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一個新媒體傳播羣裏,有位朋友問:微信推文效果如何監控?一般的從業者都會從文字文章閱讀量,轉發量,評論量來評估。其實還有其他專業的傳播維度來評論內容傳播的效果,今天我們一起梳理下:

首先我們來說簡單5個評估標準:

  • 潛在的受眾範圍: 這裡是指新聞稿所覆蓋的總人數。如果利用強大的網路系統進行新聞稿發布,那麼任何時段的受眾覆蓋人數均可輕鬆突破千萬。再加上社交媒體平臺的倍乘效應,潛在的受眾範圍可成倍擴大。
  • 參與度: 無論潛在的受眾範圍何其廣泛,讀者對內容是否感興趣及參與度纔是真正的關鍵因素。受眾參與度包括停留(閱讀)時間、跳出率、分享數、文檔閱讀/下載數、有效聯絡量、電郵訂閱量、博客/網站評論數(積極的評價/反饋)等參考指標
  • 訪問量: 因為新聞稿的發布,而帶來的客戶網站訪問量也是值得重視的因素之一。除了計算網站的訪客數量外,還可通過頁面跳出率及網頁停留時間來確定訪客的質量。你亦可以通過追蹤工具瞭解訪問者是新訪客還是老訪客,以及他們瀏覽其他頁面所花的時間。
  • 轉化率: 這裡指的是衡量內容傳播最終產生的銷售線索(Lead Generation),其中包括用戶註冊量、Call-in(電話呼入量),在線/線下銷售轉化率、客戶滿意度、續約度等參考指標。
  • 情感和影響力: 你可以瞭解新聞報道引起的反響,例如衡量受眾對品牌的喜愛、情感表達、口碑等。

其次就是美通社做的專業的以內容為驅動的效果衡量模式—「RESULTS」模型,從Reach(到達)、Engage(互動)、Sociability(社交)、Usability(易用)、Longevity(長尾)、Transaction(交易)、、Sentiment(情感)等七個維度來衡量內容傳播的效果。RESULTS 模型更側重於從內容傳播的角度來衡量效果,具有實踐指導意義,供企業進行參考。

1.Reach(到達) 衡量內容所接觸到達的廣度,包括內容發布的渠道、覆蓋的地域、行業、接觸媒體與受眾的 數量、質量等橫向參考指標。

2.Engage(互動) 衡量讀者對內容的興趣與參與度,其中包括停留(閱讀)時間、跳出率、分享數、文檔閱讀/下 載數、有效聯絡量、電郵訂閱量、博客/網站評論數(積極的評價/反饋)等縱向參考指標。

3.Sociability(社交) 衡量內容在社會化媒體的傳播廣度與深度,主要參考指標有:品牌話題提及數次、有效轉發 評論數、博文曝光量、價值受眾活躍度(活躍/互動/認證粉絲比)、網站引薦流量、社會化口 碑/客服滿意度等參考指標。

4.Usability(易用) 衡量企業內容的易用性與友好程度,包括易於閱讀、易於分享、多媒體/移動化等展現形式及 元素的完整性等參考指標。

5.Longevity(長尾) 衡量企業內容在搜索引擎中的能見度,包括在長期過程中的搜索引擎提及品牌的網頁數量、 瀏覽次數、品牌或目標關鍵詞自然排名、新聞收錄量等參考指標。

6.Transaction(交易) 衡量內容傳播最終產生的銷售線索 (Lead Generation) ,其中包括用戶註冊量、在線/線下銷 售轉化率、客戶滿意度、續約率等參考指標。

7.Sentiment(情感) 衡量內容傳播受眾對品牌的喜愛、情感表達、正負面口碑等。

————

由於在實際操作中,不能全面的統計到這些數據,可以根據自己的所用平臺的實際情況,來實際調整實際的參考數值。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