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邀請。

(請點關注和贊,你們的關注是我寫寫下去源泉和動力)

兩條即可證明

慕尼黑陰謀可以看出媾和一直存在。

柏林戰役前大批科學家和主要軍事科技轉入美英例如V2火箭為代表。

具體史實如下:

二戰爆發前,美英法縱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企圖將法西斯禍水向東引;蘇聯則與德國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中立自保,結果助長了法西斯的侵略氣焰,英蘇美都先後遭到了法西斯的進攻。例如:

從慕尼黑會議可以清楚理處英美和蘇聯的同牀異夢。

1938年9月29~30日,英國首相張伯倫、法國總理達拉第、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和義大利首相墨索里尼在德國慕尼黑舉行的關於割讓捷克斯洛伐克的德意志族聚居區蘇臺德領土給德國的四國首腦會議。德國覬覦捷克很久,1938年,德國武裝入侵了捷克的蘇臺德地區,面對納粹德國的擴張野心,英國、法國政府推行綏靖政策,企圖犧牲捷國家利益而將德國侵略矛頭引向東方,以緩和與德國的矛盾,維護自身安全。為達此目的,英國首相張伯倫在與希特勒會談後同意將蘇臺德地區割讓給德國,法國總理達拉第則與英國保持一致,慕尼黑會議是綏靖政策的頂峯。綏靖政策:綏靖政策也稱姑息政策。一種對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縱容,退讓屈服,以犧牲別國為代價,同侵略者勾結和妥協的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這一政策最積極的推行者是英國、法國、美國等國。20世紀30年代前,綏靖政策主要表現為扶植戰敗的德國、支持日本充當防範蘇聯的屏障和鎮壓人民革命的打手。這從凡爾賽體系、華盛頓體系中可以窺見端倪。在道威斯計劃、楊格計劃、洛迦諾公約中則更具體化了

禍水東引:

二戰之前英法推行綏靖政策的主要原因,希望將希特勒的戰爭危害引向東部,使其首先攻打蘇聯,同時維護英法的即得利益。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是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蘇聯與納粹德國在莫斯科所祕密簽訂之互不侵犯條約。斯大林為了保護蘇聯的安全及利益,故此放棄與英法共同抗德,反而與之保持表面上的友好關係,以爭取時間及空間應對德國在日後可能的軍事行動。另一方面,希特勒為了達成閃電戰軍事效果,避免過早與蘇聯發生衝突,故也願意與蘇聯簽訂非戰條約。綏靖政策的主要表現:

1.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我國東三省,美國表示無疑干涉日本在在「滿洲」的行動。

2.1934年,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英法表示不干涉,並沒有封鎖蘇伊士運河。

3.1933年,德國退出國聯,1935年英德簽訂《英德海軍協定》破壞凡爾賽合約。

4.1936年,希特勒派兵進入萊茵非軍事區。

5.1936年,西班牙內戰爆發,德意法西斯派兵支持,英法表示不干涉。

6.1938年,德國強行兼併奧地利。

6.1938年,慕尼黑會議將捷克的蘇臺德地區割讓給德國,綏靖政策發展到頂風。

英法推行綏靖政策原因:1.害怕戰火蔓延本國,;2.禍水東引,企圖以此打擊新生的蘇維埃政權3.經濟危機之後,英法等勢力受到明顯影響,無力遏制德國;4.國際的反戰情緒較大,人民厭惡戰爭,追求和平的思想促使。

