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蒼茫大地來回答:

一、大澤鄉起義的陳勝吳广部下都是訓練有素的軍人。

陳勝、吳廣領導的大澤鄉起義,史稱第一次農民大起義,但事實上參加者不是普通意義上的農民,而是戍守漁陽(今北京附近)長城的士卒,訓練有素,陳勝吳廣更是武藝高強,吳廣仁愛,在士兵中擁有很高的威望。

二、天下苦秦久矣。

俗話說:時勢造英雄。秦國掃平六國的戰爭動輒傷亡幾十萬人,如秦趙長平之戰,趙被殺被坑四十萬,秦也有大傷亡;如滅楚之戰,秦將李信帶二十萬去滅楚被項燕打得大敗,後來老將王翦帶六十萬人才搞定,長年的統一戰爭使得全國滿目瘡痍,急需用老子思想「清靜無為"來治國,讓百姓休養生息。但秦朝兩代皇帝又是忙著修復萬裏長城,又是忙著修建阿房宮,又是忙著修秦始皇陵(光修陵就動用七十萬人!),一面派了幾十萬大軍守著長城,一面還要忙著南越一帶戰爭,百姓面有菜色,敢怒不敢言,大秦國已坐在火山口。秦國統一後還是用法家的嚴苛法律統治天下,百姓批評一下朝政就要滿門抄斬,對老百姓催逼租稅越多的官,就算好官;對老百姓嚴刑拷打,動輒殺人的官,被稱為忠臣。胡亥非嫡長子接位而是幼子接位,標準的「注水豬肉",他做賊心虛,以贏政名義逼死大哥扶蘇,把自家哥哥、姐姐二十幾人殺絕。趙高幹掉丞相李斯做了宰相,指鹿為馬,幹盡壞事。同時六國貴族蠢蠢欲動。蒼茫大地抄幾段竹簡:秦始皇視察途中,就被韓國貴胄張良僱刺客砸了一大鐵鎚,幸虧誤中副車,不然始皇帝當場就掛了!公元前221年,天降隕石,有民間書法家在隕石上大秀書法:「始皇帝死而地分"!有位使者從關東回來,路過華陰,有人攔路,告訴使者「今年祖龍死",氣得始皇吹鬍子瞪眼睛,差點背過氣去…總之,大秦的天下已經是遍佈了乾柴,只等一根火柴一劃拉,天下立馬就是熊熊烈火…

三、陳勝、吳廣非凡的組織、發動能力。

事實上,公元前209年,因為連天的暴雨,使得陳吳為首的九百戍卒已經給逼上絕路。所謂:「度已失期,失期當斬。"他們已經不可能按時到漁陽換防,《秦律》嚴苛,耽誤了接防日期按《秦律》已是死路一條,說白了已是九百個亡命之徒。

陳勝吳廣充分認識到眼前的形勢。知道百姓痛恨二世,懷念仁慈的秦長子扶蘇,懷念楚將項燕,乾脆用一招「借屍還魂",以扶蘇丶項燕名義造反得了。

陳勝、吳廣還裝神弄鬼,取得百姓信任。他們把一塊用硃砂寫著「陳勝王"紅綢子變魔術般塞進了魚肚子,到了這時,陳勝可以改名叫「成聖"了,他立馬成了聖人,成了真命天子!

無師自通的天才造反專家陳勝、吳廣的戲還沒演完。半夜就在戍卒宿營地附近的破廟旁草木叢中繼續裝神弄鬼,就著嚇人的忽明忽暗的鬼火,表演著精彩的口技一模擬狐狸的叫聲:「大楚興,陳勝王。"

連狐仙大人都不辭辛勞,深更半夜跌跌撞撞親自來報信,不由迷信的人不信,何況戍卒們反正已走向絕路,大不了一死,幹吧!陳勝,你做領頭大哥,行不?

「兄弟們!不急!我們的戲還沒演夠。"陳勝微笑著答道,「吳廣兄弟,輪到你上場了!燈光準備!"吳廣人緣極好,大夥兒都跟他合得來,願意為他效命。這天老吳和老陳趁著帶隊的將尉喝醉酒(天天躺在火山口,換了我,睡覺都不敢閉眼睛,他們居然還敢喝酒,還喝上了頭!尋死的節奏!),故意要求回家。將尉抽了吳廣幾鞭子,還要殺吳廣,結果大夥兒憤怒了,羣毆幹掉了將尉。到了這時,陳勝、吳廣對望了一眼,擦了滿腦門上的汗,露出會心的微笑。陳勝兄弟上場了,演說是他的強項,當年當長工時就練過,什麼「苟富貴,勿相忘"的道理,那時他就懂,可惜聽眾水平太低。現在,兄弟們都已被逼上絕路,非常時刻,兄弟們的理解水平一下子提升了,連「等死,死國可乎?"這樣的文縐縐的話也聽懂了。幹吧!反正是死,說不定幹掉胡亥還成王成侯呢!這買賣包賺不虧!

