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 June Paik in Miami, c. 1990. Photo: Brian Smit

「我的電視既非從始至終是有趣的,

亦非從始至終是無趣的;

就像大自然是美麗的,

並非因它在美麗地變化,僅僅因為它是變化的。」

——白南准

對於白南准Nam June Paik)這個名字大多數人會覺得陌生,其實他算是亞洲第一位現代藝術大師。

# TV Buddha 電視佛

TV Buddha (1974) Closed circuit video installation, bronze sculpture.

在這件作品中,佛陀是沉思和啟蒙的象徵,而把它放在電視與攝像機的對面則象徵了現代技術。白南准作為終身修行的佛教徒,用這個作品來質疑自我在一個與靈性與技術相交的時代中的作用

TV Buddha (1989) Closed Circuit video installation, bronze sculpture.
Buddha Watching TV, (1974/1997) Stone sculpture, soil, closed circuit video camera, video monitor, tripod, plywood base.

該系列中的每件作品都由一尊坐在鏡頭和電視對面的佛像組成。通過攝像機的投射,佛陀凝視著自己在電視屏幕上的形象,在一場持久對視著的競爭中提出了自我和人性的問題

# Electronic Superhighway 電子超級高速路

Electronic Superhighway, 1974, fifty-one channel video installation , custom electronics, neon lighting, steel and wood

當白南准於1964年來到美國時,州際高速公路系統只有9年的歷史,而高速公路則為每個人提供了「see the U.S.A. in your Chevrolet.」(在你的雪佛蘭中看美國)的自由。

Electronic Superhighway (detail), 1974

他通過霓虹燈與電視,回憶了五彩繽紛的地圖和汽車旅館的熾熱誘惑,這些誘惑使美國人向開闊的道路招手。

Electronic Superhighway (detail), 1974

霓虹燈不同的顏色區分了不同地域之間的顯著差異,每個區域中的電視播放著最有地域特色的內容。

Electronic Superhighway (detail), 1974

白南準的靈感來自於美國的洲際高速公路,他將這個視頻裝置命名為電子高速公路,以表達他對未來的願景,隨著技術的進步,未來的通信將是無邊界的。如今互聯網已經成功實現這一設想。

#Zen for TV禪電視

Zen for TV,1963

禪電視是一部被剝奪其形式和功能的電視機,因而是一種破壞行為。觀眾在一個豎直的黑暗屏幕上看到一條抽象的垂直發光線而不是其他電視節目。

白南准早期的採訪視頻,Youtube

把禪這種生活哲學與電視結合,電視成為了安靜、沉浸的對象。

# more

Nam June Paik, TV Chair, 1968

Nam June Paik, Bakelite Robot, 2002
Nam June Paik, TV Cello, 2003
Nam June Paik, Candle TV, 1991–2003

Nam June Paik, Standing Buddha with Outstretched Hand, 2005

Nam June Paik, Chinese Memory, 2005

白南准於1932年在韓國首爾出生於一個富裕的工業家庭,在1950年朝鮮戰爭開始時,他先是逃往了香港,然後到了日本。1956年在東京大學完成美學音樂史藝術史哲學的學習,隨後前往德國,追求他對前衛音樂,作曲和表演的興趣。

1958年,他被先鋒派作曲家約翰·凱奇(John Cage)的演講所開悟,使他從一位學習西方古典音樂和現代音樂的普通學生,轉而成為一位在多媒體藝術方面發展的實驗藝術家

Magnet TV, 1965

20世紀60年代,白南準的名字與無政府主義藝術思潮:激浪派(Fluxus)聯繫在一起,被視為當時最具代表性的先鋒藝術家。

Pre-Bell-Man,雕像

綜合看來,白南准

看似更是一個「流行藝術家」,通過最廣泛的媒介進行再創作,創造出既通俗又形而上的作品。

約翰列儂,小野洋子,白南准和Shuya Abe在1971年11月23日在紐約Galeria Bonino拍照

在那個年代,藝術家一方面驚嘆於有史以來最強大的媒介——電視,同時又對商業電視所播放的內容不屑一顧。而索尼公司(Sony)推出了手提式攝影設備Portapak,使藝術家們發現了新的藝術創作的媒介。

