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城市什么样 我在浙江一个一般的地级市 国企 年薪15w 夫妻工资差不多 结婚父母提供一套房 后来又买一套 贷款用公积金还 又买一车30w 每月还3000 身边的同事比我好的太多 很多都是全款Q5 x6 的 出国旅游、香港购物等这些我小时候都不敢想的事情 现在是平常的事 十个人谈论起来九个都去过 单位上背coach、mk是正常 背lv的也有好几个 女同事化妆品基本都是skii 雅诗兰黛之类 除了个别家里本身不富裕需要自己购第一套房的 其他人都是2套以上房产 还有不少商铺 生活很滋润

我总觉得 小城市适合家境中等的 因为你在小城市可以享受闲适的生活 同时房价也合理 以中等的家庭存款你可以买房买车出境游 如果你一股脑全买了一线的房 那你就得同时承担高额房贷和养老压力 那时候除了拚命加班工作你别无他法

我想大城市适合家境特别好或者特别不好的人 家境特别好 700w的房子买起来眼睛都不眨 这样的人不管你在一线做什么工作 没有了房贷 月入5000生活也乐滋滋

家境特别不好的 反正怎样都是没有支撑 不如 出去自己闯一片天地 发掘无限可能了

不知道是不是理解偏激 毕竟我也没呆过大城市 只是看我大城市有些同学 衣著普通 经常加班 集齐两家老人的积蓄只买了郊区房子 上班时间2h起步 户口就更加遥遥无期 所以有感而发

说到孩子 有时候觉得真搞笑 我们这边父母有一定经济实力的 vipkids、名牌早教、进口玩具、大牌衣服 什么最好给什么 而大城市一同学家的宝宝 由老人负责带著 爸爸妈妈上班来回就要四个小时没时间多陪娃 还带著老家娃娃都不再使用的袖套 腿上还绑了红绳.............

所以 可能 你热爱生活 善于发现美 那你在任何地方都精致美丽 不管城市、农村 一线、四线......


会越拉越大 这个是真的。我们大学一个宿舍的6个人 三个在杭州阿里 加2个在西安 3个在杭州 我在台州。西安的一个在石油公司月薪就6K多 一年下来带上福利估计10万左右,一个在银行 刚毕业几年听说赚了不少 在西安买了房,前段时间联系貌似现在一年能有30来万的收入。在杭州的3个同学基本差不多 工资月薪1万5左右 年终奖一般能有6到12个月薪 加起来30万左右 还有股票奖励 一般两年能分到一次 市值50万左右 看所在部门绩效和个人kpi表现 他们三个人现在每人股票都有100多万。最主要的是他们前几年都买了房 12年那会在南京买的 16年卖了 每个人净赚200多万 又在杭州买的 现在听说比买的时候也涨了100多万了。我自己在台州创业 3年赚了150万左右感觉已经是累死累活的节奏了 创业的艰辛和压力上班族根本体会不到。但是和在杭州的同学相比差距真的是越来越大了。所以大城市只要你能站稳脚跟后续的发展空间还是比小城市要大太多了的。


我觉得这句话不对,现在在大城市也确实不好混,诚然有许多混的不错的人,但就拿留在大城市的人才基数来,才有几个混的好的呀?

反而,小城市里面有更多的发展机会的。

就拿我来说,当时从山东毕业,也一心想著去大城市发展,结果让同学骗到了广东珠海斗门,差一点深深陷入传销,那儿直接是传销的天下。

后来,回到了家乡。我们县城招老师,面相向非师专业,这可是自古以来头一会啊,备考,参考,考上了成了老师。

我山东的同学都在厂子里面修机器,活累不说,也没有多少工资。

还有一同学跑北京去了,过了几年两手空空回来了,而我们几个都进事业单位了,唯独他还在三天两头找工作。

老婆也是大学毕业的,在外面只能找个出纳这些工作。回家之后,做食品配送,也成了老板,手底下也雇了几个人。做得也挺不错的。

总之,我感觉小城市比大城市好,买车买房也没啥太大的压力。


05年的时候,19岁的我离开了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的小县城,怀揣著梦想,坐了三天的车来到杭州。连我自己都没想到,这一呆就是11年。