現在就剩最後一個問題了。沒武器。總不能就憑繳獲的將、尉兩把寶劍(就兩把!)鬧事吧?這個好辦!陳勝用手一指,前面就是一座山,山上有的是樹木,有的是竹竿,呆會兒就用我和吳廣兄弟剛剛繳獲的劍當刀用,削一削!兄弟們將就點用吧,這叫著揭竿而起,懂嗎?兄弟們,好好表現喲!你們現在所做的一切可都要寫進歷史的喲!什麼?還少一面旗,這兒有,旗上字也寫好啦,就一個字(我也識不了幾個字)「楚"。

望斧正!


陳勝吳廣沒刀沒槍,卻能夠在大澤鄉起義成功,掀起秦末最大的一把烈火,將這個剛剛建立起來的大一統的帝國砸了個稀巴爛,成了推倒秦朝「多米諾骨牌效應」的第一張也是最關鍵的一張骨牌,這在今天看來,確實有點不可思議。然而,回到當時的歷史背景之下,卻又是一種歷史的必然。

一、秦末的殘酷統治的逼迫。秦二世胡亥通過陰謀坐上帝位後,他首先殘酷地殺害自己的家人,主要是那些兄弟姐妹,以消除他們對帝位的潛在威脅。接著,他以繼承秦始皇遺志的冠冕堂皇的理由,繼續興建阿房宮,大興土木,大量徵集勞役,讓老百姓沒日沒夜地勞動,不管他們的死活。再者,大興土木還要花大量的錢,當時國庫空虛,入不敷出,二世全然不顧,沒錢就向老百姓加徵賦稅,不交就處以刑罰,其剝削手段比秦始皇更殘忍,使許多老百姓家破人亡,天下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怨恨如火一般集聚,只待一個契機就會燃起熊熊大火。

二、恰恰選擇了陳勝吳廣為頭。在秦朝,徵調民力如家常便飯。前209年,秦朝在全國大批徵調貧民作為戍卒守邊,其中在陽城縣(今河南登封)徵九百人至漁陽(今北京密雲西南),陽城人陳勝、吳廣在徵召之列,因他們二人生得高大威猛,便被選作屯長,作為這批被征戍卒的頭。而負責押解這批戍卒的,是兩名軍官。

三、逼到死亡線上的抉擇。這批戍卒在兩名軍官的押解下,向漁陽進發。當大隊人馬到達一個叫大澤鄉(今安徽宿州西寺坡鄉)的地方時,卻遇到了傾盆大雨,這麼多人無法整體前進。而這大雨又連日不斷,前期本來就走得慢,如今在大澤鄉被困不動,耽擱了不少日子,此去漁陽還千里迢迢,按照最初的時間安排,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按期到達的。俁依據秦律,倘若沒有按期到達,都得處死,可謂進亦死,退亦死,無形中將這九百人逼到了死亡線上。於是,陳勝、吳廣一合計,決定號召這批戍卒起義。

四、假託扶蘇之名舉事。凡揭竿而起舉事者,在當局者或尋常百姓眼裡,總是大逆不道的,所以得找一個理由,才能更好進行下一步行動。陳勝與吳廣商量,說民間傳說胡亥殺扶蘇才登上皇位,有「殺兄篡位」的惡名,因為扶蘇在民間有良好口碑,不如借扶蘇之名起義,可謂名正言順。兩人一拍即合。此後,通過一番密謀和發動,便有了魚腹內的帛書上出現「陳勝王」,以及篝火狐鳴「大楚興,陳勝王」的奇聞怪事。隨後,陳勝和吳廣乘二位軍官酒醉之機,闖進他們的營帳,殺死了他們。

五、開啟了秦末農民大起義的序幕。殺死二位軍官後,陳勝召集戍卒們,動員說:大家為雨所阻,耽擱許久,此去必定逾期,必然送死,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不如大家一起舉事,共圖富貴!大家被陳勝的話感染了,紛紛表示願意加入。於是,他們把軍官梟首,闢地為壇,用軍官的頭祭旗。大家以陳勝為將軍,吳廣為都尉,定國號大楚,對旗發誓,揭竿造反。起義軍先後攻下大澤鄉、陳地等,起義軍不斷擴大,迅速擴展為數萬人,聲勢浩大。隨後,陳勝自立為楚王,吳廣為楚假王,國號張楚,從此開啟了秦末農民大起義的序幕。


說陳勝吳廣起義沒刀沒槍,純粹是中國中學歷史教科書的造謠!你翻開史記,漢書,有哪個地方提到沒到沒槍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