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阅读和写作就像亲姐妹一样,谁也离不开谁。

要想写好文章,就得大量阅读,获得大量信息的输入,然后形成自己的观点,最终得到有效输出。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何才能更高效阅读,形成独特的读书方法,从而百战百胜呢?

不少同学都参加了各种读书会,又是画思维导图,又是写读后感。可是我如果要问,针对提高写作的构思能力,有没有好的方法,估计一些人也许压根没想过这问题了。

今天,我分享一个自己经常用的方法——提问拆解法。

在读到一个好段落时,我们不妨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这段话是围绕那个点展开的?

2.从哪几个方面或层次展开的?

3.展开的顺序或其中的逻辑关系是怎样的?

4.如果我来写,我会怎么展开?

5.我和作者不同在哪里?

通过以上5个问题,就可以帮我们较好拆解一个精彩的段落,从而让我们学到作者的写作思路。

接下来,我们举个案例:

终于,你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工作。每天兴冲冲起个大早去挤地铁,赶公交,一切都是鲜活的,充满希望的。每天都有用不完的精力,哪怕加班到晚上十二点,依旧乐此不疲。 那时候觉得,没有什么比切身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更令人开心的了。那种努力之后的成就感,千金都不换。如今言犹在耳,却难免打脸,因为时间在走,我们在变。时间改变了一切,几年过去,你终于走向了厌倦。工作量越来越大,银行卡的余额却少增多减。于是,一切都变得索然无味了。 可问题的根源出在哪呢?一边抱怨一边又无力改变,这样一来,只会变成恶性循环。其实,哪有什么所谓的厌倦,可能是你停止了成长而已。毕竟从来没有无趣的工作和生活,只有对生活不再热爱的你。

第一,这段话是围绕「毕竟从来没有无趣的工作和生活,只有对生活不再热爱的你。」这一个点展开的。

第二,文段先讲了你找到心仪工作的兴奋和成就感;接著讲随著时间的改变,你走向了厌倦;最后再将厌倦的根源在你自己的心态。

第三,从上一条分析可见,文段展开的顺序是「从一种现象到现象背后的原因」。写现象又是按照先后的顺承关系展开。

第四,如果我来写,可能会缺少一些细节,比如挤地铁、赶公交和银行卡的余额少增多减等等。

第五,通过对比,我发现自己写此类文章缺少能显示生活气息的细节。这在平常要多注意积累。

通过对以上案例的拆解和分析,大家能否感觉到如何学习一个段落的写作思路呢?

其实,只要举一反三,一篇完整的文章的写法也可以按照这样的方法来拆解。 你一旦学会这个方法,你会发现原来大咖的文章我也能读出其中的奥秘,我也能模仿著写出一些类似的文章了。

你看,读文章,观思路,拆结构,学写作,是不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余老诗,已出版《自媒体写作,从基本功到实战方法》(2018.9,清华大学出版社),公众号:余老诗个人号。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