綏靖政策帶來的危害:1.法西斯勢力膨脹,軍事工業迅速發展;2.許多國家成為綏靖政策的犧牲品,被法西斯國家侵略或兼併;3.綏靖政策同時使英法放鬆了警惕,導致二戰開始後準備不足。慕尼黑會議被德國強佔的蘇臺德區:慕尼黑會議―「害人終害己」:說到慕尼黑這個地方,足球迷們一定會想到拜仁慕尼黑這支著名的球隊,它也因在二戰爆發前上演了一出「搬石頭砸自己的腳」的故事而出名。慕尼黑會議這個故事要從捷克斯洛伐克說起,捷克斯洛伐克境內的日耳曼人多居住在蘇臺德地區,德國法西斯掌握政權後以後,扶植蘇臺德區的日耳曼人黨製造民族糾紛,企圖將它從捷克斯洛伐克獨立出來,進而侵佔整個捷克斯洛伐克。1938年9月蘇臺德日耳曼人發動暴亂,德捷邊境環境趨於緊張。此時,英法不願再次被拖到戰爭的混水中,為了求得一時的和平,他們威逼捷克斯洛伐克向法西斯德國屈服。因此張伯倫從1938年9月15日到22日,僅一星期內,兩次飛往德國和希特勒會談,企圖將捷克斯洛伐克作為禮物送給德國,並慫恿希特勒進攻蘇聯,禍水東引。9月30日,經過幕後策劃,英國首相張伯倫、法國總理達拉第、義大利首相墨索里尼、德國總理希特勒在慕尼黑簽訂了《德國、聯合王國、法國及義大利間的協定》,即《慕尼黑協定》。協定規定:1938年10月10日前捷克斯洛伐克將蘇臺德地區及同奧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區移交給德國;英法對新國界提供保證。

當時,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雖被帶到了會議大樓,但只能呆在會議廳隔壁的房間裏坐冷板凳,等待最後的判決。第二天凌晨1時,4國在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區移交德國的協定上籤了字之後,捷克政府的代表才被叫進會議廳。幾小時後,捷克政府正式宣佈接受慕尼黑協定。英、法用出賣捷克斯洛伐克換來了有希特勒共同簽字的四國所謂「再也不想彼此交戰」的宣言書。

在張伯倫和達拉第看來,讓德國進捷克斯洛伐克,就為德國打開了東進的大門,把禍水潑向蘇聯的勾當告成了。所以,當9月30日張伯倫回到倫敦時,竟得意忘形地揮舞著那張有希特勒簽字的紙片,對那些歡迎他的政府要員和社會名流們說道:「我的好朋友,這是我們的時代的和平!」

慕尼黑陰謀使希特勒看清了英法的軟弱可欺,便得寸進尺,於1939年3月向布拉格長驅直入,吞併了整個捷克斯洛伐克。法西斯德國吞併捷克斯洛伐克後,增強了軍事和經濟力量,在戰略上處於更有利的地位,侵略野心更為狂妄,隨即把侵略矛頭指向波蘭,9月1日,德國就以突襲波蘭掀起了對英、法的全面帝國主義戰爭。隨後不久,相繼入侵法國、英國。張伯倫「以損人的目的開始,以害己的結果告終」。這種為了一時和平而犧牲他國利益的「綏靖政策」臭名遠揚。

所以二戰中,到柏林戰役時當時美軍101空降師和巴頓的第一師甚至已經做好了進攻柏林的作戰計劃。

為了趕在英美軍隊之前攻克柏林,蘇軍統帥部決定1945年4月發動進攻柏林征服者的榮耀可不是人人都能得到的,蘇軍最近的部隊距離柏林市區不到60公里,當時東線的蘇軍已經從東面北面兩個方向包圍了柏林,二戰末期,當盟軍會師易北河後,納粹德國其實已無力再戰,攻下柏林只是時間問題,可以說美國人先到柏林,不打柏林是不想多讓士兵流血犧牲。蘇聯為了打柏林,犧牲了十萬多人。..............讓盟軍來啃一樣痛....不死個十幾萬是打不下來的...不過說不定盟軍保證投降後不轉交戰俘給蘇軍的話,估計會好打很多

盟軍統帥蒙哥馬利認為:攻取柏林可能會造成盟軍十萬以上的傷亡,代價太大,所以放棄了進攻機會。

東線往蘇軍這邊倒,這是老天決定的,外加上一千萬名蘇軍士兵的性命為代價

所以瓜分德國冷戰的前奏;意識形態的分歧,不過客觀的二戰中,柏林戰役時(瓜分德國)二戰都是盟軍,作用在歐戰上是濃重的一筆。但是從上述史實來看,包括V2火箭在內一大批科學家在蘇聯發動柏林戰役前轉向西方,所以美國最先造出原子彈,蘇聯攻佔柏林付出慘痛代價,得到的是德國科技和工業的皮毛。由此可見媾和一定存在。


