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宝宝16颗烂牙:学会这些,能预防90%的蛀牙! 新闻 第1张

原创 | 孕事

3岁宝宝16颗烂牙:学会这些,能预防90%的蛀牙! 新闻 第2张

摘要:从宝宝出生开始,就要做牙齿护理了。

从什么时候开始,你开始给宝宝护理牙齿的?

2岁?3岁?甚至是更晚?

我有个朋友,今年娃都快3岁了,还没给孩子正经刷过牙,听人说起刷牙这事就给娃刷一下,然后之后好长一阵子都不会再管孩子刷牙了,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哎,真是不知道万一宝宝长龋齿了,是怎样一种感受啊。

青岛有位3岁的男孩鹏鹏(化名),就因为龋齿,受尽了折磨。

鹏鹏从小就有含着奶瓶入睡的习惯,家人也不管,想着含着奶瓶睡觉睡觉香甜,就没重视这个问题。

久而久之,家人发现鹏鹏的牙齿在腐烂,而且还发黑。

一开始鹏鹏爸妈也没在意,认为乳牙总是要换牙的,可以不治疗。

但是最近的鹏鹏晚上总是不睡觉,哭闹,还经常用小手指着右上后牙,喊着牙疼,白天疼的时候饭都吃不下,腐烂的牙齿也越来越多。

鹏鹏爸妈这才带鹏鹏到医院检查,可是孩子太小,牙齿却又烂得太多,对牙医的治疗非常抗拒,完全不配合,看过几家医院都无法治疗。

没有办法,鹏鹏的爸爸妈妈只好带着孩子到更专业的口腔医院就诊。

医生检查发现,刚满3周岁的鹏鹏,一口牙竟然烂了16颗,已经是一口“小黑牙”了。

根据鹏鹏的病史和牙齿情况,医生确诊鹏鹏是患了牙髓炎和“奶瓶龋”,长期含着奶瓶入睡是导致龋齿的最大原因。

医生在门诊将鹏鹏本次牙疼的“罪魁祸首”——右上第一乳磨牙,消炎处理一次。但由于对治牙的恐惧,鹏鹏回家后半夜总是做噩梦。

鹏鹏坏牙太多,治疗时间太长,在治疗过程中孩子和家长都很痛苦……

为了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医生和家长商量好了一个治疗方案,那就是在全身麻醉的情况下,一次性治疗好鹏鹏的所有牙齿。

在全身麻醉后,医生通过牙齿充填、根管治疗、透明冠修复、预成冠修复等方式对蛀牙“个个击破”,同时对鹏鹏健康磨牙上明显的深窝沟,仔细进行封闭,预防龋齿,并进行了全口涂氟。

整个手术3个小时,鹏鹏的一口小黑牙、小烂牙终于被一次性彻底解决,“小黑牙”变成了“小白牙”,并最大程度的治疗和预防了鹏鹏的龋齿。

被很多家长忽视的牙齿问题,真是让鹏鹏受了大罪了。

3岁宝宝16颗烂牙:学会这些,能预防90%的蛀牙! 新闻 第3张

忽视了牙齿的护理,让宝宝受罪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湖北有位2岁大的宝宝,父母因为工作忙,一直由奶奶抚养。

老人只管把孩子吃饱穿暖,不太懂什么牙齿护理的,所以从孩子出生以后,从来没给孩子刷过牙。

直到孩子经常哭闹,大人才发现孩子的乳牙似乎坏掉了,抱到医院一看,多颗前牙都成龋齿了,是典型的奶嘴龋。(楚天金报)

因为没太注意牙齿护理,有的孩子从小就有坏牙。而且治疗坏牙,孩子难免要受罪。这对小小孩子来说,真让人不忍心。

还有一位4岁的女宝,嘴里的20颗牙齿,全部被龋坏了,平时吃东西都疼,影响了孩子的进食和发育。

妈妈就把孩子带到医院去治疗。

但孩子一听到牙钻刺耳的声音,或者接触到牙齿,就不干了,吓得又哭又闹的。

每一次妈妈把孩子带到医院,都是这样,妈妈只好又把孩子带回家。

但过一段时间牙齿又疼,又去医院,再一次无功而返,弄得大人孩子都郁闷。

直到最近,孩子终于克服了恐惧,配合了治疗,才总算补了几颗牙。

但还有十几颗还等着治疗。。。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奶瓶龋”呢?