Portapak是一個電池供電的,自包含的視頻磁帶 模擬記錄系統。它於1967年推向市場,可以由一個人攜帶和操作。

白南准成為使用電視媒介來表達藝術的第一人,他的作品將藝術媒體技術流行文化先鋒派藝術結合在一起,影響著當代藝術。

影響裝置行為代表作《電子大提琴》1971年與大提琴家(Charlotte Moorman)

在錄像藝術領域,白南准也充分理解這個由他引領而來的新時代的藝術挑戰,他堅持藝術和科技結合的理念,並進一步堅信藝術和科技結合的中心目標「不是製造另一個科學玩具,而是將科技和電子媒介人性化」。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人類的感官經驗在新的電信科技媒介面前,不斷得到整合、擴張,人的認知模式在這個過程總隨之改變。

Nam June Paik』s Robot K-456 (1964)
Staged accident with Robot K-456 in front of the 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New York, 1982

與此同時,錄像或錄影藝術在數字化時代,在現代創作理念的驅動下,並通過開創性的應用和整合新媒體投入到藝術實踐之中,必將再現藝術的新風貌。

1999年,白南准在紐約美世街(Mercer Street)家中的視頻剪輯室

白南准一生的追求:探索當代科技和傳統文化如何使新的藝術表達成為可能。

然後是一些個人的想法。白南準的作品中最吸引我的部分是他所使用的材料,CRT電視機

索尼特麗瓏?(Trinitron?)電視的海報

CRT電視也就是俗稱的「大屁股電視」,其原理在中學物理書上寫的一清二楚,通過電子槍射出電子束,電子經過磁場偏轉,打在屏幕上的熒光屏上,產生圖像。

陰極射線管原理: 1.三個電子發射器(用於紅色,綠色和藍色熒光點) 2. 電子束 3. 聚焦線圈 4. 偏轉線圈 5. 最終陽極的連接(稱為「ultor」) 6. 用於分離顯示圖像的紅色,綠色和藍色部分光束的掩模 7.具有紅色,綠色和藍色區域的磷光體層(屏幕) 8. 磷光體塗層內側的特寫屏幕

這種電視跟現今的電視相比最大的差別是使用的是模擬信號Analog),而不是數字信號Digital)。

圖中光滑的曲線為模擬信號,方塊的部分為數字信號

而對我們來說實際能感受到的差別是,模擬信號在轉化為數字信號的過程中大部分數據會丟失。最直接的體現就是照片的像素,數碼照片(數字信號)放大後會有像素顆粒出現,但是膠片(模擬信號 )呈現的圖像,無論如何放大也不會出現像素顆粒

而我對這兩種信號的理解是,數字信號呈現的對象雖然可以無限接近現實,但是其本質上是經過人為的再編碼,而這種編碼理論上無法完美的復原自然事物。而模擬信號雖然會有噪波,但是平滑的再現了自然事物的特徵

早期的電子產品幾乎全是用模擬信號,磁帶菲林唱片…… 而如今模擬信號已經被淘汰,唯一能見到的地方似乎就是實驗室中的示波器了。最大的原因是,數字信號容易存儲,計算。

似乎有些扯遠,但是我想說的是按照白南準的理念,把電子媒介人性化,最好的材料就是使用更接近自然的模擬信號的電子媒介。CRT電視就是這種媒介

參考資料

[1]americanart.si.edu/arti

[2]artnetnews.cn/people/ba

[3]medium.com/@codenamecat

[4]americanart.si.edu/artw

[5]monoskop.org/Nam_June_P

[4]新媒體藝術,林迅,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

* 圖片均來自互聯網,侵刪

往期文章

未來的藝術該有的樣子?

mp.weixin.qq.com
圖標
未來的藝術該有的樣子?

mp.weixin.qq.com
圖標
什麼是克萊因藍(IKB)??

mp.weixin.qq.com
圖標

— 謝 謝 你 讀 到 這 里 , 祝 你 今 天 愉 快 = ) —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