是。

在二戰末期,德國敗象已顯,不少的前線指揮官都已將投降的事列為心裡的一個祕密了,區別在於向誰投降的問題。

在戰爭後期,只有被貶官的將軍才會被派到蘇聯戰場。那裡已不是一個獲得軍功與榮耀的地方了。

對於與蘇聯的合作,英美一直是貌合神離的,尤其是丘吉爾,他對紅色的蘇聯感到恐懼。丘吉爾甚至設想,歐戰一結束,就要發動對蘇聯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在蘇聯還沒有緩過氣來的時候,一舉擊敗蘇聯。這與二戰前,英法兩國想禍水東引,讓德國和蘇聯兩敗俱傷的想法是一致的。

丘吉爾設想的最好的結局是:蘇聯被打廢了,而德國躺在了手術臺上。

斯大林也有遍佈世界的諜報網,丘吉爾的這些想法和做法,他也清楚。在南斯拉夫發生的一件英美空軍襲擊蘇聯陸軍的事,實際是一次英美對蘇聯的試探。最後雙方以極大的剋制,以一場意外事故來了結了此事。但斯大林意識到,必須要有一次炫耀肌肉的行為,來阻止可能發生的英美聯合軍隊對蘇聯的入侵。

攻打柏林,不單純是一個軍事任務,而是一個政治任務。斯大林命令士兵不顧一切地彙集到柏林周圍,在略做準備後,就發動了柏林戰役。

其實,在易北河會師後,德國戰敗已不存在疑問了,攻擊柏林,要承受慘重的傷亡,盟軍在猶豫。所以,雖然盟軍的攻擊位置,距離柏林可能會更近,但是斯大林還是讓他的軍隊開足了馬力,搶在盟軍之前,發動了柏林戰役。

實際上250萬進攻柏林的蘇軍,陣亡30萬人,犧牲不可謂不慘烈,但是柏林一戰,讓丘吉爾們看到了蘇聯強大的軍事能力,徹底打消了其趁機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想法。

鑒於英美國家對蘇聯一直有意識形態的敵對想法,所以英美國家在戰爭中對德國的講和是一直存在的。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所有的戰爭,基本上都會談談打打的,談是談條件,打是談不攏再打。打仗不是目的,人都死光了,財富都化為烏有了,也不是政治家的目的,那成了種族仇殺。所以,英美國家與德國,自二戰開始一直在講和,只是條件的問題。比如,海獅行動過程中,德國的一個漢斯,說是作為希特勒的特使,要跟英國講和,不過丘吉爾強硬派,根本就不信。盟軍進攻義大利,在義大利半島中部,一打就是一年,隨著戰爭局勢的進行,這中間也少不了各種講和。

德國人清楚自己在西方世界的位置和分量,他們認為,德國是阻擋蘇聯洪流的一道防火牆,從戰前到戰後都是如此,西方國家應當支持德國對抗蘇聯。德國對英美國家一直留有餘地,做事不趕盡殺絕,而在蘇聯卻是為所欲為。所以,當戰爭發展到必須要以德國的失敗為結局,德國人迫不及待的要與英美國家達成戰略合作。所以,儘管是蘇聯第一個打進了柏林,但是德國的科學家和技術資料都被美國人弄去了;蘇聯只能拉回去機器設備。

不管是種族,還是意識形態,還是民族情感,還是戰爭發展的趨勢,德國人更傾向於認同西方。兩害相權取其輕,德國倒向西方,是對其最有利的選擇。這時的德國,已經沒有選擇體面的活法的權利,只能選擇體面的死法。


謝謝邀請,這個問題,我想你要問的,應該是「法西斯德國是否與英美單獨講和」,因為作為佔上風的英美一方,不需要主動與德國講和,事實就是如此(而另一邊,蘇聯也曾與德國有過祕密會談,但這是另一個問題了)。而到二戰後期,德國人已然意識到自己必敗無疑,所以他們考慮了很久應該向誰投降會得到較好待遇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起重要作用的人不是希特勒,而是不同戰場上的德國官員(投降這種事,當然是上層的決定,沒下層什麼事)。