奶瓶龋最常见于上门牙,但也可能影响其他牙齿。

有很多因素会引起奶瓶龋,长时间的喝含糖饮料,将孩子的牙齿长期浸泡在含糖饮料中,是最常见的原因。

让孩子含着奶瓶睡觉,用含糖的奶嘴来安抚宝宝,孩子在睡眠、半睡眠状态下,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洁作用差。如果持久地叼着奶嘴或乳头,含有大量糖分的乳汁或饮料,其中的单糖容易附着在婴儿的牙齿上,导致口腔中的细菌分解这些糖分产生酸,进而腐蚀牙齿导致蛀牙。。

奶瓶龋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①出生至12个月:用干净的婴儿毛巾轻轻擦拭牙龈,保持宝宝口腔清洁。一旦你看到第一颗牙齿,用柔软的婴儿牙刷和涂满氟化物的牙膏轻轻刷牙。

②12到36个月:每天给孩子刷牙2次,每次2分钟。在孩子三岁生日之前都要使用含氟牙膏。刷牙的最佳时间是早餐后和睡前。

③不要让孩子带着奶瓶或食物上床睡觉。这不仅会使孩子的牙齿暴露在糖中,还会使孩子面临耳朵感染和窒息的风险。

④不要用奶瓶或吸管杯作为安抚奶嘴,也不要让孩子拿着奶瓶四处走动或长时间喝奶瓶里的水。如果孩子想在两餐之间喝上一瓶或一小杯,只需往里面加水。

⑤检查家里的水是否含氟。喝含氟化物的水对孩子的牙齿很有好处,如果你家中的水足够的氟化物,医生或牙医可能会给你开一种氟化物补充剂。

⑥教孩子尽快用普通的杯子喝水,最好是在12到15个月大的时候。用杯子喝水不太可能导致牙齿周围的液体积聚。此外,杯子不能带上床睡觉。

⑦如果孩子必须长时间使用奶瓶或吸管杯,只往里面加水。在乘车期间,如果孩子口渴,只在杯子里加水。

⑧限制孩子吃甜食或粘性食物的量。如糖果,软糖,饼干,水果卷或饼干,这些食物尤其糟糕,吃完要及时清理牙齿。

⑨只在吃饭的时候喝果汁,或者根本不喝。美国儿科学会不建议6个月以下的婴儿喝果汁。如果给6到12个月大的婴儿喝果汁,每天应限制在110毫升左右,并用水(半水,半果汁)稀释。对于1至6岁的儿童,每天饮用的果汁应限制在110-170毫升左右。

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奶瓶喂养,护理好宝宝的牙齿都是很重要的。

3岁宝宝16颗烂牙:学会这些,能预防90%的蛀牙! 新闻 第4张

越来越多的低龄宝宝乳牙都被龋坏?这是为什么呢?

第三次全国口腔调查,对全国5岁的孩子进行了抽查,结果显示,竟然有66%的孩子有龋齿!而12岁儿童恒牙龋病的患病率为28.9%。

这意味着:在我国,5岁以下的儿童里,每三个孩子中就有两人患龋齿!甚至有的宝宝才长了几个月的牙,乳牙就给龋坏了。

而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和宝宝的发育及饮食分不开的。

1、与恒牙相比,乳牙的钙化程度低、耐酸性差,所以更容易受酸性物质腐蚀。

2、在饮食上,小宝宝多吃细软的食物,含糖高又容易附着在牙齿表面,如果不清理就容易导致乳牙被细菌粘附。

3、小宝宝牙齿缝隙大,更容易有食物残留,如果不刷牙或者刷不干净,食物残屑在细菌作用下很快会发酵产酸,腐蚀牙齿,最终引发龋齿。

4、有的宝宝还遭遇了奶瓶龋,主要是长期奶睡造成的。

5、最后一点,也是最常见的,就是很多家长都认为,乳牙迟早会被恒牙换掉,对牙齿就没那么上心,没及时清洗牙床,没坚持刷牙,牙齿就坏掉了呗。

如果乳牙出现龋齿,是不是就像鹏鹏爸爸妈妈那样,等着孩子换牙,不用去治了呢?

鹏鹏的例子就告诉了我们:

不是!乳牙龋齿其实对口腔甚至发育都有影响。

1、龋齿不治会坏掉更多的牙。

牙齿上的细菌得不到有效的清洁和控制,往往是一颗坏牙变两颗,慢慢的发现一排牙都黑了,甚至有些牙体在自行脱落。

2、龋齿疼痛影响进食,进而影响孩子发育。

“少牙”或“烂牙”会让宝宝觉得吃东西好困难,都讨厌吃东西了。时间久了,会影响营养吸收的,导致身体发育不好。

3、龋齿还会影响说话,甚至让孩子自卑。

乳牙有助于宝宝更好地发音,学会说话,不信的话你念一下“粉”字,看看能不能不用牙齿发音。

牙齿的疼痛,会让孩子不愿意说话。另外,一些敏感的孩子,由于坏牙的存在,不敢张嘴微笑或出现社交困难,可能心理发育障碍。

4、乳牙龋齿会影响恒牙。

乳牙“占著坑”,为日后换牙时恒牙的萌发留“位子”。

如果乳牙龋齿没有及时医治,可能会导致牙龈感染,可影响永久性牙齿的间距,口腔感染甚至会损伤藏在牙龈底下恒牙。

5、乳牙龋齿还可能让孩子变丑。

有的孩子为了避免患侧疼痛,常用健侧牙齿咀嚼,长期下去会导致孩子的颌骨和咀嚼肌不对称发育,甚至影响脸部外观。

怎样避免乳牙龋齿?

