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網路上盛傳的電吹風新用途,中醫專家認為,確實有一定的作用,但穴位刺激還是揉按更安全,尤其是家長不要輕易給兒童吹穴位,否則可能得不償失。

  微博傳出

  電吹風吹穴位

  就能治好小兒感冒

  近日,在微博上,一條電吹風可治小兒感冒的消息吸引了不少網友的關注與討論。記者看到這條微博稱:用電吹風的熱風在寶寶背部大椎穴和肺俞穴吹10分鐘,立竿見影治療打噴嚏、流清鼻涕、輕微咳嗽等各種感冒初期癥狀,將感冒扼殺在搖籃里!

  對小朋友來說,氣溫變化時最容易感冒,尤其今年冬天氣溫大降,感冒發燒的孩子還真不少。看到有這麼簡單易操作的方法可以治小兒感冒,還不用吃藥打針,很多網友紛紛轉帖。網友「子楓708」:「很早就試用過了,風寒感冒初期才適合的,效果還不錯。」

  不過,也有不少家長對電吹風治小兒感冒的方法有保留意見。

  存在質疑

  網友認為不靠譜

  電吹風輻射很大

  網友「霽曉老師」坦言:「用過,但沒吹那麼長時間,而且不知道吹哪個穴位,只知道吹背。也擔心電吹風的輻射太大了,只用了兩次。」

  網友「自由奔放_早九晚五」提出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10分鐘,汗死,如何控制溫度?」

  網友「心心MMA」:這個我個人覺得不太靠譜,電吹風輻射很大,對著寶寶穴位吹10分鐘,不是危害更大嗎?本來不想說的,但看到很多人轉,我覺得大家當媽媽的還是適當要分辨一下才好。

  網友「開心歲月無聲」:電吹風?雖然知道這兩個穴位超級關鍵,可是還真不太敢用電吹風吹。

  具體做法

  怎麼用電吹風吹穴位?

  利用電吹風刺激穴位的具體做法如下:一般的電吹風都有幾擋溫度可調,調到較低的那擋,感覺吹出來的風溫而不燙最適宜,然後隔10-15厘米的距離對準穴位吹。注意避開臉面、黏膜、傷口、皮損處。用電吹風刺激穴位後感覺舒適即止,時間最長不要超過2分鐘,以防燙傷。用電吹風隔著汗衫吹同樣能有效刺激穴位,尤其是對自我感覺皮膚乾燥的人而言。吹穴位的時候,要除下首飾等裝飾品。

  日本醫學專家

  電吹風吹穴位可暖身 功效不在艾灸之下

  記者通過網路搜索發現,電吹風與穴位的關係,似乎並不僅適用於小兒感冒,有消息稱,日本東京女子醫科大學川島朗教授傳授了一個簡便實用的暖身方法,即利用電吹風吹出的暖風來刺激人體相關穴位,從而獲得暖身效果,其功效不在艾灸之下。具體穴位如下:

  百會穴的位置在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百會穴是個萬能穴位,刺激它能調整人體平衡,緩和疼痛感,可增進健康,緩解壓力。洗完頭後,用電吹風吹乾頭髮時就可以同時刺激它。

  足三里穴位於小腿前外側,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處。刺激足三里穴能調整腸胃功能,改善感冒癥狀。若你空腹腸鳴,說明有胃寒,此時可以用電吹風來刺激該穴以求緩解。

  湧泉穴位於足底,刺激湧泉穴能提高腎功能,消除疲勞;有助於促進水分代謝,改善腿腳冰涼和水腫現象。

  中醫專家觀點

  是一種刺激方法 但不能替代艾灸等

  電吹風吹穴位真的有如此神奇的效果?讓我們來聽聽專家是怎麼說的。

  江蘇省中醫院針灸科副主任中醫師糜中平在臨床上主要從事理療,他認為,電吹風所起到的應該是熱電效應,類似於醫院的紅外線理療儀,可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組織代謝,起到紅外線理療儀熱敷的作用,與艾灸有類似的作用。「這可以當做老百姓保健、應急的方法,但完全取代艾灸、理療是不可能的。」糜中平表示。

  江蘇省中醫院針灸科副主任王和生主任醫師表示,用電吹風吹相當於是一種刺激方法,和針灸、按壓、推拿、拍打、穴位敷貼、拔火罐等其他方法一樣,對穴位起到刺激作用。不過,這個方法並不適用於所有人,對風寒、陽虛有一定療效,對於陰虛火旺、熱症等則不適用。「而且,用這個方法的大多是老年人,老年人本身皮膚比較乾燥,用電吹風吹穴位時間比較長,會引起局部組織脫水、皮膚乾燥發癢等。」王和生指出。

  兒童揉穴位 比吹穴位更安全

  至於兒童用電吹風吹穴位治感冒,江蘇省中醫院兒科主任醫師葉進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並不認同。葉進表示,幫孩子按摩大椎穴、肺俞穴確實有好處,但用電吹風吹穴位卻存在一定的風險,如果電吹風吹出來的風熱度比較低,反而會讓寶寶受涼,如果熱度比較高,孩子則有被燙傷的危險。葉進認為,對於感冒的患兒,家長可通過揉按大椎穴和肺俞穴來改善癥狀。

  專家介紹,大椎穴的主治疾病為:幼兒體質虛弱、哮喘、頸酸疼、肩部酸痛、手臂疼痛、手臂麻痹等。大椎穴位於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取穴時正坐低頭,若突起骨不太明顯,讓患兒活動頸部,不動的骨節為第一胸椎,約與肩平齊。肺俞穴的主治疾病為:肺經及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支氣管炎、肺結核等。定位時一般採用正坐或俯卧姿勢,肺俞穴位於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二指寬處。

  教您幾招

  揉按

  「熱門」穴位 可強身健體

  王和生表示,對於穴位的刺激,老百姓在家最方便實用的還是揉按,力度以按在穴位上有微微的酸脹感為佳,一定要在自己能承受的範圍內,通常一個穴位持續揉按1-2分鐘。對於穴位的選擇,除了百會穴、足三里和湧泉穴外,人體還有很多穴位,掌握一點「熱門」穴位,當身體出現一些小毛小病時,自己揉揉按按還是能起到強壯保健作用的。

  可以揉按疏散風寒、風熱的穴位,緩解疼痛、怕冷、乏力等感冒早期癥狀,如風池穴、曲池穴和合谷穴。風池穴位於後頸部,後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陷窩中,與耳垂齊平;曲池穴位於肘部,尋找穴位時曲肘,橫紋盡處,即肱骨外上髁內緣凹陷處;合谷穴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虎口,將拇指和食指張成45度角時,位於骨頭延長角的交點即是此穴。

  痛經、腹痛、前列腺炎等病變:

  可以揉按氣海穴和關元穴。氣海穴和關元穴分別位於肚臍下方1.5寸和3寸處。中醫所謂的1寸和平常所說的1寸不同,此處所指的1寸即1個大拇指寬。

  胃腸炎、肚子疼、胃腸痙攣:

  可以揉按中脘穴,也可以用熱水袋焐或電吹風吹此穴位,給予溫熱刺激。中脘穴位於劍突與臍連線中點。

  拉肚子:

  可以揉按天樞穴,此穴位於肚臍兩側2個大拇指寬的距離。

  專家特別提醒,有病還是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不要過分依賴在家按摩穴位,以致延誤病情。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