北歐的德軍,據說拍板的人是希姆萊,他很仇視蘇聯,原因大家都懂的,面對東西兩面的夾攻,確實只能選擇西方。他在通過瑞典大使轉交給盟軍的信中表示,德國即將成為美蘇爭霸的橋頭堡,而在這場即將到來的鐵幕裏他願意扮演堅定的反蘇戰士,並且他相信希特勒死後的德國,只有他能組織起來繼續與蘇聯對抗。而為了取得西方的信任,1945年1月,希姆萊同意以25萬美元為代價,在一個月內釋放1400名猶太人。到2月,1200名猶太人被釋放,他甚至沒有要錢。由此,華盛頓判斷出了希姆萊想要尋求達成和平協議的願望。隨後此事被希特勒發現,希姆萊被貶,但仍未放棄該計劃,他甚至與世界猶太人大會代表祕密會晤,並同意釋放一批猶太婦女。

但希姆萊最終正式表達願意投降,還是晚了。那是1945年4月底,在盟國看來實際已經沒有多少價值。隨即希特勒宣佈,這是「人類歷史上最無恥的背叛」,希姆萊被希特勒剝奪一切職務。於是希姆萊開始逃亡,兩周後被英軍逮捕,最終服毒自盡。

(實際上包括希特勒本人也曾有過與西方單獨媾和的念頭,他認為西方民主主義和蘇聯共產主義根本就不合,一旦解決了德國問題,蘇聯和英美必交惡,而在兩者之間選邊站的話,老希也認為西方比較靠譜,當然,關鍵在於此時他已經沒有談和的資格)與這份失敗的談判相比,義大利北部的德軍是比較幸運的。與英美的談判,大概開始於1943年,德國人在瑞士與美國人(美國有駐瑞士公使)的聯繫。據說為了表示誠意,他們還帶著兩名重要的俘虜以及一份珍貴藝術品清單,上面列滿了當時由納粹德國控制的、一批歐洲大師級藝術家的傑作。德國人表示,只要談判順利,可以將這些藝術品交給盟軍。這場祕密談判,叫做日出行動。

實際上涉事方不僅是美德雙方,也包括當時的英國與蘇聯。英國參與了本次祕密談判,蘇聯則向瑞士派去特工,試圖搞清楚談判內容是否對自己有利。日出行動的談判進行到第三輪之際,便有莫名的牧師模樣人闖進談判地點,美國人於是立刻提議更換地點(後來證明那名牧師就是蘇聯特工,他臨終之際將此事透露給兒子,兒子又透露給記者)。

最終,這場談判還是取得了成果,一系列談判和密商,最終算是以雙方都能接受的結局落幕,隨即駐意德軍無條件投降協定宣告生效。那麼,為什麼德軍從上到下,都不太願意向蘇聯投降?除了制度原因,蘇德之間的戰爭仇恨顯然要深於德國與英美(據說在戰俘問題上一直恪守日內瓦公約的只有英國),德國人顯然害怕蘇聯會報復,事實上後來也真的報復了——為什麼不報復呢?不報復的,貌似只有國民黨中國,但德國人顯然沒機會做國軍的俘虜。


沒有這個可能。早在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建立時,公約明確指出:「每一政府各自保證與本宣言簽字國政府合作,並不與敵人締結單獨停戰協定和和約。」之後的1943年的德黑蘭會議解決了美英蘇三大國長期以來存在的一些主要矛盾和分歧,通過了東西方盟國聯合打擊希特勒德國的一致作戰計劃,這也為盟國今後解決其他各種問題和合作重建戰後世界和平奠定了基礎。同時,納粹德國遭受了斯大林格勒的慘敗後,攻勢銳減。喘過氣來的蘇聯開始在東線大舉反攻,英美盟軍發動諾曼底登陸在西線開闢第二戰場,第三帝國已顯頹勢,開始走下坡路。雖然在柏林戰役前夕,英美與蘇聯就進攻柏林的問題產生過分歧,德國高層也有意向英美投降,但對英美雙方來說也並無意義。


曾經有過,納粹德國有一部分軍官同英美有過講和。而且時間還更早,在諾曼底登陸後不久,就有一些納粹軍官祕密和英美暗中接觸。

在諾曼底登陸後,德國陸軍元帥隆美爾就知道敗局已定,因為盟軍已經在諾曼底站穩了腳跟,回去後不少軍官就像希特勒提議,希望希特勒能夠以德國為重。也就是暗示希特勒,再打下去,如果打到本土,德國將不復存在。也就是說,他們希望希特勒投降。

因為以隆美爾為首的一批納粹軍官,已經知道了戰爭形勢,德國再打下去,也已經沒有勝利的希望。所以只能希望通過儘早投降,用僅有的籌碼,在利用蘇聯與英美的利益關係,使得德國損失最小。

但是希特勒沒有回復,於是一場暗殺希特勒的行動開始了。非常遺憾的是希特勒沒被炸死,於是希特勒徹查了此事,為了威懾其他軍官,便將隆美爾賜死。

結局也正如隆美爾預料的一樣,在兩線夾擊下,德軍迅速覆滅,德國成為了一片廢墟,而且還被一分為二!