大人要注意这些事:

1、白天宝宝烦躁,想让他安静一点的话,不要直接给宝宝喂他们喜欢的含糖液体或牛奶,最好就只给水,或者安抚奶嘴。

2、不要把安抚奶嘴蘸了糖、蜂蜜或任何含糖液体后再给宝宝含着。

3、在宝宝睡觉时,不要喂含糖液体(奶、母乳都不行)。

4、母乳妈妈不要给宝宝养成奶睡习惯,因为这也会导致蛀牙。可以用安抚奶嘴或饮用水代替。

5、不要在宝宝的食物里添加糖。

6、早点教宝宝学会用吸管,减少糖水与牙齿的接触,或者就给宝宝喝水,少喂甜的。

乳牙萌出时该注意啥?

再说一个大家常见的问题,宝宝乳牙萌出时,应该注意什么?

宝宝乳牙萌出时,会感到不适。家长可以经常观察,帮助孩子缓解一下不适,以免影响进食。

不过,因为牙齿的萌发往往发生在牙龈底下,除非它探出头来,不然没那么容易观察到。那么我们要怎么“侧面了解”宝宝是不是在长牙呢?

下面是一些长牙的宝宝经常会出现的表现,帮助你进行判断:

1、老要啃东西

在牙龈下面的牙齿想要“破土而出”,带来的不适感会驱使宝宝想要咬东西,这样能缓解牙龈的不适感。所以出牙的婴儿通常想要咀嚼东西。

2、牙龈肿胀

在新的牙齿萌发之前,可能会导致婴儿局部牙龈红肿、胀痛。有时牙龈会鼓起个小包,底下就是牙齿了。

3、过度流口水

宝宝吐泡泡可能预示要长新牙,但是由于吐泡泡也可能是婴儿期正常发育导致的,所以不是绝对的。所以不要看到宝宝流口水就以为他在长牙,除非你能看到他的牙龈鼓起来了或者其他文中的征兆。

4、晚上尤为烦躁

牙齿萌出的时候,牙齿穿过骨头和牙龈,往往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且这个变化主要发生在晚上,所以你的宝宝在晚上比较烦躁不安。

5、抓耳朵

抓耳朵有可能是宝宝耳朵感染的征兆,但也可能是出牙的征兆。这是因为下颚的神经分布,疼痛会转移到耳道。

6、改变饮食习惯

本来已经开始吃固态食物的宝宝,可能想要你改回用奶瓶喂养,因为勺子会刺激他们发炎的牙龈。

但有的宝宝在萌芽的时候,会反而喜欢被勺子喂养,因为勺子给牙龈施压,会让他们感到舒服一点。甚至,他们会比平时吃得更多一点,因为可以多让勺子缓解一下不适。

如果宝宝仍然在用奶瓶喂配方奶或者哺乳的话,他们会因为吸吮奶嘴或乳头,给牙龈和耳道施加了不舒服的压力,吃不了多久就停下来不肯吃,结果肚子又饿,就会老是喊着要吃,但又吃不了多少再次痛到停下来。

有什么办法帮宝宝缓解长牙的不适呢?

方法倒是有很多,但是效果因人而异,得多试试几种才知道哪种对自家的宝宝有效:

1、让宝宝含一条湿冷的毛巾。

最好能留一头是干燥的,方便宝宝抓在手上。

让宝宝含着它,厚厚的面料会感觉比较好,它所释放的清凉能够一下子缓解宝宝疼痛的牙龈。

在冰箱里拿出来的冷冻的出牙玩具也可以,但是对于婴儿敏感的牙龈,太冰的冷冻玩具可能会损伤牙龈,注意不要搞的太冰。

2、按摩

如果牙齿仍然藏在牙龈深处,还没有形成一个让宝宝疼痛的小包,稍微压压牙龈或摩擦牙龈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妈妈可以尝试用干净的手指擦拭该区域(直接用手指或用毛巾裹着都行)。

3、止痛药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临时缓解宝宝牙疼的好方法,不过最好咨询医生后再用。

4、分散注意力

出牙痛就像头痛,它很持久,却又不会说痛的要命,就是隐隐作痛。这时候你可以安慰宝宝,想办法让他转移注意力。

例如,你可以多陪陪他,或者给他一个新玩具。不要低估抚摸这个小小的动作,它可大有作用:即便是在沙发上多抱抱宝宝,可能就足矣让他忘掉牙齿的不适。

3岁宝宝16颗烂牙:学会这些,能预防90%的蛀牙! 新闻 第5张

要注意的是,在宝宝长牙期间,千万不要做这些事:

1、不要给宝宝吃一些较硬的食物。

像苏打饼、烤面包片、烤甜甜圈、胡萝卜或冻香蕉等,都是宝宝喜欢嚼的东西,但是在长牙期间嚼这些,会把它们嚼碎,增加宝宝被呛到的风险,最怕它们跑进气管导致窒息。

2、千万不要在宝宝肿胀的牙龈上擦白酒

有的大人可能想用酒精来缓解出牙的痛苦。但是,即便是少量的酒精也可能导致婴儿中毒。

多久该给宝宝护牙?

