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騰訊數碼獨家發佈

  想要在家裏擁有輸入自己的管家機器人這樣的想法,其實已經在人類的腦海中存在了至少半個世紀,人們都希望擁有一種類似有影視作品《傑森一家》一樣的未來。在這個未來中,我們可以把各種日常任務分配給自己的管家機器人。然而,儘管此類機器人已經在研究實驗室和工業領域存在了一段時間,但它們還沒有進入到普通人的生活中,其中最大的限制因素就是高昂的而成本。

  而這種情況則正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一個機器人專家團隊一直在努力改變的狀況,該團隊已經開發出一種名爲Blue的通用型機器人,這種機器人能夠進行一系列的日常活動,而且在成本控制方面也做到非常合理。

  “Blue機器人是爲人工智能時代從零開始而專門設計的。”該項目負責人彼得·阿貝爾(Pieter Abbeel)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傳統工業機器人是爲了那些需要快速而且重複性勞動而設計,它們的花費動輒數萬美元,甚至數十萬美元。而Blue則在設計的初期就採用了完全不同的定位,它被設計成通過視覺反饋技術來進行控制,在保持有效載荷的同時自然兼容,而且預計成本也僅爲5000美元,與其它的機器人相比非常便宜。”

  Blue的第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成本低。因爲它的“身體”是由塑料部件製成,並且裝配有高性能的電機,Blue的手臂略比成年人健壯,看上去大小和健美遠動員的胳膊差不多,並且它對外界力量很敏感,並不是只會被動接受外力。

  雖然5000美元對普通用戶來說仍然是一筆大數目,但這已經相當接近於一個普通人可能要在購買節省勞動力設備上的花費(相比之下,最早的個人電腦,Apple II在1977年推出時的售價爲2638美元)。

  作爲一款人工智能機器人,僅僅價格低廉是不行的,首先它得有“高智商”,這一點上Blue完全是做到了。研究小組表示,Blue機器人的深度強化算法,允許它通過反覆實驗或者由人類來指導學習,以此來達到能力的“進化”,可以說這是一款可以自我突破的智能機器人。

  該項目的另外兩名研究人員斯蒂芬·麥金利(Stephen McKinley)和戴維·吉里(David Gealy)向我們展示了他們希望Blue所擅長不同的任務類型。這些任何看起來基本上就是普通家庭自動化需要完成的事情,比如手勢碗筷或堆放雜物,另外Blue本身也可以作爲幫助人們身體康復的工具。

  該團隊目前正在組裝第一批的十臺機器人,並且出售給早期訂購用戶。麥金利表示:“這個過程的一部分是爲了衡量研究界對這項技術的興趣,看看外界是否真的需要我們研究的技術。”目前,投資者的興趣看起來非常濃厚。而第一批用戶將是專業的研究人員,他們會將把這個系統用作在實驗室或自己家裏,從而進一步開發人工智能算法的平臺。”

  那麼未來如何呢?“我們暢想的科幻未來,或者說至少是我們想看到的未來,包括擁有人工智能技術就在它的身上體現。”麥金利表示。“我們認爲,目前任何一個團體都無法解決這個問題,但我們認爲,一個低成本的共享研究平臺將把全球機器人領域的發展推向正確的方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