〈儀禮·喪服〉考》研究

  書評:汪少華《中國古車輿名物考辨》

  札記:

  道 / 漢魏二社一稷 / 其服皆朝服

  人偶不孤不參 / 王肅六宗說

  王者覆四方 / 無有、未之有

  於義壹體 / 鄭注孔氏本辨

  文/葉純芳

  《學術史讀書記》前言

  十多年前,外子橋本、我和目前任職山西師範大學的張煥君、臺灣中正大學博士班剛畢業的黃智信,因分別研究《周禮》、《儀禮》、《禮記》、禮制,志同道合的我們,在山西臨汾結拜爲四兄弟,許下承諾,一生要爲禮學研究貢獻我們四人的心力。當時我們都是三十多歲的熱血青年,有着數不完的理想,想要用我們的雙手一一實現。十多年過去了,其間,橋本和我結爲夫妻,也和煥君、智信在北京大學共同執行了“朱熹禮學研究——以祭禮爲中心”的項目。並由臺灣“中央研究院”出版了我們從日本靜嘉堂抄出來的《楊復再修儀禮經傳通解續卷祭禮》;得到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臺灣“國家圖書館”的幫助,由北大出版社出版了《影印宋刊元明遞修本儀禮經傳通解正續編》;更結集了十多位學者對朱熹及其弟子禮學的研究,在中華書局出版了《朱熹禮學基本問題研究》論文集。這兩年,四人雖然天各一方,但是都不曾忘記我們的初衷,仍在各自的研究領域中貢獻着一己之力。

  現在,三聯書店要出版橋本和我兩人的論文集了。這是第一次,將我們兩人在這十多年當中所寫的文章集結成書,作爲一個階段性的成果,我們非常期待這兩本論文集的出版。

  《文獻學讀書記》與《學術史讀書記》

  論文集分爲兩本,一是《文獻學讀書記》,一是《學術史讀書記》。其中,外子橋本單獨撰寫的文章,是在2013年臺灣出版繁體字版《北京讀經說記》的基礎上,添加了這幾年所撰寫的文章。這些年,我們嘗試共同翻譯早期日本學者的經學、文獻學研究的文章,這種合作的方式意外地讓工作更加迅速,也培養了兩人的默契,更能夠理解彼此的想法。於是,我們也開始以合作的方式撰寫論文,《金刻本〈周禮〉商榷》《聶崇義〈三禮圖〉版本印象》應該算是兩個很好的例子。開始我們是分別撰寫,後來在討論的過程中,發現這兩篇文章若對照來看,恰好是探討宋金元南北方刻本關係很好的例證,於是調整做法,由兩人合撰。而這兩篇的撰作,完全是因爲張煥君邀我們到山西師範大學參加“晉學文化研討會”這樣偶然的機會,我們以平水刻書爲發想,撰寫出了這兩篇很有意思的文章。2013年冬,臺灣“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舉辦“臺灣經學研究(一)——明鄭時期-日據時期”研討會,邀外子橋本和我參加。此前,我曾在“國科會”人文學中心博士後任職期間,參與舉辦“《日治時期臺灣儒學參考文獻》(林慶彰先生編)讀書會”,在這個時期,臺灣真正可以稱得上是儒學家的人不多,其中郭明昆讓人感到很奇特,故撰寫《郭明昆的生平與〈儀禮·喪服〉研究》一文。三十九歲早逝的郭明昆只留下一部由友人幫忙蒐集編纂的論文集,整部書以日文撰寫,當時我還是日文的初學者,必須依靠翻譯本,然而因爲譯者對《儀禮》的陌生,導致了隨處可見的錯譯。趁此次機會,外子橋本和我再次合作,將此文改寫成爲《郭明昆漢族稱謂研究的獨特性》。歷來學者對漢族稱謂的研究,大都採用《儀禮·喪服》《爾雅》來作爲核心資料。我們找到與郭明昆同時期研究漢族稱謂、使用相同核心資料而獲得好評的馮漢驥先生的成果,來作爲檢視郭明昆研究的對照。最後發現有漢學基礎、接受日語教育、通過英文書刊學習西方人類學方法的郭明昆,卻比留學美國,受到人類學完整訓練的馮漢驥的研究做得更加細緻、嚴謹,讓我們驚歎!會後,“中研院”歐美所的洪子偉教授來找我們,表示這次會議是專程來聽《郭明昆》這篇文章的,並希望我們能夠參加翌年五月歐美所舉辦的“存在交涉——日據時期的臺灣哲學”研討會。因爲我們在北大歷史系都還要上課,所以只能採取折中的方法,我們回去重新撰寫了文章,請洪教授代爲宣讀,最後才成爲本書收錄的《郭明昆對西方人類學理論的接受與利用》一文。郭明昆留下的著作,至今依然散發着迷人的光芒。好的作品,即使短暫地被時代所遺忘,但不會永遠被埋沒。