你好!我是冬眠蛇,由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希望多多關注!

別說柏林戰役前,政治媾和貫穿二戰的始終,既有英美蘇主動的,也有納粹德國主動的,要按戰事的具體進展來說。蘇德戰爭初期,由於德軍摧枯拉朽的攻擊,蘇聯紅軍一瀉千里,斯大林就曾與希特勒單獨媾和,但希特勒那時順風順水,拒絕了斯大林的提議。斯大林格勒戰役中保盧斯被圍後,納粹德國風光不在,希特勒曾派人聯繫英美,希望單方面媾和,但英美與蘇聯等61國簽訂了大西洋公約,承諾了不單獨和法西斯媾和,所以斷然拒絕了希特勒的請求。

到45年柏林戰役前,勝敗已經基本註定,這種媾和的可能性已經不存在了,納粹必須被根除是全世界的呼聲,英美政府的任何人不可能背歷史而動 ,去和奄奄一息的德國講和,另外,蘇聯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才贏得了東線的勝利,英美不顧大西洋憲章的規定單獨和德國媾和,必將極大的損害蘇聯的利益,這是要挑起新的戰事的節奏啊,誰都不會去冒這個險。而且,在日本人的問題上,美國還指望蘇聯伸出援手,以減輕太平洋戰場上美軍日益加重的傷亡,更不可能單獨和法西斯德國媾和。


如果說柏林會戰前是否有過英美與法西斯德國單獨媾和?提問應否定英美有過這種主觀願望,盟軍一直處在戰爭上風,也就沒必要有這種意想。相反,1943年有一部分在義大利的德軍卻是很幸運地與盟軍取得了祕密談判,達成了投降協定,先行走在了投降前列。

然而有這一次的投降成功,致使了希特勒的高官層也意識到二次大戰,納粹黨必定失敗,再耗也就是徹底滅亡。這時有一個叫希姆萊的高官卻在權衡英美和蘇聯方面尋找著媾和的選擇。不過,希姆萊是一個堅定的反蘇份子,他不會將籌碼放在蘇聯這一邊。

到了二戰後期,德國人預期到要失敗,因此有一種考慮,那就是講和的心理表達十分強烈。當然,談判的對象選擇十分重要,即便談判也要有利於德國纔行啊!此時的希姆菜在蘇聯與英美的爽擊中,權衡利弊,只能選擇盟軍。希姆菜寫信給瑞典大使,信中表達了媾和的願望,試圖通過中立國來傳達他的這種願望。信中表示:德國形將失敗,而英美與蘇聯的角逐會以德國作為橋頭堡而來爭奪世界霸權的地位。希姆萊透露的信息中表示:堅定地站在反蘇的立場,同時表明:希特勒死後,只有他能夠調停國內局勢。希姆菜在信中還表示:在1945年的1月以25萬美元作為交換1400名猶他人作為釋放的條件。事後希姆萊釋放了1400猶太人而並無索要25萬美金的報酬。在此,華盛頓清晰知嘵了希姆萊的意圖,但還沒等到華盛頓作出反應,希特勒卻發現了希姆萊的叛變行為,然後貶去了希姆萊的職務。但希姆萊又一次的釋放猶太婦女,使希特勒不得不痛下殺手。於是希姆萊只能逃亡,途中遇見英軍,英軍逮捕了希姆萊,到了這種地步,希姆萊只有選擇了自殺。

其實,希特勒在戰事處於極度的被動階段,他又何尚不是在尋找投降的出路呢?出於他的內心也是希望能與盟軍媾和;不選擇蘇聯的原因有二點:一是美英是民主主國家,而蘇聯的社會主義制度對於西方是二個意識形態的不同概念而是全面的排斥。第二點:蘇聯紅毛的野蠻成了與德國的世仇,二戰反攻中,紅毛就有1000軍人對德國民眾進行了燒、殺、搶、奸的犯罪行為,這件事在受到國阿社會的遣責後才剎住了這股歪風。

