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百姓家

  原是古文化

  旧时虑温饱

  归于自然

  今日失根本

  迷于喧嚣

  中国人有句口头禅——你吃了吗?

  有人说,这是源于中国过去食不果腹的社会环境。但如今,这句问候显得不那么适用。

  因为中国的整体国情已远超马斯洛需求层次的最底层

  有人说,文化似空气,不可或缺;

  有人说,文化给予人类以自由;

  于丹曾说,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和传统,可以说我们不缺“文”了,我们当代最缺少的是“化”。文化的繁荣发展到文化自觉,关键在一个“化”字上。

  自2009年,中国开始从国家层面推动“文的化”,意将中华文化融入每个中国人的生活、血液之中,让它不再是“高贵”的存在,使之成为无所不在、生生不息的一种生活方式。

  1---2009年

  国务院审议通过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正式将文化体制改革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2--- 2015年

  “全域旅游”进入国家层面的新阶段。当年8月,原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旅发【2015】182号)提出了“全域旅游”创建考核指标。自此,“全域旅游”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3--- 2016年

  国家旅游局公布,262个市县成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惠州在列。

  4--- 2017年

  国家旅游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提供行动指南。

  5--- 2017年

  发改委联合多个部门印发关于《“十三五”时期文化旅游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6--- 2018年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印发并实施。

  7--- 2019年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工作》通知,以及《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和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

  在国家旅游氛围浓厚之下,全国旅游人数日益增多。2018年,国内旅游人数达55.39亿人次,收入约5.1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8%和12.3%。

  (图源网络)

  在利好政策导向之下,全国各地掀起了一波文化旅游产业园建设热潮。截至2010年,全国各种文化旅游产业园区达1万多家,其中,市级以上有2500余家。

  自2016年起,惠州政府相继与星河、万达、碧桂园等多家房企分别签订协议,因地制宜,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文旅项目,推进全域旅游

  2018年3月,碧桂园与惠阳政府签订乡村振兴协议

  截止目前,仅有碧桂园在秋长落子的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位于惠州市惠阳区秋长镇,目前率先启动茶园村的1.7万㎡作为示范区,该村落已于2013年正式被纳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着力打造成深莞惠田园亲子娱乐综合体、广东省市民农庄先行实践区、粤港澳客家文化传承体验地

  据了解,茶园村日趋贫困、凋零,但在政府与碧桂园的联手扶持之后,逾百年的客家文化得到了激活,开启了惠州的第一章文化之旅

  客自秦朝

  迁徙各地

  围屋而居

  自成一家

  一亿两千

  广布天下

  客家满天下

  客家,是自秦朝至今在南方地区已有两千多年居住历史的重要群体。世界上有一亿两千万的客家人,分布在全国18个省区的280多个县市以及世界上80个国家和地区。就广东地区而言,惠州府是广东客家文化的宋朝、明朝的文化中心

  惠州是广东省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古代即有岭南名郡、粤东门户之称。也是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和集散地之一,旅居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居客家四州之首,被称为客家侨都

  惠阳秋长街道是粤东地区客家围屋最为集中的地方,对于客家传统围屋建筑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这个地方,有一个关于举家迁徙的历史故事

  清朝康熙元年,叶氏家族由中原南下,定居秋长,从此开始了“秋长长兴兴旺长”的故事。客居异乡的客家人建造围屋团聚族人共同抵御外敌,并在围屋中逐渐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小社会

  建立于清朝乾隆年间的松乔楼,由中原南下的叶氏四世祖叶国梓建造,在客家围屋的基础上增加了南阳的中原文化元素。松乔楼作为叶氏宗祠,伫立在木公幌数百年,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默默地讲述着秋长的故事

  文化最大化

  晚霞傍山

  庭院外

  莺飞迎炊烟

  明月当空

  笑语间

  蝉鸣伴茶香

  为了响应国家全面部署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2018年3月1日,惠州市惠阳区政府碧桂园签署战略协议,标志着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走出了具有碧桂园特色的第一步。这个在惠州落子并首先开放运营的项目命名为“凤悦·秋长谷里”。