  想起外子橋本常常說我在臺灣接受過正規的經學訓練,是經學的名門正派,他自己則是半路出家,大家看他好像喜歡發異論,但不會認同他的說法。不過,正是這種沒受過正規訓練的環境,讓郭明昆跟外子橋本都注意到我們認爲理所當然而忽略的內容,纔是問題的關鍵,提出讓我們處處驚豔的想法,就像《〈孝經孔傳述議讀本〉編後記》中的“唐玄宗的‘文化 大革 命’”一節。長期以來,經學史的著作對由唐至宋經學轉變的解釋都不能讓人完全信服,這篇文章以爲關鍵在於我們對唐玄宗的種種作爲是如何認定的。唐玄宗給儒、釋、道三部重要經典《孝經》《金剛經》《道德經》重新作注,又令《孝經注》刻石;命人校改《尚書》文字;調整《禮記》中的《月令》,並令加註;編訂《唐六典》《開元禮》……這種種作爲,讓人以爲唐玄宗重視傳統文化、重視孝道、重視儒家、重視經學,我們則否定了這種常理判斷,文中舉出許多證據來證明這個想法,在這裏先向讀者賣個關子。這本論文集中,首先想要推薦給讀者的就是這一篇。

  只要識字,或許就願意打開書本。書,人人會讀,可爲什麼我們要將論文集名之爲“讀書記”呢?這些年,我們一直在思索與討論、也常被學生問到的問題,就是“理解經書的方法”。這兩本《讀書記》,可以說是我們的答案。而且,我們覺得這樣讀書,是一件特別有意思、快樂的事情。經書在古代之所以稱爲“經”,是因有神聖不可易的地位,雖然並非完全無錯簡、錯字,但是經書中諸多問題至今已是不能解且不可解的事實,我們必須要接受。大體上目前我們讀到的經書,和東漢及以後的經學家們所讀到的並無二致,而他們想盡辦法根據這不可易的文本,提出了可以解釋的方法。我們想做的、能夠做的,就是試着理解古人,探索他們何以如此解經,爲什麼不那麼解經,然後自然而然串聯出經學研究的歷史。對我們來說,經書的魅力,在於歷代經學家對經書的解釋方法,不在經書本身倫理道德的規範或經世致用的使命。而在逐步尋求蛛絲馬跡的過程中,甚至可以得到媲美看推理小說的暢快感。

  每寫完一篇文章,我們都會相視而問:“某某某會感到滿意吧?”是的,相信鄭玄、劉炫、朱熹、楊復、孫詒讓、郭明昆都會滿意。不管是不是錯覺,至少我們心裏要有這樣小小的自信,纔敢投稿。這是我們對自己的期許。而讓我們能夠做出這種追求的,是北大歷史系與古代史研究中心的老師們。在以量、以名牌取勝的時代,他們從來沒有給過我們壓力,要求寫多少篇文章、發多少篇在覈心期刊上,師友們總是默默地支持我們,耐心地體諒我們,適時地給予我們各種中肯的意見,每一篇文章我們都寫得很快樂,也期待讀者們能夠欣賞我們的這種嘗試。

  2018年1月8日

  本文轉載自公衆號【三聯學術通訊】

  特別鳴謝

  書院中國文化發展基金會

  敦和基金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