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此詩節選自納蘭性德的《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

大意是人生如果都像初次相遇那般相處該多美好,那樣就不會有現在的離別相思悽涼之苦了。有些東西,擁有的時候就去感受它的可貴去珍惜,不要等時間把它刻畫成無奈的結局才刻骨銘心地去追尋,曾經失去的和我們所得不到的東西都不足為貴,緊緊握在手心裡的才最珍貴。

《只有芸知道》 就是講述了一部,對於世界而言,你是一個人,但是對於某個人,你是他的整個世界的感人愛情故事。黃軒飾演的男主隋東風是一個性格陽光、喜歡樂器的男生,身處異國他鄉的他,除了追逐夢想外,他想一直就這樣無憂無慮生活下去。

直到他遇到了楊採鈺飾演的羅芸,同住在一個屋檐下的兩個人,很自然地會喜歡上對方,相似的人生,彼此都是一個孤獨的靈魂,於是他們擁抱在了一起。

?只有芸知道,人到中年,珍惜當下,便是塵世中最簡單的幸福

不幸的是命運與他們開了一個玩笑,中年時期的妻子羅芸因病去世,失去愛人的隋東風陷入痛苦的絕境中變得蒼老許多,生活也因此發生巨大的改變。

喜歡是一瞬間的心動,愛是千百年的守護,萎靡不振的他,重新整理下心情決定替在天堂的妻子完成生前所有遺願。

電影上映以後票房表現一般,豆瓣評分6.6,按照馮小剛在導演界的地位而言,這票房確實是差了一些。

網上評論也是兩極化有一些觀眾認為這部電影特別真實,而且是真實故事改編的,這種抽離了劇情化的內容,特別打動人心。

然而有一些年輕的觀眾認為,一件很普通的事情,沒想到足足講了兩個多小時這部電影從頭到尾都是垃圾,甚至很多人在網上留言說自己所在的公司給每個成員都發了電影票。

可能自己年紀大了和一些年輕人的看法有些不同,對我來說這並非是一部節奏緩慢的愛情電影,它讓你明白一個道理,你活著的每一天都在穿越時空、改寫歷史。珍惜當下,便是最偉大的超能力。

徐帆飾演的"林太"作為"被留下的人",在羅芸結婚前一天,她摘下鐲子作為結婚禮物送給她,說:我倚老賣老說幾句,到頭的夫妻,沒有沒想過分開的。有時候當天覺得熬不下去了,第二天醒來,覺得沒多大事。

俄國作家,託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都一樣,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林太的這句臺詞看似平淡,卻道出婚姻最真實的一面,能一輩子和和美美,相敬如賓的是少數人,吵吵鬧鬧動有離婚念頭的纔是常態。最難得的是激情退去回歸生活,還能一日復一日的堅持。

婚禮當天,林太醉酒傾訴思念之苦。"就一眼,我就看了你一眼,我的魂就丟了。如今你為什麼要丟下我一個人……。"

小芸感動地說了句:「半路留下的人,苦啊!

?只有芸知道,人到中年,平淡纔是愛情該有的樣子。

我們無法忘記一個人,往往不是因為對方有多麼難忘,而是因為我們有多麼依戀和執著。

隋東風在新婚之夜,帶著微醺的語氣對羅芸告白"將來我喝白開水你就喝酒,我喫飯的時候你喫肉,我喫肉的時候你喫燕窩,總之咱們家最好的東西一定在你的肚子裏。"

在確定羅芸無法懷孕之後,兩人就養了一條狗狗,因為羅芸喜歡藍色,便給愛犬起了一個中文名字,叫布魯,英文blue藍色的意思。

它是一條很有靈性的狗狗,它與隋東風,羅芸之間的感情就像父母深愛自己的孩子一樣。

隋東風知道羅芸喜歡藍鯨,就是沒有機會去看看藍鯨在大海唱歌的樣子,他乾脆就把臥室裝成大海的模樣,就像兩人彼此的愛情一樣,愛你的純潔的清流,愛你的善良高尚,也愛你的深藏若虛。

在中國傳統式愛情裏,大多數我們會相信作家錢鍾書在《圍城》裏寫的那句話,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

