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MG_2842.JPG

《开放政府中的公民审议》

第一次参加这类型的讲座也是很特别,

身为公民我们能做什么?

还是只能消极地看待政府与人民的关系?

 

讲座中提到法国如何透过公民审议影响政府的决策*1,

由法国公共辩论委员会 ​(​​​​​​C.N.D.P )邀请当地公民一起探讨盖与不盖,

细修之后再交由政府执行,

组织虽然不具法律效益但是具有公信力,

公民审议也需要三个月至半年的时间讨论,

特别是这些繁琐的公听会支出是由委托公司负责。

 

4703.jpg

探讨议题同时,

提到一种不错的概念,

两条直线,一条是区域另一条是议题,

"区域"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该区域的议题,

"议题"每个议题所涉及的区域也不尽相同。

我们如何探讨议题影响的深浅,

可以透过分析去看见不同的差异。

 

台湾经历政党轮替以后,

所面临的氛围与组织结构,

也不同于之前的状况,

或许上头有这样的想法跟做法,

体制上与体制下却又是另外一回事,

政党是否也需要极左与极右的抗衡?

这也讲座中被刺激的不同思维,

台湾曾经有过极度保守且不能表达言论的时代,

要走到适当的表达与对等的沟通,

似乎也需要一些时间。

 

-

后记:

_MG_2844.JPG

与地球公民基金会认识也不算陌生,

大学团契生活时曾经邀请地球公民基金会来讲核能的议题,

而当时的讲师是蔡卉荀

前几天收看公视的节目《纪录观点》*2,

内容是在关心台湾西部污水的问题,

很巧妙的是影片内也看到蔡老师的身影,

今天在讲堂也巧遇蔡老师,

真的是特别的巧遇 XDD

还记得上一次遇到是学生时期!

这次则是不同的身分。

 

2017-02-12 (日)

-

 

*1 公民审议报导文章 (引用地球公民基金会信件)

*2 纪录观点 【黑】(导演:柯金源)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