初到杭州时,真的可以用乡巴佬进城去形容,土得连公交车都不会坐。至今记得找的第一份工作是小区保安,那时候甚至不知道保安是干什么的,只是单纯的想找个有吃有住的地方先安顿下来。上班期间的一次巧合让我认识了带我走近美发行业的师傅,就此开始了我的美发生涯。每天接触形形色色的顾客一点一滴的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坚定了我走出山村,留在大城市的决心。

转眼,我已到而立之年。我完成了一个学徒到一个美发店老板的角色转换。因为工作的特殊性,从学美发开始,我没在家里过个一个年,平时回去也是来去匆匆。之前一直想著把父母接到杭州,可他们一辈子没出过远门,连普通话都不会说,年龄越大,故土难离的情节越重 ,故此没能如我所愿。直到有一次晚上做梦的时候梦见爸妈那日渐苍老的脸庞,我嚎啕大哭像个孩子。和老婆商量后决定回老家发展,在老家县城开了店。现在每天工作之余陪陪爸妈,逗逗儿子,生活平淡却很充实!

曾经的同事都很不理解我为什么会回老家,是的,回到老家的我肯定和他们会有差距,差距的是机会没那么多,发展没那么好,这个差距甚至会越来越大。但我想说的是:工作和事业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更好的生活」于我而言是一家人健康快乐,简单平淡的过日子。许多人在大城市打拚确实是给了家人更好的物质生活却忽略了对家人的陪伴。这相比于回小城市发展,能很好照顾家庭的人来说不同样是种差距吗?

以上内容纯属个人观点,您有什么不同看法欢迎评论。


差距是一定会有的,我认为这是毋庸置疑的。

我自己有一个闺密,生活在广州,现在和他的老公属于真正的广漂,有车无房,她和他的老公都在一家制药公司上班(属于国企,出于隐私考虑名字就不透露了),当然国企的最大好处是「全国连锁」吧,但是实话说体制内的工作想换工作地点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里面的道道想必大家也都能想明白,15年我们在广州一起吃饭的时候就谈论过这个话题,当时是这样的,有一个机会可以让她和她的老公回到我们老家工作,收入反而比在广州工作要多,更重要的是可以照顾到双方父母,这是一个一举多得的机会,我的闺蜜当时很纠结,吃饭的时候她说的一句话深深的触动了我「从念大学时我就生活在广州,毕业后工作地点毫不犹豫的选择在了广州,广州就像毒品一样,你习惯了他的繁华与忙碌后你就再也戒不掉了。」现在三年过去了,简单几句描述他们的状态,她和她老公都从国企跳了出来,成立了他们自己的公司,虽然在广州依然没有房子,但是他们给各自的父母在我们老家都买了房子。今年我们几个闺密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她的状态让我感到了真正的危机,一顿饭的时间电话几乎就没有断过,就在吃饭临近尾声的时候一个电话让她和他老公连夜赶回了广州,我不是羡慕她的忙碌,我只是觉得小城市的生活太过安逸,安逸到我们以为全世界都是如此,起床,吃饭,上班,下班,我也说不出那里不好,只是心中泛起些许不安。

环境真的可以倒逼人们做出选择,如果当初我的闺蜜选择了回到我们老家生活,也许我们现在都是一样的,过著早八晚五,体会著五谷杂粮,当然这不是说这样不好,只是感觉人生少了些许激情,这也许就是我闺蜜口中的「毒瘾」吧,大城市的躁动鼓励著人们要拼搏,因为有太多家境比你殷实并且还要比你努力的人,只要我们原地踏步就等于退步,眼泪这东西真不是给北上广准备的,懦弱之人真的承受不了这个「毒瘾」,不过我会经常告诉自己,小城市的「安逸」更为可怕,我不要做温水里的青蛙,在小城市我也要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肯定会的。

我自己上海人,85年出生,就我这个30左右的年纪,遇到二三四线出生的同龄人也能明显感受到不理解的地方很多。

玩了抖音,上了知乎,看了各种论坛才发现同为中国人,思维差异特别巨大。首先,不理解非独生子女,国家都执行几十年了也不知道哪里来那么多兄弟姐妹的家庭,我父母当年多生一个就会直接被国企开除的。所以,也不理解重男轻女的家庭,觉得像衣索比亚,阿富汗那种落后国家出来的人。