因為愛情多半是不成功的,要麼苦於終成眷屬的厭倦,要麼苦於未能終成眷屬的悲哀。

隋東風與羅芸浪漫感人的相處模式讓不在年少的我們對愛情有了新的認知,任何感情到最後可能都會歸於平淡,平淡了以後才能感受到彼此最真切的東西。

比如隋東風會悄悄給羅芸買護手霜,在她遭受別人言語侮辱的時候,第一時間挺身而出,會願意用一場婚姻給羅芸一份安全感,莊嚴許下一輩子的承諾。

都說愛情傷人,其實很暖,暖到今天牽你的手,明天又把你思念。早春一起去踏青,盛夏一起去賞荷,淺秋一起去觀月,深冬一起去尋梅,不厭倦,卻歡樂。此生便無憾了。

羅芸渴望逃離當下的生活,愛人給了她全部的安全感,她無法相忘於江湖,因她離不開隋東風。而對於隋東風來說,他生活的全部就是羅芸。

?只有芸知道,人到中年,半路留下的人,有多痛!

15年後,羅芸要做手術前一個晚上,東風在醫院陪著她,彼此聊著天,氛圍絲毫沒有死亡的恐懼,小芸溫柔地看著他,想和你慢慢地走過一生,卻怕途中出了變故。想一夜和你白頭,又怕錯過了中間那些風景。

貪戀自己不長的命運,也珍惜來之不易的愛情。在對的人來到身邊,會勇敢的表達自己的喜歡,也會在生命的尾聲,為了安慰身旁的愛人,倔強的不流一滴眼淚。

這一切,只有芸知道。

她不想死,更不想留隋東風一個人在這個世上,她問東風:如果我十幾天才醒來,你怎麼辦?

東風說:等你醒來,就能看見我這張老臉了。

小芸讓他在家裡公園旁邊捐把椅子,天藍色的,他坐著就像坐在她懷裡。冬風答應了,然後她抱著隋東風,哭著說:半路上留著的那個人,苦啊。

東風和她都哭了,現場的觀眾也哭了

坐在我旁邊的閨蜜哭得更甚,影片隨東風與芸生活了15年,而她與愛人生活了20年。

生活有苦有樂,可是那位相依為伴的愛人說走就走了,留下她和女兒守著曾經的美好歲月,餘生只能在回憶中度日。

帶隨東風出海尋找鯨魚的胖漁民,在聽完風芸的愛情故事後,感動流淚之餘主動打電話破天荒地對妻子說"我愛你"。

閨蜜,看到這,情緒再也崩不住了,起身離開了電影院。看著她顫抖著離開的背影,我眼睛濕潤了,腦海里不斷浮現,影片中的那句臺詞,人到中年,半路留下的人苦啊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木心的這首詩很好地詮釋了相濡以沫的愛情只有在平淡無奇中得以升華。愛情並不是婚姻的圍牆、枷鎖,它是港灣,是一處溫暖的住所。

人們在愛情裏最喜歡說的就是一句"我愛你"。我愛你不是用來哄人開心的,他包含了責任與擔當。

無論對方貧窮或者富有,無論生老病死,天災人禍,你都會對他不離不棄的纔是愛"我愛你"。

?只有芸知道,年少不懂芸知道,看懂已不再是少年

生活裏最好的愛情,就是風對雲說,"有你的日子,就是我想要的日子。"

大家非常羨慕風和雲的相濡以沫,什麼是相濡以沫?莊子原篇寫的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指兩條魚在路邊乾涸的溝渠裏,用唾沫互相讓對方生存下來。莊子覺得,與其這樣活著,還不如兩條魚各自去江湖裡游水,更輕鬆自在。

不過,再好的江湖裡,沒有對方的生活總是孤獨的。真愛一個人,就是不管不顧在一起,那些半路走散的人,都不是真愛。那些抱怨有緣無分的人,只是愛得不夠深罷了。

曾經,年少的我們,面對愛情猶如飛蛾撲火,燃燒自己,也要點亮愛情之火。今生不管遇見誰,動了心,時間不是問題,距離也不害怕,經濟條件也可以改變,年齡更是不在乎。

殊不知,人到中年,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需要融入生活,只需那麼一點顏色,簡簡單單,足以溫暖很多簡單和快樂,知足與幸福,你在我在,平淡相守。

年少的我們,喜歡看韓劇,種草盛世美顏,迷戀對方的溫柔細語,喜歡對方說"我愛你"。

殊不知,人到中年,再多的甜言蜜語,也抵不過愛人噓寒問暖的陪伴。一生一世,一個人。相依相偎,時光荏苒,白髮朱顏,而你一直在。

中年人的愛情童話,就是兩個人在一起久了,就象左手和右手,需要有一些時刻,慢下來,靜下來,聽花開的聲音,觀葉綻的曼妙。歲月靜好,餘生我陪你走完。

如果我的世界沒有你,我的世界將失去色彩。願每個人都能夠珍惜那個陪你顛沛流離愛人,走在一起是緣分,一起在走是幸福,願每對夫妻,都能從青絲走到白髮。

如此,甚好!


