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2017-09-26 李驥 狐狸獵手

《芳華》遭下架,十一假期檔估計無緣於數億觀眾,很為馮小剛惋惜。至於下架原因,想想也都明白,不說也罷。只是有人説下架是劇組的炒作,實在是不厚道的想法。

我和很多人一樣對這部電影是有所期待的。五六十歲的導演,能擁有成功和影響力,還有一份初心的,估計也就是馮小剛一人了。電影儘管也要考慮票房和商業回報,但相信他的功利心應該已不那麼重,估摸著《芳華》應該是他掏心掏肺的作品。

這部電影應該還是如《老炮兒》一樣,來源於馮導的個人經歷。影視創作如任何一種創作,雖然不一定是關於創作者的親身經歷,但沒有創作者的一份表達的赤誠,是絕對做不好的。只是這份「赤誠」,多少都與個人經歷相關

馮小剛

這兩天看《芳華》的影評文章,有人説馮小剛導演是「中國的斯皮爾伯格」的,實在是對兩位導演的誤讀。

斯皮爾伯格是美國學院派導演的典範,他可以説是西方自由主義和人文主義主流價值觀的代言人。他的作品中的人物總是在歷史的某一個特殊瞬間裏,被折射出人性的光輝或陰暗,從而傳輸一種普世的價值觀取向。某種意義上,斯皮爾伯格是一個知識精英型的導演。

要説知識和文化精英型的導演,在中國還真是少見,也許姜文算是一位。他的作品都有一種價值觀或文化層面的優越感,不管是玩藝術還是玩商業,他骨子裡都有一種醒世濟民的英雄主義或理想主義情結。

任何人往往是他的來源和童年經歷所決定的,就好像張藝謀的電影再華麗也脫不了小農意識,賈樟柯的電影拍來拍去還是山西小縣城裡那些故事最有感覺。姜文的英雄主義和優越意識,本質上是因為他曾經是軍隊大院裏的孩子,所以他能與王朔click上,做出《陽光燦爛的日子》這樣不世出的好片。

《陽光燦爛》裏有一個小孩叫馮褲子,我原來以為是以馮小剛為原型的。後來讀了馮導的《我把將青春獻給你》,發現並不是這樣。馮小剛1958年出生在北京車公莊一帶的市民家庭,高中畢業才參軍,在北京軍區幹一些美工和宣傳的活。馮導的根,是北京的市民文化,而不是代表特權和優越性的大院文化。

馮小剛其實是很世俗和草根的導演,所以才能拍出當時轟動的平民賀歲片;他也是非常入世,甚至是圓滑甚至是狡黠的人,所以才會有那些商業成功的電影,以及導演一般無緣的財務自由。馮導不是文化精英,否則就不可能這麼成功。

但人是會變的。中年以後的馮小剛,已經以股東身份叱吒於中國影界,再重複拍那些街談巷議的喜劇電影對他來說已經沒有什麼吸引力,所以後來有了很多跨度很大的嘗試,從《集結號》、《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到近期的《我不是潘金蓮》。這些電影技術一流,社會影響力巨大,但還是缺乏關於社會和歷史的大的視角和更有分量的思考,原因很簡單 --- 這些不是馮導「最有感覺」的領域。

到了《老炮兒》馮小剛才真的耍開了。這部電影雖然為迎合年輕觀眾有不少敗筆,但卻是一部紮根在個人真實感受上的「私電影」。衚衕裏的市民文化是馮導童年的出處,對舊時代的懷念和對新時代的糾結是他現在的心態 --- 如果你不太瞭解馮導對現在這個時代的憤懣,可以回顧一下他前些年在微博上關於「屌絲」的激烈言論。

59歲的馮小剛導演,現在多少有點「不逾矩」的創作自由,他在回歸他自已,於是,他的電影,開始好看了。

文工團

制服包裹的男人女人,總有一些攝人的魅力,因為屬於個體的肉體魅力,與屬於社會的制度約束,總會形成一種矛盾。這種矛盾,放在政治高壓的社會氛圍中,又會產生一種特殊的效果。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社會並沒有什麼「客體」,讓人們去寄託和消解他們對美和性的渴望。於是身著制服的妙齡文藝工作者,就會成為全體人民審美甚至幻想的對像。

那時候人們能看到的美麗女子,也就是屈指可數的楊麗坤這樣的女演員,以及樣板戲裡「楊春霞」這樣的角色。

那時候人們能看到的性感身軀,恐怕也只有《紅色娘子軍》裏這些成羣起舞的女戰士。

(謝天謝地紅色娘子軍故事發生在海南島,那裡很熱,女戰士也穿短褲。)

所以「文工團」會是一個多少引人遐想的存在!馮小剛導演還原的這些畫面,到今天也有一種帶有衝突色彩的美感和性感,何況當年?

作為部隊裏做宣傳工作的一名軍人,馮小剛也許能近距離接觸文工團裏的男女舞者。那些舞者給他的心靈衝擊,以及他們後來的飄零際遇,可能就是現在這部《芳華》的內核。

這讓人想到崔健的那部電影《藍色骨頭》,說的是發生在文革時期的一名軍隊文工團女演員的悲劇命運的,居然還揭示文工團裏的隱祕的男同情愫,故事應該比《芳華》尖銳許多。

《藍色骨頭》的人物裏,據説有林立果的影子。林可能是中國第一個接觸西方搖滾樂的人,據傳他當時迷戀的是Beatles的音樂。當然與青春妙齡的文工團女戰士之間,自然會有很多令人遐想的可能。當然此為坊間傳説,按下不表。

對越自衛反擊戰

馮小剛十二三歲的時候,中美建交,中蘇進一步交惡。待他進入部隊當宣傳幹事時,越南投靠了蘇聯,在邊境上跟中國不斷尋釁,似與蘇聯一起對中國形成南北夾擊。越南,從曾經的「同志加兄弟」,變成了中國的心病。

1978年越南入侵柬埔寨,搞地區霸權主義,世界聲討之。年底中央決策發動「懲越戰爭」。1979年1月鄧小平訪美,2月17日即發動對越戰爭,稱為「對越自衛反擊戰」。

那時我在昆明念小學,記得那時孩子們都流行穿軍裝、戴軍帽。有部隊關係的孩子會搞到「真軍服」、「真軍帽」,堂皇於街市斬獲一身眼球(當然也要冒小流氓搶軍帽的風險)。跟越南人打起來了,小學裡就開始流行這枚對越自衛反擊戰紀念章。每個男孩子都會搞一個來,別在自已真的或假的軍服上,自豪得很。

戰爭只打了一個月。3月16日中國軍隊從中越邊界向越南境內推進40公里後,宣佈撤軍。昆明的小學校裏就會有各種英雄來做報告,我們還是得意地將紀念章掛在身上招搖過市,彷彿是自已親歷過戰爭。

我母親當時在昆明一首中學做老師,不到一年前畢業的班裡一名男生入伍上了越南前線,犧牲了,時年十九歲。母親帶著我去烈士家裡看望他的母親。我記得在昆明一個老式院落的天井裡,烈士的媽媽獨自垂淚,我母親坐在那裡,並沒有多少話可以安慰她。

為了國家的利益,許多年輕的生命就這樣消逝了。很多年後當我看到《芳華》裏那個6分鐘戰場長鏡頭的劇照時,突然想到了兒時胸前的紀念章和院落裏垂淚的那個老婦人。

也許會有很多人,會像我一樣因為這部電影想起一些什麼。如果這樣的話,馮小剛導演就真的做了一件對整個民族都有意義的事。

希望我們最終能看到這部電影。

【END】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