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光穿衣服不能復興傳統文化,還得努力提高內在涵養。漢服前輩們也說,要「始於衣冠,達於博遠」。

很多同袍其實也認可這個道理,但是要麼沒時間,要麼因為自己沒有相關專業背景,找不到正確的入門路徑而誤入歧途。

那麼有哪些傳統文化常識是一個同袍應該了解的?可選的學習路徑和發展方向有哪些?


防gangjing專用前言:本篇內認為所有同袍應當了解的內容,不適用於只是穿個漂亮衣服不在乎文不文化規矩不規矩的小仙女小仙男,這類朋友不屬於同袍,也稱不上野袍子,所以不必來跟我說「我就是穿個衣服而已知道那麼多幹什麼?漢服圈事兒真多。」保持您簡單的快樂就好,這些不是給您看的。

正文開始

初級篇:當個正常人

一 歷史常識

1 朝代

朝代順序要知道,也至少懂得一點常識,不要「魏晉南北朝,荒唐且美好」。

2 起源和終止

起點,有記載的最早是三皇五帝時期,終點是清代剃髮易服。

3 階級和「服妖」

古代不是只有貴族和貧民,還有商人,士,民眾,穿衣服也不會完全按照朝廷的要求,僭越難以禁止。

「服妖」是封建時期認為反常規服飾的流行會導致災禍。實際上就是將比較前衛流行趨勢和僭越視為異類。這也證明了即使是封建時代,古人對審美對穿著依然有著自由的追求,這股力量始終在與封建禮教抗爭。

二 思想政治

1 懂得揚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要二者混淆,該剔除的不剔除,不該剔除的胡亂剔除。

2 我們的認識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進。梅姐的置頂科普中最開始就有這樣一句話:

所以看到十年前甚至更久遠的「科普」要懂得求證,看看是否有新的結論已經推翻了以往的。例如「右衽」的絕對正確性。

3 樹立文化自信,研究傳統服飾並不比傳統音樂,傳統書法,古代文學等其他領域天然低一等,傳統文化有表裡之分,但無貴賤之別。做好文化輸出,不僅是對外,而且要讓自己人也了解。

三 文明禮貌

1 注重著裝場合和著裝的匹配程度

古代也有便服,常服,禮服之分,用錯場合非常尷尬,漢服日常不支持禮服日常,祭孔等比較正式的場合也不適合便服。

2 這身衣服不是穿越成功證明

不是穿上了一定要行傳統禮,不能拿手機,不能短髮,舉止正常就好。

3 對不了解的人友好解釋,保持良好心態

四 安全常識

1 小心過長的裙長

雖然古代裙長也不是都蓋腳面或拖地,但如果要穿長裙,要注意滾梯,不要騎車,滑滑板。

2 遇到偷拍懂得維護自己的權利

及時尋求路人或警察的幫助,發現自己的照片被使用,也要懂得追責,民法典已經把商用這個限定範圍除去了。

3 保護財產安全

警惕一些不正規的「比賽」的盈利行為,可能是需要大量金錢刷榜的。


待更


十級漢服警察等級考試題(一級考卷)並非知識水平測試,僅供娛樂由於網路上有大量「路人」辦假證頒發「十級漢服警察」證書,特此推出等級考試。試卷共二十道題,滿分一百分,考試時間不限,開卷閉卷隨意。 一 常識題(5小題,共25分) 1 漢服中的「漢」字是什麼含義?(5分)A 漢子 B 漢朝 C …15 贊同 · 9 評論查看完整文章

先上個圖。

然後回答題主的問題,其實「光有外表」也不容易,能把外表捯飭到沒毛病了,起碼說明已經有了基本的漢服知識儲備,能分清漢服和影樓裝和仙女服,能夠有一定的傳統審美,就這樣都已經不容易了,就這樣也已經超過多數人。