文|清風

圖|網路


以上為作者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意見請多多留言交流!

創作不易,請多多關注轉發點贊留言支持,你們的支持就是我的動力!


都沒說到點子上。

先講整體,紐西蘭空鏡都是好的,風景很美,鯨魚也好看,正在辦理紐西蘭的旅遊簽證,我就全當提前感知了下,但是,我是真的來看景色的嗎?還真是。我就想付費看個紐西蘭風光MV,果不其然還真是貨真價實。

這一點我給滿分。

幸好不是當電影看的,否則我給0分。

1)塑料女主

你能看到女主對隋東風的愛嗎?你只能看到東風對小芸的愛。隋東風給她買了各式護手霜,看到隋東風給她刷了鯨魚牆,看到隋東風滿足了她養狗的願望,看到隋東風對她花式恩愛,小芸對這個男人的付出在哪裡?小芸檢查出來得了肌瘤無法生孩子,東風安慰說沒事有狗也挺好,然後呢?沒了?小芸心裡有遺憾嗎?有表達嗎?整部電影,我完全感受不到小芸對東風的愛意。

女主有自己的性格特色嗎?女主的內心世界是什麼?她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是甘於平淡,在克萊德生活,還是不甘平淡,渴望自由?如果是前期甘於平淡,願意和東風過上和和美美的小日子,後期因為Melinda的出現,讓她看到了女性的多種活法從而打算逃離克萊德,想要改變,那麼付出了行動嗎?改變生活的戲劇衝突居然是通過許願燒個房子來實現的。這對人物的角色立意有什麼幫助?有障礙通過自己去克服啊,交給天意?

她到底知道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半路留下來的人很苦,這句話出現很多次,第一次徐太證婚時哭著講出來,小芸有任何觸動嗎?有反饋嗎?沒有的。ok,那麼我就當小芸不清楚自己會短命。第二天小芸又在琢磨這句話,這不是前後矛盾嗎?如果她知道自己就只能活這麼久,為什麼15年間不為東風做點什麼?又為什麼一開始不跟隋東風講清楚?

正確的三觀,難道不是在談婚論嫁前告訴對方,我知道此刻我們都愛著對方,也正因為如此,我纔要講清我是一個短命之人,你考慮清楚,我不想半路把你留下來,讓你飽受痛苦?

女主一團模糊,人物動機不明所以,只有芸知道,那她到底知道什麼啊?

「她的15年是你掙來的。」

當這一句話彈出的時候,我豁然覺得,哦,原來這是一個純直男視角的電影。1個大老爺們如訴如泣地表達自己如何愛一個人,還愛不夠,感不感動?想不想哭?我真不真誠?我是不是模範老公?

看我怎麼優秀怎麼對人好得了,勻出來戲份刻畫我老婆,我纔不要。什麼?我老婆是個沒有靈魂的花瓶?我要我覺得,不要你覺得。

愛情是雙向的流動,當你感受不到女主的血肉,而只感受到男主在用力愛人,用力刻畫形象,用力輸出男人自以為是的對愛情的理解,這不是質樸純愛,是直男自戀。

2)愛情0說服力

15年相濡以沫,你能覺察到15年間夫妻關係的微妙變化嗎?15年間從未有過吵架和衝突,連徐太也說,長久的夫妻關係靠忍,這是本片唯一一句像樣的話。最普通真實的夫妻生活是什麼樣子?我和你過了15年了,該吵的吵,該鬧的鬧,但我還是和你一起過。你能相信手術前的對白依舊是甜膩小情侶的狀態嗎?臺詞風花雪月,對白深情款款,再神仙的眷戀,在生與死跟前好好交代後事行嗎?你可不可以走心地講幾句,如果你醒不來,東風該怎樣獨自面對生活?

