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所謂藝術,就是對現實以藝術化的形式進行表現。中國傳統藝術,歷經數千年的發展,至今仍然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迸發出無窮的生機與活力,是中華文化的瑰寶。而中國傳統山水畫,作為中國傳統藝術濃墨重彩的一筆,必然不可忽視。

上圖是五代時期董源所作的《洞天山堂圖》,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董源,五代時期的畫家,鍾陵(今江西進賢)人。多畫山水、牛、虎、人物畫,最擅長的就是山水畫,以水墨山水成就最高。此圖就是其山水畫代表作之一。

中國古代畫家,常以自然界的山水作為畫作的母題,此畫也不例外。《洞天山堂圖》所描繪的意象,是群山高聳入雲,山腰處雲霧繚繞,樓閣若隱若現,山腳處樹木蒼翠,右面可見潺潺溪流從山間湧出,站在橋上的遊人正在欣賞遠處美景,正所謂「別有洞天」,與題目「洞天山堂」完美契合,整張畫作色彩淡雅,幽靜蒼鬱,雄渾壯闊,意境深遠,描繪了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

從整幅畫作的構圖布局來看,大部分的空間都用來描繪雲霧繚繞的群山。巍峨的群峰高聳入雲,給人以宏觀視覺上的壯闊和氣勢磅礴之感。在整幅圖中,作者通過對雲霧的描繪,巧妙地進行了大量的留白,與景色渾然一體,給了欣賞者以無窮的想像空間。而山間樓閣只在雲霧之中露出了頂部,並被蔥蔥樹木所遮擋,又賦予了整幅畫遠近高低的層次之感,頗有「群山郁蒼,群木薈蔚,空亭翼然,吐納雲氣」之感。在畫作的右下腳,作者又描繪了遊人三兩成群欣賞景色之情景,在布局上只佔據了整幅畫的一角,與群山對比,顯現出了置身於山間的人之渺小。

但是,本畫作雖然描繪的是層巒起伏的宏大景象,卻仍然不失對細節之處的描繪。作者行筆工穩堅實,蒼勁有力,在描繪山脈崢嶸之勢時,也著重刻畫了山石脈絡,即使是遠景也清晰可見;潺潺溪流的波紋、水中凸起的怪石、樹木的枝幹與遊人的動作、衣著也有細緻的刻畫,尤其是以白粉暈染的雲霧,使得景物虛實相應,營造出了迷濛之感,可謂氣勢磅礴而不失精巧細節,繁中有簡,簡中有繁。

中國古代山水畫,氣韻生動,多表現平淡、自然之美。它既是對祖國大好山河的藝術性表達,又是對虛靜的人生心境追求的體現。與西方繪畫注重光影和色彩的運用不同,中國傳統山水畫更多的在於寫意,正如這幅《洞天山堂圖》,它的重點在於對景物的詩意表達,從而傳遞出作者的幽雅心境。

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中華傳統山水畫深深植根於中華文化的土壤之中,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直至今天,中國傳統的山水畫仍然對人們有著深遠的影響。在審美上,傳統山水畫總能引起人們的精神共鳴與共情,我們對於有傳統山水畫意境的物品也帶有審美偏愛。儘管如此,我們對於中國傳統山水畫仍需要更加細緻地品味,擁有從傳統中發現美的眼睛,才能使今天的我們擁有創造美的能力。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