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就強烈建議樓蘭了,說句心裡話,英菲尼迪雖然是豪華品牌,但是在我們國內,除非是QX60-70-80這三車還有點逼格,50那小巧的樣子真沒多大面子,還不如樓蘭的氣場強大,只能說QX50比較個性年輕一些,而且這款車型也比較老了,相比之下,樓蘭會更實用,也非常滿足你每天的長途舒適性需求,空間也夠大滿足你的載貨需求。


都不適合,我建議你看看帕薩特2.0T,皇冠2.0T


預算三十萬買樓蘭確實選擇性比較大了,2.5高配或混動低配都夠用了。目前北京市場有三萬五六的優惠!

樓蘭這款車是由日產襄陽工廠生產的,我們拿到的數據顯示該生產線同時還在生產英菲尼迪QX60L,所以從產品本身樓蘭肯定是高於QX50的。

當然了,舒適性方面也是樓蘭好些。


同款車型從「進口」到「國產」,它的價格降低了;隨之,像動力、配置等方面也相應「縮水」,這是人們選車時的固有觀念。東風英菲尼迪QX50卻告訴你,它國產後卻比進口版更值。

英菲尼迪QX50改名前叫「EX25」,屬品牌旗下的入門級SUV。國產後QX50共推出4款車型,價格在34.98萬-44.98萬元區間,比進口版(41.88萬-60.48萬元)便宜不少。另外,該車針對國內市場做了「專屬定製」,車身軸距(2880mm)比進口版有所加長。全系搭載V6 2.5L發動機。更重要的是,四驅系統成為全系標配。這樣QX50看起來,似乎比同為國產的賓士GLK、奧迪Q5等對手更具性價比。

外觀:增加日行燈與護板 軸距加長80mm

國產後的QX50在外觀細節上和進口版有所不同,而這些是廠商考慮到國內市場的需求作出的調整。 相比進口版,國產QX50的中網改為了網狀樣式,霧燈區域增加了LED日間行車燈。在前、後保險杠部分,國產車型還加裝了護板,以突出運動效果。另外,車身周邊多出了一些鍍鉻裝飾條,看上去也比較醒目。

英菲尼迪QX50整體造型圓潤,線條也比較柔和,並不像常見的中型SUV那樣硬朗。比起賓士GLK、奧迪Q5這些車型,QX50的設計風格更類似寶馬X1,有些跨界的味道。不過,從車身尺寸看,QX50並不落後於對手。國產後車身長度和高度都有所增加,軸距加長到2880mm,比起進口版也更能吸引國內消費者。離地間隙也提升了22mm,達到了172mm,使其獲得更出色的通過性。

2內飾:方向盤變化明顯 用料做工不失水準內飾:方向盤變化明顯 用料做工不失水準

內飾部分,整體設計和進口版相同,變化主要集中在方向盤。採用三幅設計,樣式與Q50類似,造型更飽滿。不過,依然沒有配換擋撥片。其餘像中控布局基本沒有變化,採用大面積的軟質材料,做功保持了相當高的水準,拼接處走線規整。這點比起進口版絲毫不差。

國產QX50增加了不少主動安全配置和行車輔助。之前進口版上的自適應巡航被保留下來,還加入了盲點監測系統、車道偏離警示系統、預碰撞系統等。其中,車道偏離警示系統帶有修正方向的功能。不過,這些配置大都出現在高配或頂配車型上。另外,國產QX50降低了價格門檻,但在低配車型上缺少導航、倒車影像、座椅記憶等這些舒適性配置。頂配車型的豐富度基本不輸給進口版,價格也接近45萬元。

3空間:後排腿部寬敞 電動放倒座椅很方便空間:後排腿部寬敞 電動放倒座椅很方便

國產後的英菲尼迪QX50將軸距加長至2880mm,比進口版多出80mm;比起對手賓士GLK、奧迪Q5等都要領先。實際的乘坐表現也能令人滿意,尤其體現在後排。身高1.80米的體驗者腿部能留有超過2拳的距離。頭部表現比較一般,由於車身設計原因,車頂相對較矮。因此,無論前排還是後排,留出的空間並不多。應該說,比起進口版乘坐空間有所提升,和競爭對手處在同一水準。