本題回答裏有個講如果本片是日本導演拍的,文藝青年會交口讚譽。我琢磨了半天,這位兄臺真會說話,日本導演和文藝青年都拐著彎罵了。日本導演可不會這麼處理「癌戲」的故事。

《芸知道》的故事線簡化其實比較俗氣,男女主中間有一人絕症去世的愛情故事。

2016年有個日本電影叫《滾燙的愛》,也是絕症感情戲。宮澤理惠飾演的家庭主婦雙葉當時面臨這麼幾個困境,老公失蹤,女兒在學校被人霸凌,自己獨身操持家中大小事。當她得知自己到了癌症晚期,雙葉隱瞞了現實,通過自己的力量,去感染了老公、女兒、以及老公的私生女和其他一些人,讓他們最後得到改變,以飽滿的狀態重新面對生活。

雙葉一個瀕死的人,用實際行動做了好多事情,讓親密關係中的所有人從被困到解困,笑對人生。這是本片心酸動人的點,因為有衝突,有生活細節,有改變,有人性弧光。

一個人如果要死了,她會怎麼對待她愛的人?

有一種是我要死了,但我希望你不要因為我的死而難過;

有一種是我要死了,我不告訴你,但我死前都安頓好我死後的事,讓你有慰藉;(電影《附註:我愛你》就是這種,電影講述女主角在老公去世之後,抑鬱不歡,但在她30歲生日前,意外受到老公生前準備的各種驚喜)

還一種是《滾燙的愛》這種,我要死了,我不但不告訴你,我還要改變你,讓你更好地生存下去。

你見過我知道自己要死了,然後15年如一日,為伴侶不考慮任何,甚至我還詛咒我們辛苦經營的餐館燒掉的女人嗎?

為這種女孩落淚的男人,你能不能先別忙著感動,先自求多福行嗎?

看電影時,前排的男孩哭地泣不成聲,他女友倒是冷靜,給他遞紙巾,拍拍他的臉,擦擦他的淚。

啊,細思極恐。

你再看看這些。

兩個北京土著,一個文工團退役,一個八大院子弟,跑去紐西蘭鄉下開餐館;創業首桶金靠賭博贏得;創業資源靠寡婦搭線。

....

以上。我的總結陳詞是。

作為普普通通的小市民,我想產生生活好難的共鳴時,我發現這倆人不接地氣,沒煙火味。

作為年輕人,我想產生異鄉漂泊打拚的共鳴時,我發現兩個人一路開掛;

作為女生,我想產生共鳴時,我發現我壓根看不懂女主;

作為愛情嚮往者,我想產生愛一人愛一生的共鳴時,我嗅到了死直男的自戀情結;

但是作為紐西蘭旅遊計劃者,我想產生旅行期待時,哇,你是真的真的很不錯。

ps:紐西蘭南島旅行攻略我做了一份,歡迎交流。


只有雲知道,沒有孩子的中年女人可以「作」成什麼樣子(2019.12.24)

沖著黃軒去電影院刷了《只有芸知道》。

可能是我這樣的中年婦女真的不再適合看純愛片了吧,所以看了電影我沒感覺到多少純愛,我只覺得女主「作」得厲害。更可怕的是,馮導還告訴觀眾,這是根據真實人物改編的電影,在影片的結尾還放出了一張張他自己跟這對原型夫妻的合影,好吧,那麼我只能承認,不是人家「作」,是我自己酸了而已。

電影是以男主隋東風倒敘回憶式的結構展開,講述了他和妻子羅芸相識相愛相伴的經過。坦白說整部電影的故事性等於零,大量篇幅是明信片似的紐西蘭風光。而撐起電影結構的,就是女主角羅芸的「作」。

出生在北京的羅芸,是一個不足月的早產兒,醫生說她的心臟沒有發育完全,隨時可能會死掉。這種人物設定,就像捂著胸口的西施亦或是弱柳拂風的林黛玉。這種天生的不完美,反而成了羅芸的迷人之處。

雖說是真人改編的電影,但女主的人設配置堪稱完美,家裡是疼她愛她給予她充分自由和尊重的父母,還有一路照顧陪伴的姐姐。出個國就遇見了舔狗老公隋東風。可能是因為知道自己時日無多,所以羅芸的人生信條就是儘力去活,最好是一輩子去做幾輩子的事情,所以她想去看鯨魚看極光,想去體驗各種非凡的人生,所以我猜這也是她之所以明知身體不好,還要來到紐西蘭的原因。