宝宝的牙齿护理,应该从还没有牙齿开始。

1、长牙之前就要护理口腔

在宝宝没长牙之前,就要开始清洁孩子的嘴巴。

每次喂食后,用温暖湿润的毛巾,或缠在手指上的绷带纱布擦拭牙龈。

这能消除菌斑的形成,避免牙窝里堆积多余的食物,还能拭去粘在上面的糖。

2、长牙后要正确刷牙

一旦宝宝长牙后,牙齿不在躲在牙龈里,没了保护就很容易龋齿了。

有的宝宝6个月大就开始萌发前四颗牙了,有些小孩则要等到12到14个月大才张牙。

给小宝宝刷牙可以这样刷:

3岁宝宝16颗烂牙:学会这些,能预防90%的蛀牙! 新闻 第6张

3、给2岁内的宝宝饮用温开水(或用来调奶)

因为不能给2岁以内的宝宝使用氟化物牙膏,所以,为了防止蛀牙,可以让宝宝饮用烧开后的自来水,里面有微量的氟化钠。

4、给2岁以上的宝宝使用含氟牙膏

宝宝长到2岁,牙齿长大了,就要开始刷牙了! 慢慢地教他们学会自己用儿童牙刷和豌豆大小的含氟牙膏,每天刷牙两次。

当宝宝的两颗牙齿慢慢靠一起后,每天还要清洁牙缝。

5、教会宝宝正确刷牙

从宝宝开始学习自己刷牙的时候,就要用标准的方法来教孩子,不然以后再纠正,效果也不会太好。

等到孩子能让你放心,你再放手让他自己刷牙。

3岁宝宝16颗烂牙:学会这些,能预防90%的蛀牙! 新闻 第7张

什么时候该看牙医?

美国牙科协会和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宝宝在1岁时,或者萌出第一颗牙齿时,进行第一次牙科检查。以后定期检查牙齿。

本来第一次看牙医没什么要紧张的,不过是检查一下宝宝的口腔、牙齿的生长和发,但有的宝宝会觉得这是一件很可怕的大事。

大人可以做这些事情,帮助宝宝不怕牙医:

1、在早上预约牙医,因为宝宝在早上往往比较安静和配合。

2、不要把自己要去牙科诊所的焦虑或担忧表现出来,特别是不要让宝宝看到,这样子会感染宝宝的情绪,让它们觉得看牙医是一件令人焦虑的事请,所以请尽量表现出轻松和愉快,给宝宝“洗脑”看牙医没什么大不了。

3、不要在宝宝做错事或者惹恼你的时候威胁他,“你要再这样我就带你去看那个牙医叔叔/阿姨!”

4、不要拿礼物作为交换来鼓励宝宝去牙科诊所,宝宝会觉得看医生是一种“代价”。

5、事先告诉宝宝要去看牙医了,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

第一次看牙医,医生一般会告诉你这些:

1、检查口腔是否有损伤、蛀牙或其他问题。

2、告诉你宝宝接下来会不会容易蛀牙。

3、帮你清洁宝宝的牙齿,并且教你日常如何护理宝宝的牙齿。

4、告诉你接下里长牙的情况和奶嘴使用的准则。

3岁宝宝16颗烂牙:学会这些,能预防90%的蛀牙! 新闻 第8张

有的宝宝出牙的时候,征兆和一些疾病的症状相似,比如发热(不超过38.3°C)。

但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时候,宝宝出现这些症状,其实是真的生病了。父母却还误以为宝宝是在长牙,就容易耽误病情。

如果症状越来越糟糕,例如,低烧至38.3°C或更高,或者低烧持续两天以上,要尽快联系医生。

另外,如果在宝宝出生15个月内还没看到牙齿长出来,也得去看医生。

3岁宝宝16颗烂牙:学会这些,能预防90%的蛀牙! 新闻 第9张

”牙好胃口好“,希望宝宝们的牙齿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章:

https://www.mouthhealthy.org/en/az-topics/b/baby-teeth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ages-stages/baby/teething-tooth-care/Pages/How-to-Prevent-Tooth-Decay-in-Your-Baby.aspx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