儲物方面,前排表現完全能滿足日常使用。其中,不乏人性化設計突出的地方。像前排杯架可進行高低調節,座椅頭枕後面還設置了衣架,為後排乘客使用。不足之處在於後排門板上沒有任何儲物設計,這和老款的EX25相同。而且並沒有做任何改善,實用性有所打折。

行李廂容積變化不大,擴展前的裝載能力不算突出,放置小號拉杆箱沒有問題。如果是大件物品的話,可以將後排座椅靠背放倒。這裡有兩種方式,一是通過手動,另外也可在側面找到電動控制鍵,相當方便。另外,前排也設置了按鍵,但只能做椅背還原的操作。最後,依舊沒有配備電動尾門,而同價位的奧迪Q5卻是全系標配。

4動力:2.5L夠用駕駛輕鬆舒適 全系配四驅動力:2.5L夠用 駕駛輕鬆舒適 全系配四驅

動力部分,國產QX50搭載 2.5L自然吸氣發動機,這款代號為VQ25HR的V6發動機與進口版車型相同。最大功率為173kW,最大扭矩達到253Nm;數據上和之前基本沒變化,在同級車紛紛更換4缸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時候,QX50沿用2.5L自吸,彷彿已經告訴人們,它主打駕駛中的舒適性。

傳動方面,搭配的是7擋手自一體變速箱,並帶有雪地模式。該變速箱的換擋過程很平順,動力響應積極也相對積極,在實際應用中的表現不錯。就此看來,整套動力組合與進口版乃至老款EX25完全相同。中期改款沿用成熟的動力總成,這也是日系車慣用的保守做法。

由於這次試駕分別安排了城市道路和盤山路兩種情況,這裡就分開來談談國產QX50的駕駛體驗。在正常道路行駛,應該說這台2.5L發動機和7AT變速箱,所提供的動力完全能夠滿足駕駛需求。油門調校並不是很靈敏,踩下去偏沉。發動機轉速再維持一個較低水平時,車輛提速的狀態相對柔和。變速箱的升擋時機也基本保持在2000rpm以下,這時車內幾乎只能聽到輪胎與路面摩擦的聲音,帶著這種輕鬆愜意的駕駛氛圍,相信能夠為大多數駕駛者所接受。

這台2.5L發動機需要在高轉速下才會爆發出一定扭矩,如果你需要在路上併線超車的話,那麼只需要深踩油門,變速箱會立即降擋。當發動機轉速飆升至3500rpm左右,發動機後續的動力才會湧現出來。不過,這個過程畢竟和渦輪增壓發動機有所區別,提速的過程並不會顯得突兀,而是相對線性的狀態。我也發現如果將油門深踩到底的話,變速箱會連續降兩擋,而發動機轉速也會攀升至5000rpm左右。那麼,這個時候,在車內會產生一陣推背感。而轉速也不會繼續升高,伴隨著發動機的轟鳴聲,車輛會一直保持這個狀態,直到減速為止。

全系標配適時四驅系統

國產QX50的一大亮點是它全系標配四驅系統,如果以進口版四驅最便宜的車型(46.88萬元)來看,國產QX50的價格至少要便宜到11萬元以上。而在四驅系統方面,QX50依舊搭載了和進口版相同的適時四驅系統,使用多片離合式差速器。正常行駛下為後驅,遇到車輪打滑時,電控系統會自動將動力傳至前輪,並根據路況調節分配扭矩的大小以幫助車輛脫困。個人覺得,無論前面的舒適性配置如何,此次國產標配四驅還是相當有誠意的。從某種角度看,除了提升車輛整體的操控和通過性外,也提升了QX50的性價比。這點它至少不輸於同級別的奧迪Q5。