其次,城市之间。记得15年前去了南京,最热闹的鼓楼好像有个商业街,我看了下觉得连上海的以前宝山彭浦新村都不如,乱糟糟的,商业气氛都没规划,都是些不知道什么山寨牌子,左一个服装店右边好像就可以突然卖电动车了。很突兀。当时上海的淮海中路,南京路步行街,徐家汇的规划和格局就很好了。当然中山陵很美,就是街道很糟糕。同理,我去年去了成都也这个感觉,最热闹的地方都是不协调的,哪怕是步行街,也没看到什么美女。

还有就是家庭观念。什么婆媳问题,什么催婚,逼生,简直莫名。有次按摩店技师和我差不多大,儿子都两个了,还问我买房了吗?如果离婚能不能回娘家?这真是无语的问题。其实,小地方呆久了,思维也会很拘束,总有很多熟人来评判你的是非。

那么95后的一代,有些在一线城市有些回去了,等他们快35岁了,就会发现和我差不多的事。同学之间无话可说太正常了,其实呢,经济水平,见识深浅,视野大小都是大城市才能给你的。


有差距是肯定的,而且有时会超过自己的想像。说个切身体会吧。我家在长三角,大学读的是本地一所985重点大学,毕业后去了西部一个三四线城市工作,工资到手五六千,在当地算好了,买了房也买了车。而我的同学大多留在了长三角,以上海杭州居多,目前工资普遍在万元以上,30%的人做了经理老总,年薪几十万。在工资上,我知道自己和同学是有差距的,毕竟在一线城市,开销也大,所以对这种差距一直也能坦然接受。但今年春节回家参加几个聚会后,完全改变了我的想法。原来不知不觉中,我和同学之间的差距已经到了天差地别的距离。

说两个例子吧。

同学A在上海一家外企工作,现在年薪30万。对于他的工资,我一直清楚,倒也没觉得什么。这次回家过年,他说他现在工作已经没有上升空间了,所以空了都在玩投资。这两年先是在上海换了套大房子,然后又在杭州买了两套90平米的房,买的时候一万多一点,现在已经涨到了3万多一平米,两套房算起来已经赚了200多万,刨去贷款和利息,稳赚一百多万,加上他在上海的房子,他的个人资产已经超过两千万,而且还在不断升值。他的目标是两年后实现财务自由,到时就可以提前退休了。

同学B在杭州工作,工资倒不是很高,一个月一万多一点,以前过年回家开一辆十来万的车,今年鸟枪换大炮,整了辆百把万的车,吓了我一跳。一问才知道这小子成了拆二代。他老婆在杭州有房子,去年被征用后直接分了1000多万,真正实现了一夜暴富。分了钱后,连贷款他一口气又买了三四套房,现在资产已过三千万。

我这两个同学都是穷苦出身,当年初出校园几乎一无所有,现在个个身家千万。而据他们介绍,像他这样的,在我们同学中比比皆是。他们开玩笑说,如果我不去西部,估计现在也差不多。毕竟,有这么多同学朋友在。对此,我只能呵呵一笑而过,说实话,我不羡慕他们,毕竟自己现在过得也不错。但论到小城市和大城市的差距,你必须承认,有,而且非常大。而我,或许就是很好的例子。

你们觉得呢?欢迎留言评论。


看到这个问题,大多数人会认为回到小城市会过的不如在大城市。而我觉得回到小城市会过的比在大城市舒服,的确幸福感的差距越来越大。

12年的时候,我还是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当时父母亲都想让我回到老家的县城,考个公务员,安安稳稳过生活。让我这个当时对人生充满著无数憧憬的年轻人果断拒绝了。外面的世界如此精彩,你们却让我在小城市里安稳度日?我的理想、我的抱负、我的美好生活,我的见识、我的经历、我的机会和机遇,难道就没有机会实现么?带著满腔的热血,我来到一线城市广州。当时我在广州的一家民营企业做财务实习生。公司在广州的核心CBD--珠江新城,那种工作环境,让我一个刚刚涉世的小姑娘感到像进入了偶像剧。都是在学校就羡慕的高级白领的生活。我以为我会进入大城市的美好生活。但是我错了,实习生的工资1300元,转正以后3000元。每个月租房子要花掉1000元,还是住城中村那种地方,公司没有食堂,自己吃饭一天要40元吧,一个月就要1200元。交通费、水电费、燃气费、通讯费,每个月过的捉襟见肘,还得厚著脸皮问家里要钱才能过活。还不敢生病,不敢买衣服,不敢旅行。极度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每天都过的漂浮不定。更不敢想买房的问题。

