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8

每日一偈

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

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

我於彼佛發菩提心,

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楞嚴經》

修行一法,貴在有長遠心。過去一切諸佛菩薩,莫不經過多劫修行,才能成功。《楞嚴經·觀世音菩薩圓通章》曰:“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由此可見,觀世音菩薩不是一天兩天的時光就成功了的。

同時他便公開的將他用功的方法講給我們聽。他是楞嚴會上二十五圓通的第一名,他的用功法子是從聞思修,而得耳根圓通,入三摩地。三摩地者,華言正定。故他又說:“初於聞中,入流亡所。”這種方法,是以耳根反聞自性,不令六根流於六塵,是要將六根收攝流於法性。故又說:“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又說:“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這意思即是要我們把這反聞的功夫不要滯疑,要漸次增進,要加功用行,才能得“覺所覺空,空覺既圓,空所空滅,生滅既寂,寂滅現前”這種境界。既自以反聞聞自性的功夫,把一切生滅悉皆滅己,真心方得現前。即是說“狂心頓歇,歇即菩提”。

觀世音菩薩到了這種境界,他說:“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衆生,與諸衆生,同一悲仰。”

我們今天學佛修行,也要這樣先把自己的功夫做好,把自性的貪嗔癡慢等一切衆生度盡,證到本來清淨的妙覺真心。然後上行下化,如觀世音菩薩這樣的三十二應,隨類化度,纔能有力量。

所以觀世音菩薩,或現童男童女身,化現世間。世人不知觀世音菩薩業已成佛,並無男女人我之相,他是隨衆生的機而應現的。但世間人一聞觀世音菩薩之名,都覺得有愛敬之心。這無非是過去生中持念過他的聖號,八識田中有這種子,乃起現行。故經雲:“一入耳根,永爲道種。”

文字 | 虛雲老和尚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