↑↑↑↑↑↑

隨意對比下,上下兩批照片,兩種畫風,兩類人。從照片能看到的雖然只有外表,但基本從外表就能看出肚子里裝的是什麼。

↓↓↓↓↓↓


知乎對這個的探討快讓我有種在販賣「知識焦慮」的詭異感了。

記住一件事,學習應該是你感興趣為了自己掌握知識去學,不應該是別人告訴你「你要學習這些東西」而去學。

不過如果你是真心對這方面感興趣想了解,那麼可以了解這些。

1.基本的形制和紋樣。可以在一些博主那裡看到很多科普,比如梅姐,她整理得很齊全。

2.歷史故事、古詩詞、古文,反正就是讀書。

說起看書,有點羞澀,我以前中二時期沒事會翻翻周易、山海經和道德經,但是早就忘完了【捂臉

3.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啦~比如中國古代對色彩的描述,中國的思想進程。

提個建議,找出你的高中歷史書,對照著歷史書的排列,慢慢去了解。

比如歷史書講到心學,其實寫得都很少,你就可以去系統地了解,它從哪裡來,它為什麼會存在,表面講什麼,實際是表達什麼,它有什麼影響,它的發展過程是什麼樣。

再比如歷史書提了一嘴某個人,就比如諸葛亮嘛,你可以去看他一生究竟是什麼樣的。

或者從某個人的一生去了解裡面出現的人,再從別人的視角再次看看同一個時代。

學習差不多就這樣學,有個樹榦,然後是樹枝,樹枝與樹枝交錯,就沒有別的了,發散出去的樹枝沒有盡頭。

但你要有b數,你學的這些東西如果工作上運用不到,生活里接觸的人也不聊這個,那可能對你來說就完全沒啥用,就是單純的「了解」,充實下你覺得自己空空如也的大腦和心靈。

所以也可以像我這樣【拍胸口

隨心所欲感興趣就看看不感興趣就不看地學。

找個朋友一起學習也是好事,打個比方,我對各路神仙感興趣,所以我大致知道印度最出名的神有哪些,也對印度有大概的了解,我老公對名字記得不熟悉,但是他對宗教統治下的印度有印象,我們想聊為什麼印度沒有擺脫宗教時就可以互相補充,一個良好的交流可以讓你印象更深刻。

我表哥喜歡世界歷史,所以初中就給我講古羅馬如何搞基蒙古如何屠城balabala,年幼的我不得不說:「刺激。」

我哥巨喜歡古代軍事,所以給我講歷史全是從這方面開始給我講,什麼什麼戰役(我現在全忘完啦),什麼什麼甲,他這人還很騷,啊對,就是你們想像中的騷,知道我是腐女,就畫風一轉給我講起了古代各個地方的搞基史,絕了。

插播一下。

我的知識是零散的,所以你看我回答就可以明白,我是有些知道有些不知道,所以往往就只講自己了解的。

像我表哥那樣喜歡從頭到尾捋一遍的人,你拎出某個時間線他知道,你說某個人物他知道,你說某個行業或學派理論如何發展他知道,你說某場戰爭他也知道,他的知識就是連貫有邏輯,隨時可以抽取一段出來,又隨時可以在流逝的時間裡把一件事的脈絡都理清楚。

他討厭漢服,他都能說出一些漢服的形制是屬於什麼朝代。

他不穿和服,他也知道和服里有哪些暗紋紋樣。

這就是學習,學習不是什麼感興趣就了解什麼,抵觸什麼就不學什麼,這叫「我知道我想知道的東西」,學習是雖然我厭惡這裡面的其中一個東西但整體都要有所了解所以我需要知道這個是什麼。

插播結束。

最重要的是感興趣,我從來不信有人會對傳統文化不感興趣,不感興趣大概率就是你接受知識的渠道不對。

是別人的問題。

在對某個東西了解甚少茫然無措時,是需要講述者帶你進入這個世界,不然為什麼會有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領都沒把你領進來,你在門外面干看著修行個鎚子。

沒學進去和對此沒什麼認知之前看文字是枯燥的,這點我深有體會,建議找個講話幽默風趣水平牛逼的大佬的視頻看看,方便你看得進去,他究竟講得對不對暫時不要去想。

彈幕評論的罵戰不要去看,罵戰沒有任何意義,看一堆人強硬地偏激地不斷否定對方的思想對你沒好處,因為你此時了解得不夠全面,對此沒有判斷力,很容易被帶偏,還容易因此對某個東西產生厭惡,會阻礙你學習。

就多看,看別人講事件,講他自己的看法,看這個看那個,你就會產生疑問:「這兩個人說得怎麼不一樣?究竟誰是對的?」

很好,你學會給自己製造問題學會質疑了。

再照著這個去解惑,然後循環循環循環,良好的循環【記得給你自己鼓掌,誇誇你自己

最後。

我最近有一天看人彈自己也想學吉他,想著這樣自己就知道歌詞放在什麼位置更和諧,也可以更好把握怎麼唱歌了,就心血來潮拿吉他彈起耍,然後得知,我要豎著按住琴弦,所以得把指甲剪得特別短,要把指頭磨出繭,很好,立馬放棄說再見。