后来,我辞去了广州的工作,回到了父母身边,在胶东的一个小县城,做了一份银行职员的工作,每天都能回家吃饭,就连中午也能回家。吃住都在家里,手里也挣3000多块钱,但是基本没什么开销,挣的钱都去买衣服,吃饭消费,有空就去旅游,还有时间和金钱去充实自己,去学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现在想起来觉得幸福的不得了,这是我在广州绝对不敢过的生活。为什么说我现在想起来就幸福的不得了,因为当时的我觉得,这种日子太满足了,也就是俗话说烧的。我觉得那是种一眼望到头的生活,我觉得这个生活了20多年的地方对我来说一点挑战性都没有,觉得生活就这样了,没有激情,越来越平庸。

于是,我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到了一个地级市工作,月薪4000多,刚开始觉得很满足,在这里结婚生子了,然后问题来了。有孩子后,带孩子需要父母从县城过来帮我带,本地人可以白天上班,把孩子送到老人家,晚上再接过来,特别方便。对我来说,父母需要背井离乡的来到我的城市帮我带孩子,很辛苦,也不能长期住在我这里,毕竟老家还有老人需要母亲照顾。而未来父母也上了年纪,在老家我们照顾起来不方便,我们两口子,作为双独家庭,需要在这个城市奋斗三套房子,把双方老人都接过来养老。平时工作很忙,到了周末大多陪陪孩子或者回老家看看父母。没有时间旅游啊什么的。

所以我觉得,能够在小城市生活不见得多么比不上大城市。主要是自身的幸福指数和满足感。在小城市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发展自己,完善自己。久而久之,跟大城市的人就拉开差距了。个人简介,不喜勿喷。


首先,这个差距是指什么?是指纯粹的经济收入还是指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我个人真是经历。我90年的,农村人,母亲在我12岁时就去世了,父亲终年在外务工供我和弟弟读书,没有什么存款。我成绩高中补习一年只能报考省内比较差的二本学校就没有去读,又复读一年,可心态不好,严重失误。最终选择了大连的一个二本院校。15年毕业直接签约北京五环外的一家外企,工资每个月加上奖金5K左右,这对于刚毕业的本科生已经不错了,那时我的同学机会都是3K左右。然而,每个月房租800,还是5个人合租的小三居,我和一个人合租其中的一间房。公司包吃,自己每个月花在吃上面也就500左右。这样算下来每个月能净收入3000。因为没有朋友亲戚,出去玩消费太高,那点工资根本不值一提。所以,每天都是两点一线,周末只能逛一逛公园超市,偶尔去北京的一些免费景点一趟。当时那里的放假9000+,根本看不到希望。加上无形的压力,没有归属感,最终16年3月份辞去工作,选择回到了家乡。

回到家乡省会,虽然还是租房住,但身边的人都是一个省的,生活习惯和自己一样,吃穿住行都很适应,便有了归属感。就像有线的风筝,不管飞到哪里,总有人牵绊著你。三线城市,工作机会不多,特别像我的省会是一个旅游城市,工业不发达,服务业很多,而我一个工科毕业。找了近两个月的工作,最终还是选择了服务业,工资到手3000,虽然不满意,但生活所迫,只能先勉强干著。

到现在已经在这家公司待了快两年了,职位升了一级,每个月工资加奖金扣除五险一金收入4000+。压力还是很大,但熟悉了生活的环境,交了朋友,更幸福是17年初认识了比自己小4岁的女朋友。同是大学毕业,一起为我们的未来奋斗,郊区的房子房价7000左右,但我们相信我们会有自己的一个小家的。

虽然在北京工资高一点,也可以存下一些钱,但那种压抑的生活我接受不了,迟早有一天会崩溃,毫无幸福感可言。现在工资不高,但起码对未来充满希望,满满的幸福感。

如果你也是和我一样,走在未来奋斗的路上,那么可以关注我一下,以后相互分享。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