  在这一方土地,除却那与多数郊外相似大自然原始气息,还有浓厚的民俗风情、古朴的客家手艺,更有能直接感受千年客家文化的客家建筑——围龙屋

  科普小知识:客家围屋分为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士围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围龙屋存世最多和最为著名,是客家建筑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民居建设的五大特色之一,遍布于梅州、河源、惠州、深圳、韶关,一般都有三百年乃至八九百年历史。

  松乔楼俯瞰图

  松乔楼属于围龙屋类别,整体结构为三堂四横一围,三堂分别是:前厅、中堂和上堂。前厅是一进门的序厅,中堂是当初族人举行宗族仪式的聚集场所,上堂又称南阳堂,是族人供奉祖先的地方,传承着秋长的乡土灵魂,是传统宗族的精神寄托。三堂是松乔楼的核心部分,而横屋(厢房)和围屋则是旧时族人生活居住的地方。起初,松乔楼只有三堂两横,由于后来人口增多,逐渐发展为三堂四横。

  松乔楼改造修建后实景图

  凤悦·秋长谷里项目的开放示范区主要围绕改造后的围龙屋(松乔楼)呈现,碧桂园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遵循当地的客家元素及文化特色,在保留原有建筑材料的基础上,修旧如旧,针对结构存在安全隐患的旧危房或已坍塌的废弃老房,进行3D扫描、建模重塑及虚拟修复,高度还原围龙屋的结构和客家元素,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松乔楼原貌,“我们不愿意修复重建后,村民找不回他们记忆中的乡愁。”

  改造前

  改造后

  此外,碧桂园还保留了松乔楼原有的石旗杆、客家风水、古墙和围龙屋固定组成部分(如半月池、禾坪)等等属于这个古村落的千年客家文化元素。在此基础上,碧桂园优化古迹,植入文化体验、精品民宿、餐厅、亲子田园互动等多种文旅业态

  项目植入亲子田园互动等多种文旅业态

  每一个地方的客家建筑都融合了不同的文化底蕴在里面。松乔楼作为秋长子孙生活聚居的场所,是传承在地客家文化的物质载体,对其的改造升级,是延续秋长历史文化,重塑秋长乡土灵魂的重要步骤,是凤悦·秋长谷里的点睛之笔

  松乔楼一角

  目前,凤悦·秋长谷里已对外开放,项目内多业态融合,如:古韵书院、田园清吧、鹏程饭馆、无国界餐厅、谷里间精品野奢民宿、客家文化展示区、无动力乐园、手工作坊、阳光茶室、花房等。据了解,碧桂园在惠州市惠阳良井的另一个文旅项目“凤悦·良井原乡”也即将投入运营。

  已开放配套

  先行者

  怀敬与意

  还古生机

  里程碑式文旅项目

  近年,越来越多的房企如恒大、融创、万达、华润等开始投身并深耕文化旅游地产市场,碧桂园作为实力相当的百强房企,也加入转型队伍中,其围绕“产城融合战略”,不断在养老、康养、医疗、科技等领域探索、开辟市场。

  碧桂园从商业地产“三线王”逐渐向一二线城市进军,联合政府之力,借助山水资源,精心打造产品,梳理品牌口碑,致力于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以成为“中国文旅全产业融合发展商”为目标,为中国的乡村振兴事业做合格企业公民应有的贡献。

  凤悦·秋长谷里

  乡村振兴项目,碧桂园并不只在惠州落地。“碧桂园发展到了今天,有条件有责任去为乡村振兴做点什么。”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说,碧桂园集团一直以“希望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为企业使命。

  “碧桂园文旅真正是落实乡村振兴的先行者”。以凤悦·秋长谷里为例,他们在这里,力争保留经历了上百年大自然洗礼的原有建筑,通过创意和艺术的点睛,让断垣残壁焕发生机,为中国乡居生活赋予新意,打造理想田园生活

  统筹:熊鑫 文:詹琳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