所以沒必要把一些事看太重,你可以了解自己感興趣的形制和紋樣,但擁有傳統文化的內涵不是生活必修課。

我好朋友寫詩詞,因為我沒興趣看詩詞,調侃我是文盲,因為我寫作風格比較文藝,和他的現實主義不一樣,他會調侃我是矯情的文藝青年。

強大的是內心,你能理解嘛。

就算我風格和他不一樣,但是我能寫出好作品,他就會誇我。

只要你在某方面可以展示自信,這就夠了。

不要有知識焦慮噢,獲得知識是快樂的,儘管一路上總會充滿了「沒用的知識又增加了」的提示音【咳


感慨一下,剛入漢服圈的時候基礎就是要懂形制最好再懂版型,這也是為了自己好,不會商家說啥信啥。

就像讓你懂得買西瓜的基礎知識,怎麼鑒別一個好瓜。

還有一堆人嚷嚷漢服圈太嚴格了。

現在圈外人:你們穿漢服的不懂二十四史,不會琴棋書畫,沐猴而冠!

首先我有個問題,傳統服裝,傳統工藝,古樂器,棋,書法,水墨畫,歷史,民俗,……應該都是傳統文化中獨立的部分吧。

我不是說沒有關係的獨立,而是他們像一個一個不同的專業,精通一項就很了不起了。

漢服也是,漢服涉及到的中國傳統色彩,以前看一個視頻,說有個人整理傳統顏色都整理了好多年,傳統顏色名字都太美了,雪青,月白,綰……

就算你覺得漢服本身承載不了什麼文化

以我這幾年的觀察來看,漢服更像吸引別人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門窗

我常舉一個例子,10個人穿漢服,可能5個啥都不懂只是覺得好看,三個對漢服了解的比較深入,喜歡去博物館,還可能開始自己製作,其他手工藝,還有一兩個對中國其他傳統文化開始深入了解。

同時這十個人又吸引了別人加入。

其他手工藝,像自己做簪子,纏花。

還有一些冷門的「詞語」也漸漸變火

蘇州緙絲織造技藝

南京雲錦妝花工藝

漢服市場上仿妝花很火,最便宜一條4.5米擺的妝花馬面裙才80多

緙絲扇子就是富婆專屬了,8000左右

不過我覺得,這種真工匠精神製品,要比8000的lv草帽更好吧

我一直都想看到中國在世界奢侈品行列佔據立足之地

中國能認可自己的傳統之美,有自信,不再被泡菜牽著鼻子走

也能帶動一些傳統的東西,在年輕人群體中煥發活力,重新流行,而不是束之高閣當個吉祥物。


首先哦,我覺得應該是

提倡

大家去了解這些傳統文化

而不是綁架

畢竟漢服本質上也是衣服

對吧

我們平時穿衣服的時候,沒人會因為不了解「內衣的發展史」「牛仔褲的起源」「西裝的演變」然後被說只有外表沒有內涵吧

(B.T.W我認為被人說除了好看一無是處也算誇獎嘛hhhh)

當然那些自願去了解並傳播傳統文化的人我也覺得很厲害哦

像這次韓國人偷漢服行為就有很多人引經據典的反駁 ,甚至有的去外網battle

而且很多人都是因為開始穿漢服才去自覺地了解這些東西,我覺得這種自然而然的的過程就挺好的。比如我最開始是因為喜歡漢服這種有古典美的服飾風格,然後漸漸地了解形制等等,學到了一些七零八碎不成體系的小知識。

如果強行科普,綁架所有穿漢服或者想穿漢服的人說「不了解就不配穿」的話,我覺得就有些過了

而且何為內涵呢

了解漢服相關文化就叫內涵么

我朋友在我的影響下以及諸多因素下選擇了漢服婚禮,她並不了解漢服和漢服圈的許多事情,但是她在自身工作的領域有極強的專業素養,我不會把這種稱為「沒內涵」,更不認為她不能穿

而我看到很多自以為了解漢服相關常識的人常常只是半壺水晃蕩,比如跑到別人穿秀禾或者古裝的婚禮視頻下評論

笑死,這根本不是漢服

我並不覺得這是有內涵的表現哦

我認為漢服應該是一個門檻低,上限高的服飾選擇

可以單純因為好看入坑

也可以因為喜歡去了解漢服背后豐富多彩的的文化

不過我建議大家至少還是應該了解一下基本的常識

比如什麼是漢服?漢服和古裝,和漢元素的區別

比如什麼是形制,什麼是版型

當然了解這些可能並不能增加多少內涵,更談不上復興漢服

但在購買的時候,可以少被不良商家坑騙

還挺實用的

最後我認為想學習的話,在當今社會渠道還是挺多的

善用搜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