而隋東風呢,明明是一個很有才華的長笛手,可自從遇到了羅芸,就把她的追求變成了自己的追求,把羅芸想過的人生,變成了自己的人生。哪怕羅芸不能生孩子,隋東風也擺出一種「有你就夠了」的從容。

要說隋東風的運氣還真是好,租個房,房東不收他房租,第一次去賭錢,就連贏了兩次,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除了會吹笛子,還是個隱形的廚師小能手,為了羅芸來到人跡罕至的紐西蘭小鎮,盤下了一家小飯館,準備攢夠錢就帶她去過那種想要的人生。只是隋東風以為他和羅芸的時間很長,而只有羅芸知道,困在小鎮的十五年她真的耗不起。所以羅芸最後的夢想變成了讓小飯館黃掉,這樣自己就可以自由自在了。

林太是撮合羅芸和隋東風最關鍵的人物,但在他們結婚的時候,想到了自己故去的林先生,說了一句「半路剩下的人,最辛苦」,這句話無疑是整部電影的精華所在。

所以看完電影我很懷疑,懷疑羅芸根本沒有愛過隋東風。隋東風為她做飯,為她打架,為她賺錢,為她治病,為她完成心願,而羅芸只是天天跟老公說,我不快樂,我們把店關掉吧,我夢見鯨魚啦……即便是死,她也要死在隋東風前面,因為半路留下的人那個會很辛苦,所以直到最後她也是婚姻裏自私的那一個。

這樣作天作地,還被所有人捧在手裡的女主只能活在電影裏吧,就算生活中真的有那也一定是沒有孩子太閑了。

電影中羅芸死的時候是45歲,一般45歲的中年婦女就算心裡想看鯨魚想看極光,也要看看小孩是不是有假期,看看每個月交完房貸車貸工資還剩幾個錢。生活當然不止眼前的苟且,但詩與遠方對於有孩子的中年婦女來說,從來也不可能是說走就走的旅行。

好吧,我再次承認我酸了,我得承認,這樣的電影就糖精和色素勾兌出來的軟飲料,美則美矣,但完全沒什麼用,離一般人的生活太遠太遠了。遠得會給人一種錯覺,覺得國好像是說出就能出的;好像在國外隨便租個房就能遇到不收房租的好心太太;好像不用通知雙方父母,不用瞭解對方身體狀況,就可以隨便結個婚;好像隨便進個賭場就能贏到錢;好像只要開店就能遇到一個志同道合的美女願意幫忙……

世界到底是不是這樣,那可能真的就只有雲知道了。至於我這種油膩世俗的中年婦女,還是滾過去看看隔壁人家金智英的生活吧,至少這種接地氣的日子才讓我心裡感覺踏實。

真的是難為黃軒了,這種沒有劇情的夢幻電影,也要努力讓自己深情款款。


《只有芸知道》票房不及預期,馮小剛導演今天凌晨發微博發了發牢騷,字裡行間裏透著點檸檬味。高票回答說的挺好,《只有芸知道》如果是港臺文藝導演或者日韓電影,絕對好評暴漲,收割一大批文青的眼淚。但是馮小剛不行,馮小剛當年罵觀眾垃圾,這就自然而然的影響了年輕人的好感度。所以《芳華》這種針對中老年人的「小時代」還行得通,但是拍一個想打動年輕人的愛情片,怕是要付出很多才能彌補這裂痕了。就像騰訊員工指著全國人民鼻子罵「中國人不配精神生活」,這個事多長時間也過不去,互聯網是有記憶的,以後但凡騰訊鬧出個什麼幺蛾子,絕對會有一大批聲音:「你騰訊配掙中國人的錢嗎?」

另外還有一點是我的主觀猜測,《只有芸知道》如果在十年前上,絕對是口碑爆棚票房收割。因為那個年代還是幼稚文青大行其道的年代,什麼一路搭車去西藏啊,什麼凈化心靈啊,什麼尼泊爾朝聖啊,都是一茬一茬又愚蠢又健壯的好韭菜。但是時過境遷,現在大家越來越活明白了,知道這些傻逼小布爾喬亞的無病呻吟沒有用,知道這些嚶嚶作態的矯情噁心了。現在什麼題材更受歡迎啊,宏觀敘事戰天鬥地,像《流浪地球》——人類為了種羣的延續帶著地球衝出太陽系,坐地日行八萬裏,巡天遙看一千河,這是何等的令人心馳神往。像《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這才讓人熱血沸騰。大人,時代變了,小布爾喬亞的羊水破了,拋棄幻想準備鬥爭會越來越成為廣受歡迎的主題。