底盤部分,QX50使用了前雙叉臂式獨立、後多連桿式獨立的懸掛結構。這與進口版車型相同,但我們發現在前後懸掛部分,國產車型取消了橫向穩定桿。至於是否會影響到車輛行駛中的橫向穩定性,還要通過進一步試駕才會得知。 轉向部分依然是電子液壓的方式,方向盤打起來偏沉,不過指向性不錯,迴轉方向的速度也比較快,這部分稍體現出了該車的運動特質。

再說說QX50在山路上的表現,這段路在海拔大約2000多米的地區。因此,在爬坡表現上,車輛勢必會受到一些影響。頻頻出現的情況是,在上山過程中發動機轉速始終保持在較高的水平,變速箱降擋更加積極。但動力略顯乏力,車輛提速甚至有些肉。這就需要將變速箱切換至手動模式,利用低檔位的大扭矩輸出來彌補車輛的牽引力缺失。

操控方面,QX50的方向盤偏沉,虛位也比較明顯。不過這在盤山路上倒是有好處,它帶給駕駛者的自由度更高。在低速時,車頭的表現也比較靈活,雖然指向性算不上精準,但連續躲避一些碎石的過程還是很輕鬆的。

懸掛調校明顯偏向於舒適性,避震行程不長,回彈速度也比較快。值得一提的是,QX50在駕駛起來,尤其連續轉彎中表現的並不太像一輛SUV。底盤的緊湊性和抑制側傾的效果都很突出。行駛過坑窪或碎石路面,這些顛簸感能被懸掛過濾掉大部分。還有就是面對起伏路面這種長波震動,坐在車內依然不會受到過多影響。

總結:性價比提升競爭力 品牌因素仍存在

從試駕過程來看,國產英菲尼迪QX50保留了進口版豪華、舒適的品質,也為國內消費者帶來順應市場的變化。它在外觀細節、車身尺寸等部分甚至超過了進口版車型。我們擔心的內飾用料做工、配置縮水等問題,也沒有發生在國產車型上。另外,軸距加長也確實為乘客提供了更好的空間體驗。再加上提升性價比的四驅系統,這些都是國產QX50值得稱讚的地方。

從車型本身來看,QX50基本上沒有明顯的缺點。車型定位清晰,品牌豪華有面子,空間能滿足一般出行需求,動力夠用、駕控舒適,這些都非常適合都市白領階層。特別是國產讓QX50的門檻下探到35萬元以內,更高性價比讓消費者不必再去考慮進口版。至於競爭力,賓士GLK、奧迪Q5等同級對手早已完成了國產。特別是奧迪Q5的起步價格在35.85萬元左右,和QX50相差不多,剩下的就要看品牌影響力了。


不知道怎麼說呢,QX50有面子,樓蘭實用,因為QX50空間其實很小的,比較適合女生開,其實真正跑業務,特別是在中國,體面,QX60比較好,當然土豪建議考慮QX80,那坐起來像坐船一樣,因為QX80在美國生產,擁有一半美國血統,開的不是車,開的是船,坐的不是車,是坐家裡的沙發


這樣說。接客戶為了什麼,為了舒適,寬大。qx70後排都很一般,客戶不該跟你一樣都160 140斤吧。都是日產,英菲的確是日產豪華品牌,但樓蘭優惠力度大,空間舒適。如果考慮兩口子用qx50很合適(更說那個50更合適妹子開)

果斷樓蘭。


這兩款車的很多方面都是通用的,因為其母體皆是日產, QX 50 是日產的頂級品牌英菲尼迪的主打車型,屬於緊湊性SUV, 價格相對比樓蘭貴,但外型和內飾及底盤調校確是優秀、有面子,跑業務絕對能拿得出手;樓蘭是重型 SUV, 除非駕駛者是膀大腰粗的漢子,尤其女性更不宜操縱。


預算30萬你肯定買不了新款qx50。老款50最大的問題就是外形已經老了,有點對不起這個牌子。但別的方面都夠經典,可以說是改裝黨的潛力車型之一。看你對樓蘭那麼糾結,我建議你去看看q50得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