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雷军表示自己对汽车行业的一些看法,其中一个就是,有没有必要研发发动机。他以波音为例,这加顶级的飞机场,用的是GE的发动机,并不自家生产,所以在看来,发动机的技术虽则关键,但看全局,发动机也不是成产全车唯一的技术。这个观点一出,瞬间引发了广泛的争论。雷军的“雷语录”在汽车圈火了:国产车就必须得自己研发发动机?

  在一部人看来,雷军的话,说的一点都不外行,譬如都像手机这样,各个零配件都有专门的供应商,汽车行业如果也是如此,就不难做到物美价廉,到时候,年轻人也能轻松买起自己的第一台小汽车。其实在早的时候,国产车的发动机,大多都是采用三菱、福特的,目前而言,很多品牌像奇瑞、长安等,除了从海外采购之余,也都在搞自研发动机。可以想象,如果靠采购发动机就能吃香的话,为什么这些大牌还要自己动手呢?

  就以三菱为例,首先它产量是有限的,在当年4G系列的时候,很多车企想买都买不到,只能眼睁睁看对手赚大钱,心里十分无奈。再就是技术上,三菱已经严重落后,而且在大多比较顶级的技术,都掌握在车企手里,这些发动机可以买给你,但也会有严格的限制,一般很难大批量拿到好的发动机。毕竟彼此都是对手,造个车都还要依赖对手,这无疑是很荒唐的。

  此外,还有一些政策的影响,就好像中兴的事件一样,对方可能随时掐断你的货源,没有发动机,也就造不成车,无论你是多大的企业,也是毫无办法。而且像大众、丰田这样的车企,不仅发动机要自己研发,其他的很多零配件,也都交给自己的子公司,这样在发展上,才能不受制于人。不然的话,所有零件都是别人的,技术都在别人手里,各家公司的利益交织都很复杂,话最后可能还是别人说了算。

  在手机市场,小米是市场的宠儿,总能拿到高端芯片的首发,可能也是因此,无法体会别的厂家几个月后才能发售新品的痛苦。而且就是目前,小米不也在自研芯片吗!很明显,国内大多数企业,也早已认识到这个问题,逐渐摆脱对外企的依赖,都在搞自主研发,自出设计,只有这样国内的车企才有出路。对于雷军的观点,你有什么看法呢?

相关文章