如果這部電影,是某個日本導演、或韓國導演,或臺灣導演,或某位新晉文藝片導演拍出來的,肯定會感動一大羣文藝青年,被他們交口讚譽。

可惜偏偏是曾經罵過「垃圾觀眾」,又早被文藝青年和影評人們蔑視的馮小剛拍出來的,在各個平臺的分數,至少因此減了1至2分。

馮導從前影片的那些受眾,習慣了衚衕串子和市井煙火氣息的觀眾,並不會喜歡這類型的片子。

而喜歡這類藝術風光片的文藝青年和影評人們,絕大多數又根本不喜歡馮導……

確實可惜了。——當然,紐西蘭旅遊部門肯定很滿意。

這部《只有芸知道》,劇情和佈景非常簡單,只有幾個主要演員,互相說說話,拍攝成本極低,票房的回本壓力約等於無,難怪,敢將超過2個小時,132分鐘的版本放在院線公映。

其實這片子,完全可以剪輯到90分鐘以內,以此爭取更高排片,獲得更高票房,但影片舒緩的節奏就變得緊湊了,或者……也就因此不符合整體基調了。

美奐美輪的畫面,平淡卻雋永的劇情,人間童話一般的世界,裡面出現的幾乎每個人物,都是如此善良,如此美好,彷彿就是中國版的《海蒂與爺爺》,只是將重心從「親情」換成了「愛情」。

當然,這部影片票房不高的另一重要原因:

時光馬上將進入2020年了,如今的中國,國力早已一日千里,2018年,中國工業總產值佔全世界30%,是美國(17%)、日本(7%)和德國(6%)等三大強國的總和。2020年,中國率先成功戰勝疫情後,工業總產值更已經達到全世界的50%以上,超過其他所有國家之和!

環渤海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和珠江三角洲地區,都成為全世界的製造和經濟中心,在100多個重要生產製造領域,中國都穩居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

雖然很多「老少邊窮地區」確實還很落後,雖然14億人口的巨大基數,讓我們的平均gdp確定還不夠高,但各個一線城市的先進程度和發達水準,早已趕超了歐美髮達國家。

比起多個重要城市還在使用100年前的老舊地鐵、甚至都沒有高鐵車站的歐美國度,今天高鐵遍佈神州、處處大廈林立的中國,是何等的優越而年輕。

因此,從今天很多年輕人的角度,看到兩個北京戶口的同齡人,在異國他鄉的紐西蘭小鎮,開個小餐館,夜以繼日地勞作,相濡以沫度過了15年時光,雖然是有車有房有狗,風景空曠美如畫,還是不免覺得這樣的生活單調了些,無趣了些,也很難讓現在的年輕人產生共鳴了。

如果把時光撥回10年前,15年前,20年前,那時的「隋東風」和「羅芸」,肯定是羨煞旁人的人生贏家,父母口中的驕傲。

還記得那時候,太多的人,都將努力讀書、出國留學、移民定居,當成了自己和子女的最高人生目標。而祖國的飛速發展,又豈是他們可以想見的?

正因為過去四十年的中國是人類史上飛速發展的奇蹟,走完了歐美國家200年的歷程。

除了《復聯》超英系列這種「超級粉絲電影」之外的外國電影,越來越不賣座,也是同樣的緣由。15年前很多人看外國大片,可以領略和體悟他們先進的現代生活,是最大觀影目的之一,現在呢?

比如現在再看《薩利機長》,誰還會覺得這是個比《中國機長》的我們科技更發達、生活更先進的世界?所以,先是港臺、之後是日韓,現在是歐美,我們早已不再是國門初開時的仰視,而是理所當然地俯視他們了。

今天北京的「隋東風」和「羅芸」們,是肯定不會再把去紐西蘭小鎮開一輩子餐館,當做自己的人生奮鬥目標了。影片結尾,男主人公的原型,不也一樣早早回國開始新事業了?

因此,落伍於飛速發展的時代,是很多功成名就的著名導演的必然。

他們如果專註於拍攝他們那個年代的故事,《芳華》之類,質量好的話,大家一樣買賬。然而拍攝現實題材,就無比違和了。

所以,這是一部筆者個人觀感很舒適的電影,但確實也是一部拍遲了至少10年的影片,可惜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