顯然,不營希姆萊也好,希特勒也好,在世風直下的檔口,求和的願望已是十分蒼白!最終德國還是由W凱特爾元帥簽訂了無條件投降的意向書。


柏林戰役前,英美是否與法西斯德國單獨講和,這個問題貌似不成立。歷史真相是這樣的:柏林戰役前夕,美國參戰的始作俑者羅斯福去世。如果此時德國能利夠不惜一切代價與美英盟軍達成議和或停戰(當然是如果),我想德國肯定可以守住柏林,柏林這個城市經過幾代德國軍事家的建設加入第三帝國十幾年的經營,早已變成一座固若金湯的保壘,柏林會戰極有可能將會成為德國人的"莫斯科"。

事實上戰爭到了1944年底,雖然元首的威信仍在,除了少數第三帝國的狂熱信徒,大多德國將士都士氣低落,感覺戰爭勝利無望,如果能在1945年與英美議和,相信會使大多數士氣低落的德國人重新振奮起來,因為他們已經不需要與大半個世界為敵,接下來僅僅就是對付蘇聯人了。

柏林會戰中,由於美英軍隊的牽制使得德國三路大軍無法靠攏柏林,從而被蘇軍分成三段進行合圍,以至各個擊破,如果沒有美英軍隊的威脅,這些軍隊將會迅速匯聚柏林,加入德軍完全可以從挪威抽調數十萬精銳守軍來,柏林將變得堅不可摧,蘇軍將在這裡遭受比1941更巨大的失敗,蘇軍將會在這裡耗幹所有的血,直至戰爭以德軍勝利或體面的結束戰爭而結束。


謝謝邀請

柏林戰役前的歷史背景是:東線的蘇聯紅軍已經組成一千多萬人攻入德國和德國的僕從國領土,蘇軍從東向,東北向,南向三個方向向柏林進軍,納粹德軍設置的三條防線均被突破,納粹德國進行過全國動員,全國總體動員,全國超總體動員的三次部置,蒐括至十幾歲的孩子和六十歲的老人當兵去阻擋盟軍,在西線於一九四四年六月開展第二戰場後,四百萬以上由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等國的軍隊亦把德國分佈在許多佔領國的軍隊殲滅了大半,德國軍隊有些將領,德國政府有些高官亦要求與美英法等國講和,但僅僅是試探性動作,德國意圖被西方拒絕後,美英法軍隊反而加快了殲滅各地德軍的行動,柏林戰役前,美蘇兩軍已經在易北河會師,從此,柏林地區己處於盟軍四處包圍之中。講和一事已經無從提起。


實際上整個二戰各國之間的談判一直在進行,只不過因為戰爭進程的改變談判條件不斷變化一直沒談攏。

在柏林戰役前德國敗局已定,這種時候英美的敵人又成了蘇聯了,為了抵制共產主義擴張,搶奪勝利果實,英美與法西斯德國單獨講和成了必然,只不過蘇聯紅軍果斷攻破柏林讓英美的如意算盤落空。

其實從紐倫堡審判的結果上就可以看出英美和德國內部的權勢人物達成了默契,真正死的全是希特勒的親信,鐵杆納粹分子。德國內閣、參謀本部及國防軍最高統帥部沒加入納粹黨的人幾乎全部逃過了審判,巴本、沙赫特、弗裏切被無罪釋放,克虜伯等為納粹提供戰爭機器的公司更是乾脆沒審判。

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對少數首要納粹分子的無罪開釋或重罪輕判,受到了人民羣眾的反對和世界輿論的指責。柏林25萬工人舉行罷工抗議。漢堡幾千市民集會,要求國際軍事法庭將沙赫特等人判死刑。法共《人道報》認為,「釋放巴本等人等於邀請希特勒匪徒重新開始活動」。法國抵抗運動中的猶太人聯盟致函國際法庭,抗議釋放沙赫特等3人。奧地利政府要求紐倫堡國際法庭將開釋的巴本、沙赫特及判處20年徒刑的席臘赫引渡給該國,以便對這些侵略奧地利的戰犯重新審判。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